明朝開國不久,大將藍玉就被誅九族。功高震主,還是另有原因?


明朝開國不久,大將藍玉就被誅九族。功高震主,還是另有原因?

藍玉,定遠人,開平王常遇春的內弟。開始在常遇春帳下效力,臨敵勇敢,所戰皆捷。常遇春多次在太祖朱元璋面前誇獎藍玉,藍玉因屢戰積功,由管軍鎮撫升任大都督府僉事。身長面赤,有勇有謀,有大將之才。中山、開平二王死後,藍玉多次統領大軍,也多次立功,朱元璋對其優禮有加。

藍玉便日漸恣意驕橫,蓄養了許多莊奴、義子,乘勢橫行霸道。藍玉曾強佔東昌民田,被御史查問,藍玉大怒,將御史趕走。藍玉北征南返時,夜抵喜峰關,守關官吏沒能及時開門接納,藍玉便縱兵毀關,破門而入,皇帝聞知,很不高興。這也為他的死亡,埋下了伏筆。

明朝開國不久,大將藍玉就被誅九族。功高震主,還是另有原因?

後來又有人說他與元主的妃子有私,致使元妃羞愧自殺,皇帝為此切責藍玉。當初,朱元璋本欲封藍玉為梁國公,因藍玉有這些過失,便將梁字改為涼,並命人將這些過失刻在世襲的憑證上。藍玉猶不改過,侍奉皇上酒宴時口出傲語,軍中將校升降進退,大權操於他一人,朱元璋多次責備他。藍玉西征返回後,被封為太子太傅,藍玉不願位居宋、潁兩公之下,說:“我難道不能做太師嗎!”此後上奏言事,朱元璋大多不採納他的建議,藍玉越發怏怏不樂。兩人心生隔閡,只差一個導火索。


明朝開國不久,大將藍玉就被誅九族。功高震主,還是另有原因?

二十六年(1393)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王獻告發藍玉謀反,藍玉被交吏部審訊。獄辭上說:“藍玉夥同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舳艫侯朱壽、東莞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合謀,將借皇上舉行..田禮之機舉事謀反。證據確鑿,皇上下旨誅藍玉九族。列侯以下被牽連處死者不可勝數。

明朝開國不久,大將藍玉就被誅九族。功高震主,還是另有原因?

皇上親自下詔佈告天下,然後將所列罪狀編寫成《逆臣錄》,詔說道:“藍賊為亂,陰謀敗露,被族誅者達一萬五千人。自今日起,胡黨、藍黨之徒一概赦免,不再追究。”胡即指丞相胡惟庸。這樣一來,明朝開國元勳、名臣宿將相繼死去。

其實不管是藍玉,還是年羹堯,功高震主,絕對是沒有好下場的。作為皇權的擁有者,不管是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還是明太祖鵝肉送徐達。皇帝想捏死這種人,只差一個比較體面的理由而已。

綜合以上來看,藍玉的被殺,既有自身的原因,更有當時政治環境的需要,任何一個當權者對於皇權的捍衛都是無情和殘酷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