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與大師的差距,從半首詞中看出端倪:《天道》原著的一個細節

作為受到觀眾十幾年追捧的神劇,《天道》中包含了許多人生哲理。尤其是對於文化屬性的揭示和做人層次的呈現,可謂發人深省。

劇中主角是丁元英和芮小丹,他們一個是“高人”,諳熟商戰人心,足以參知“天道”;一個是“至人”,渾然天成而身在道中,無需自悟覺人。兩個人彼此互補,有所纏繞,才有了跌宕起伏的劇情。

高人與大師的差距,從半首詞中看出端倪:《天道》原著的一個細節

俗話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其實,在丁元英這位高人之上,還有一位境界更高的人。在劇中他露面一次點撥丁元英,在原著中他僅用半首詞令丁元英折服不已。這個人就是智玄大師。

超然物外,不計錢財

希望拜見一位佛法造詣精深的大師,是丁元英自己的心願。他和好友韓楚風會合,一同驅車到五臺山,打聽得知主持智玄大師就是他們要找的人,於是執意求見。

高人與大師的差距,從半首詞中看出端倪:《天道》原著的一個細節

《天道》劇照

丁元英之所以執意求見大師,是因為他心中不安。丁元英是商界鬼才,原本作為世外高人隱居古城,卻遇見刑警芮小丹,在兩人相處中,丁元英答應送芮小丹一個“禮物”:為當地最窮的王廟村扶貧。重返商場“殺富濟貧”,是丁元英即將拉開帷幕的大戲。大戲上演之前,他希望求個心安。

但是,智玄大師並不輕易見人。丁元英和韓楚風做了三次嘗試:

第一次是送進裝了5萬元的信封,得到大師回覆了兩個字“非也”

第二次,韓楚風以為錢數不夠,又加了5萬,大師的回覆是“非也,非也”。由此可見,智玄大師根本不為錢財所動。

高人與大師的差距,從半首詞中看出端倪:《天道》原著的一個細節

第三次,丁元英發揮鬼才特質,送給大師一張紙條,卻得到了大師的接見。

高人操縱錢財,猶如排兵佈陣,凡人往往受到操控擺佈。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劇中劉冰等小人物就是因為貪心錢財葬送了性命。

大師卻是超然物外,不會為錢財所動。智玄大師最終之所以願意接見丁元英,是因為丁元英在紙條上寫的是一首詞,對大師的修行提出了疑問。大師關心的是佛法義理,與大師交流不能像對待俗人那樣送錢賄賂,而應該以義理來誠心求見。

高人與大師的差距,從半首詞中看出端倪:《天道》原著的一個細節

虛懷若谷,藉機點撥

智玄大師把丁元英和韓楚風請進明心閣後,沒有過多寒暄,直接問了一個問題:什麼是真經?修行不取真經又修什麼呢?

原來,丁元英寫的詞是《悟》: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

袈裟本無清淨,紅塵不染性空。幽幽古剎千年鍾,都是痴人說夢。

這首詞用語激烈。韓楚風看到後的反應,是在心裡反問:什麼是真經?修行不取真經還修什麼?

高人與大師的差距,從半首詞中看出端倪:《天道》原著的一個細節

由此可見,大師與韓楚風境界修養的不同。韓楚風是常人反應,遇到質疑激起情緒。但智玄大師很平靜,並且謙和地虛心詢問。

在丁元英一番解釋之後,智玄大師做出一個點評:自悟能達到這種境界已屬難能可貴,離得道只差一步,但這一步難如登天。

這種虛心的姿態和準確的點評,讓丁元英意識到自己犯了“嗔”,表達有些過頭。

高人與大師的差距,從半首詞中看出端倪:《天道》原著的一個細節

對於丁元英將要“殺富濟貧”而在佛前討心安的想法,智玄大師送了四個字“大愛不愛”。這就是基本給予支持了。

丁元英和韓楚風是站在強勢文化立場上的,而在智玄大師看來,得救之道自古仁人志士各有其說,百家爭鳴。智玄大師的點撥,在於認可文化屬性的強弱、社會的競爭和不平等、道德的價值等,皆有其合理性,這樣就從部分立場上升到全局關懷,也顯出他修行的成就:佛度心苦,修一顆平常心。

高人與大師的差距,從半首詞中看出端倪:《天道》原著的一個細節

明心悟道,世事隨緣

智玄大師對丁元英十分讚歎。尤其是丁元英講出不拘佛教而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會通生產力和文明的真理,從而覺悟眾生,慧於綱紀澤於民生。這令智玄大師一時也沉默不語。

高人與大師的差距,從半首詞中看出端倪:《天道》原著的一個細節

最後,智玄大師給丁元英寫了半首詞,作為丁元英求見時送來的那首《悟》的回應: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務取真經

一生一滅一枯榮

皆有因緣註定

智玄大師此詞境界無疑更高。對比原詞,他信手做9個字的改動,意境氣象卻已全然不同。

這半首詞中,天指“道天”,因果不虛。修行是否得善果,雖無證明,卻無證有覺,本身就有意義。能使人覺悟的就是真經,應當務取。當來則來,當去則去,皆有因緣註定,一切隨緣。

高人與大師的差距,從半首詞中看出端倪:《天道》原著的一個細節

在與丁元英的交流中,智玄大師基本是虛懷若谷的狀態,同時又明察秋毫,洞若觀火。他對丁元英下了“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三分殺氣”,又加“一分痞氣”的評語,令人歎服叫絕,觀察可謂深邃。至於下半首詞,智玄大師說留緣待續,這既是意境到了無需搬弄文采,也是認可丁元英,留缺以待後來。

以智玄大師對比丁元英,不是做高下之分。世間萬象,做人的狀態各有不同。可以說,高人以強者自居,參行天道;大師則看眾生皆苦,故而動靜從容,與天地萬物同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