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與寫作

我的讀書與寫作

蘇霍姆林斯基強調讀書,認為讀書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他說:“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對此,我深有同感。我愛讀的書有三類:小說、歷史和教育教學專著。我的目標很明確,讀小說是為了提升文學修養,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為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服務;讀歷史是個人的愛好,也為了知識的淵博;讀教育教學專著是為了學習大師的經驗,從中汲取營養,探尋教育教學規律,在實踐中借鑑並運用,以形成富有特色的個性化教學。

兒子給我帶回 “蘇”的部分作品,我都看了,並作了大量筆記。讀“蘇”的作品,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我常常拍案叫絕,大家就是大家,描述的事情是那樣的平常,好像就發生在我們身旁,而闡述的道理卻那麼深刻,說出了人人都能想到而說不出的話;我也常常被感動,明白了他之所以被推崇的原因:他的愛心是如此的博大,他的人格是那樣的高尚,他的思想是那麼的深刻;我更常常掩卷沉思,不由自主在內心作個對比,在平常的教育教學文章中,作者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盡意盡,如此而已。可讀“蘇”的作品,感覺內涵宏大,能引發無限遐想。我作筆記的過程中,使用了兩種筆,用黑色的筆記原文,用紅色的筆記下我的感受。

除了讀書,我還不停地練習寫作。有一段時間,我總結歷史小故事,借古想今,在課堂上也能應用,感覺非常有趣,教學有了活力。我集中精力寫教育教學日記、隨筆、課後反思,並分析學生性格。從中的感覺是,教學更加得心應手,揮灑自如,遊刃有餘。

我不求超越別人,只想勝過自己。我不圖升官,僅想在學識上有所建樹,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名師。讀書和寫作是儲備能量的手段,課堂是檢驗能力的場所,循環往復,週而復始,學與思並肩,行動和創新同行。我追求完美,但不苛求完美,我只想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