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爱恨情仇

1926年初秋,社会人大街小巷都在议论“梅孟之恋”,这个事儿的女主角就是当时名满京城的老生演员孟小冬。

孟小冬生于1907年,比梅兰芳小十三岁,祖父孟七是和谭鑫培同时代的知名老生与武净演员,后从北方迁居上海。父亲孟鸿群也主演老生。孟小冬出生在上海,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唱戏,父亲打小就让她拜师学艺,正是看中了她的天赋。七岁就去无锡演出,四十岁在上海乾坤大剧院演出,她不单能演老生,连武生也能唱。十八岁到北京后拜陈秀华为师,专攻余派老生戏。

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爱恨情仇

梅兰芳

1925年,北京第一舞台有一场盛大的义务戏,压大轴是梅兰芳、杨小楼的《霸王别姬》,倒二是余叔岩、尚小云的《打渔杀家》,倒三就是孟小冬和裘桂仙的《上天台》,就连马连良、荀慧生等名角的戏都排在前面。从此,孟小冬在京城声誉鹊起,每次演出都是座无虚席,几乎快赶上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等名角。

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爱恨情仇

梅兰芳

因为梅兰芳和孟小冬都是比较知名的一去演员,所以他们的爱情故事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说的事情也很多。关于这场恋爱是如何发生的,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说是梅兰芳身边的朋友撮合的,有说是梅太太福芝芳因身患重病,预先安排的等等很多。其实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两人同台演出,培根默契,台下互相倾慕对方的才华而日久生情。

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爱恨情仇

孟小冬与梅兰芳

1926年8月28日的《北洋画报》上有撰文说:“小冬听从记者意见,决定嫁,新郎不是阔佬,也不是督军省长之类,而是梅兰芳。”这可能是媒体最早一次对梅与孟的恋情做肯定报道。次年二月,梅孟双双相偕从上海返回北京,他们的关系似乎更得到了证实。

梅孟之恋,虽世人认为特别般配而被称颂一时,却终未能长久。在梅孟之恋中,发生了一桩震惊整个京城的“血案”,梅兰芳差点儿丢了性命。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纨绔子弟王惟琛一直单恋孟小冬,始终得不到小冬回报,正在百般愁苦之际,听说小冬已被梅兰芳“抢了去”,一时想不开,一天突然闯入梅宅,欲找梅兰芳理论。

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爱恨情仇

孟小冬与梅兰芳

当时已近正午,梅兰芳和冯幼伟等几个朋友正在吃午饭,用人进来通报,说有一个“身穿浅色西装,文质彬彬年约二十岁左右,像是个大学生模样的人”要见梅大爷。在座的北京《大陆晚报》经理张汉举自告奋勇,对梅兰芳说他先出去看看那什么人有什么事,说完话便离座谁用人去了。

张汉举来到客厅,以为找几句托词就能把他打发掉,谁知还没等他开口,就见王惟琛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手枪,抵住张汉举叫道:“你叫梅兰芳出来见我!”张汉举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他很快就稳定了情绪,回说梅兰芳出去了,王惟琛自己也很紧张,听说梅兰芳不在家,便颤声要求张汉举转告梅家,要梅家先掏出五万元赔偿他失去女朋友的精神损失。枪口下的张汉举大声呼唤用人,让他们转告冯幼伟,赶快去筹钱。

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爱恨情仇

孟小冬与杜月笙

其实,早在王惟琛掏出手枪的那一刻,就有用人忙不迭地奔到餐厅通知了梅兰芳、冯幼伟。此时,听王惟琛说要钱,冯幼伟一面打电话通知军警督察处,一面通知银行迅速提取五万元现款。

钱送到时,军警已经包围了梅宅,用人将钱扔进客厅后,王惟琛将张汉举挟作人质,好使他安全离开梅家。走到大门外,王惟琛这才发现军警不仅包围了梅宅,就建周围屋顶上都有荷枪实弹的军警,因为过度紧张,他手中的枪响了,张汉举重重地倒在了地上。一见人质已死,军警众枪齐发,顷刻之间王惟琛被打成蜂窝状,当场毙命。梅兰芳对张汉举之死深感歉疚,他不仅包揽了张汉举的后事,而且还赠送给张家位于麻草园的房子一栋,现金两千元。

后来梅孟分手了,有人便将这两件事说为因果:梅兰芳是受了“血案”的刺激而离开孟小冬的。其实这只是人们的猜想。梅孟分手未必只有一个原因,但直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梅兰芳听说在他访美期间,孟小冬身边另有感情介入。梅兰芳对孟小冬并未明媒正娶,孟小冬对梅兰芳也就不负有婚姻意义上的责任,这段感情就这样终结。

有史料说,1931年,在孟小冬聘请的律师和上海大亨杜月笙的调停下,梅兰芳给了孟小冬四万元赡养费。其实是梅兰芳访美的次年回到北京时,得知了孟小冬在天津欠了债,于是给了她几万块钱。

孟小冬后来嫁给了上海滩大亨杜月笙,1949年5月随杜月笙去了香港,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在家收徒教戏。1967年秋移居台北,十年后并发肺气肿与心脏病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