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理学:焦虑的几种表现,如果你有,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缓解

大家好,笔者今天给大家谈谈心理学中对焦虑的看法以及应对措施,本人学习心理学专业已有三年,很多人都以神秘的观点来看待心理学,今天笔者就以异常心理学中的焦虑性障碍来解答你们心中的疑惑。

焦虑性障碍是以焦虑感受或焦虑反应为核心症状的一组心理障碍,DSM-Ⅳ将焦虑分为:惊恐障碍、特定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等,本次笔者将重点讲解普通焦虑概念和应对措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流行病学的调查,焦虑性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3.6%~28.8%。焦虑性障碍通常是在35岁前发病,发病的高峰期年龄为10~25岁,这一阶段的人群压力是非常大的,因此,大家在这个年龄段之前要时刻注意焦虑障碍,可能在你不知情的状况下你就患上了心理疾病,注意心态的调整,心理与生理健康同样重要。

异常心理学:焦虑的几种表现,如果你有,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缓解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有正常焦虑与异常焦虑之分,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焦虑都代表你有心理上的问题,但是正常焦虑与病理性焦虑之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们之间是没有明显的界限的。焦虑一般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并且预感到有些不利的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的情绪。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人们会有紧张焦虑体验,比如参加大型考试、会见重要人物、面临重大困难等,大家的焦虑情绪的产生很多都是因为“不可预知、不可预测”的事件。

异常心理学:焦虑的几种表现,如果你有,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缓解

正常的焦虑与病理性的焦虑还是有几点的区分的:①症状严重程度:正常焦虑的程度轻,一般人是可以忍受并且消除的;病态焦虑程度重,给个体造成强烈精神痛苦,并且无法摆脱和应对。

②持续时间:正常焦虑的持续时间短,并随着应激刺激的解除而减轻,甚至是消除;病理性焦虑并非短暂的适应反应,持续的时间很长,它不随着刺激的解除而完全缓解,经常会复发,很难彻底消除。

③正常焦虑在得到安慰、鼓励、原谅以及宽恕后焦虑往往得以缓解或者是消除;异常焦虑也有安慰和鼓励的需要,但并不能由此消除异常焦虑症状,有些只是暂时的缓解,但是等这样外界的影响过后焦虑状态会再次发生。

④对社会功能的影响:很多人在焦虑状态下很难进行正常的生活或者工作,但是正常的焦虑状态下人们是可以进行相应的社会活动的,这也只是短暂的影响,这种焦虑过一段时间就会消除;病态焦虑常常使个体产生回避或者退缩,影响人的正常社会生活,社会功能(工作、学习等)常常会被破坏。

异常心理学:焦虑的几种表现,如果你有,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缓解

以上都是焦虑的部分概念,下面笔者来说说焦虑的一些具体症状。患者经常或持续地体验到莫名的紧张不安感、整体心烦意乱、常有恐慌预感,但是指向性不明、伴有易怒、对声音过于敏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还有一些动作上的表现如:搓手顿足、来回踱步或者静坐不能、常有肌紧张、唇舌或肢体震颤、甚至是声音发颤或行走困难、不易入睡、入睡后易醒、常伴有噩梦、夜惊、醒后恐惧症等。

异常心理学:焦虑的几种表现,如果你有,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缓解

以上都是比较明显的焦虑症状,大家如果出现过以上的表现也不必太过于紧张,先看看自己是否在半年内都有这个症状,如果超过了半年,那么你可以认定自己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了。但是焦虑相对于其他心理疾病来说是比较容易处理的。

笔者今天就不讲药物治疗法了,这需要去找医生来诊断然后提出一个治疗方案来解决问题,今天主要来说说心理治疗法。首先,大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能经常熬夜,这对于很多在外打拼的人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每天既要工作,还要注意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学:焦虑的几种表现,如果你有,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缓解

保持乐观,生活中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很多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不必太过于针对;养成深呼吸的习惯,每次遇到烦心的事情,学会深呼吸,这对调节心情和心理状态都有帮助;转移注意力,每当遇到一些烦心的事或者是紧张不安的事情,学会转移注意力,比如在大型演讲前喝水,这是大家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在催眠治疗中很多都是以舒缓的音乐为背景,用来调节心情。

异常心理学:焦虑的几种表现,如果你有,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缓解

以上就是笔者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如果有其他意见可以在下方留言哦,要是有什么错误还请大家指正,非常感谢大家能够看这篇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