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制度"Vs"礼乐制度",两者将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作为西周初期的卓越政治家周公,十分明确的提出对于治国,只凭借武力进行镇压与扩张是不能保证国家长久稳定的,所以在鼓励"武力"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文治"的作用。

这就出现了与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相互配合的礼乐制度这种制度经过周公等人的改造之后,成为上至贵族甲胄,下到乡间邻里,在社交场合沟通情感互相交流的基本方式。

一、礼乐制度不失为周王朝政治土壤里的积极因素

礼乐制度,顾名思义,便是礼与乐的结合,用"礼"来区分血缘亲疏等级序列;用"乐"来为"礼"所提出的维护等级秩序的要求提供表现方法,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作为支撑周王朝的顶梁柱之一,礼乐制度在西周初期成功稳定了周朝内忧外患的动荡局面,但为何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春秋时期会出现鲁国季氏"八佾舞于庭"此等僭越行为呢?这其实这与社会制度的变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阶级分化之象征"礼"与精神文化之代表"乐",相辅相成,共同固化社会阶级,有力维护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

在周成王继位之初,内有武庚拉拢联合管叔、蔡叔起兵叛乱,外有东方诸国蠢蠢欲动。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周公立马做出反应,"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在初步稳定国内局势之后,立马出兵东征,灭武庚、杀管叔,消除叛乱。经过三年苦战之后,最终完成了周灭商的伟大事业。

在内外局势逐渐平稳之后,周朝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巩固政权,为此周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其中便有礼乐制度。 西周时期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将社会划分成不同等级,这种等级关系以血缘纽带为联系基础,以礼制为维护手段。虽然在《礼记·曲礼上》曾记载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但这并不是固定的,礼乐制度在产生初期,便是以规范行为和巩固统治为基础的,在这种制度进行实际运用时,不仅适应各级贵族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能加强对被统治阶级的控制。

周公等人所改造之后的礼乐制度,不仅包含内容详备的政治、刑法条例,还有吉、凶、军、宾、嘉五礼,规定明确的等级制度,配备得有与之适应的舞蹈和乐曲。例如在统治阶级内部所规定的舞蹈规模上,就有"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的规定,所谓佾,便是八人为一行,就为一佾。推算下来,在舞蹈规模上,周天子可用的舞蹈人数为64人,诸公为48人,诸侯为32人。层层划分明确,等级森严。不仅如此,在音乐方面,

周代吸取商代灭亡的惨痛教训。强调以德治国,注重敬天保民思想,反对商朝盛行的"淫乐",以"节乐"的措施取而代之,严格规定音乐演奏的范围。并且乐器也较商代大大增多,音律的理论也在此时期不断的发展。但此时期的舞蹈与乐曲毕竟是为统治阶级而服务的,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在后续的发展中,其逐渐变得僵硬刻板。

礼乐制度渗透进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有效稳定了贵族阶级内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礼教制度,维护了宗法制的有效运行,同时也为西周时期社会文化风貌抹上了一层特殊的色彩,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鲜明印象。

二、作为旧社会制度的维护者,在新制度的曙光初现时,其终将淡出历史舞台。

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性质,在春秋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不断推广普及,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改变,封建制度已经在农民的农具上抬头,奴隶制度渐渐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社会制度有其与之配套的思想制度,旧的思想要么随着社会潮流而进行改变,要么就随着时代的发展埋没在岁月长河之中。

礼乐制度,作为一种延续数百年的乐从属于礼的思想、政治制度,在春秋时期仍得到伟大思想家孔子的赞赏。出生于没落贵族阶级的孔子,四处奔走于列国之间,力图通过"克己复礼"的方式,恢复周公时期的社会秩序。他认为礼的内在思想便是仁,仁的外化形象便是礼,礼乐制度是约束人性和团结民族的最好方式。他带着他的弟子,不畏艰难险阻,走到每一个角落积极宣扬他的学说,虽然许多国君都对他以礼相待,但他的学说终未得到当时诸侯国的认可。

这其实就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已悄然发生改变有关,在宗法制的运行下,国家经过多年来的层层分封,血缘关系早已淡薄,曾经周王朝引以为傲的众星拱月之局面,成为后期加速周王朝灭亡的最大隐患。

前文中提到,礼乐制度是一种约束贵族内部的制度。但假如当最大的宗主国——周,势力逐渐缩小,甚至需要依靠诸侯才能稳固自己地位,在面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的局面时;在面临周平王被西戎打败,屈居洛阳的局面时;在面临中原诸侯国之间矛盾不断的局面时,各个诸侯又怎会安于屈身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约束之下?当初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已生出裂痕。

在周王朝衰落的现实情况之下,各诸侯国纷纷掀起变法,争霸中原,如齐国管仲改革中的"相地而衰征",以个人实际耕作土地面积和土地质量的好坏征收赋税,和鲁国前594年实行的"初税亩"政策,规定无论是国家拥有的公田,还是私人开拓的私田,一律"履亩而税"。这些政策实际上揭开了春秋时期井田制土地国有的薄薄面纱,承认了土地私有权。

不仅在土地政策上诸侯各有改变,在对待周王朝的态度上,各诸侯国也由开始的"尊王攘夷"发展到后来的"政由方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逐渐演变为自诸侯出,到了春秋后期,甚至连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也是司空见惯了。

各国卿大夫染指政治的状况也是层出不穷,甚至在礼乐制度保存的最为完整的鲁国,也出现了"三桓专鲁"的局面,更不用提晋国三家和田氏代齐了。互为表里的宗法制与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受到严重动摇,这使得维护此社会制度的礼乐制度,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礼崩乐坏"的局面便是难以避免了的。

各国逐渐确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渐渐取代了落后的井田制,将农民与土地结合起来的新制度,有利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广,以此来提高生产力水平。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新的剥削方式出现,演化出了封建地主与农民两个对立阶级的崛起,整个社会面貌已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旧局面,曾经以血缘关系亲疏为等级规划标准的奴隶制制度,逐渐让以占有土地和农民等财富为基础的封建制度占了主流。

新的社会制度的出现,崛起一批新的社会阶级,所以在时代的推动下孵化出的封建制度,它的国家意识形态是要以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为核心内容,那维护着旧社会制度的礼乐制度将会受到时代的淘汰也是不足为奇的了。

三、作为控制中国整个古代封建社会音乐格局的礼乐制度,对如今的我们而言有什么影响?

西周礼乐制度的确立与最终应用,不仅规范了当时人们的身份地位,有利于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也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礼的雏形是古人在祭天祈福时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在这种宗教仪式的规范下,祭祀时的各项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制要求,在经过周公等人的改造之后,礼变成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社会规章制度。

虽然在春秋时期,各国诸侯积极变法图强,社会制度的更换,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礼崩乐坏"的局面,周代奴隶制社会正逐步走向解体。但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也有有益之处,

从一方面来说,当时的"礼崩乐坏"所存在的普遍蔑视权威的精神面貌和个人利益至上观念的出现,不仅促进了文化艺术上的交流,也刺激了社会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从另一方面而言,在礼崩乐坏的现实局面下,礼乐制度的核心内容有幸得到包括孔子在内的学者的重视,经过他们的改造与转化,礼乐制度经过短时间的消沉之后,终于又在汉初重登政治舞台,使汉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

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礼乐制度延绵不断,经久不衰。从文化上来看,中国的雅文化,根源于诸子百家的舌枪唇辩之中,而诸子百家的思想正是来源于对礼乐制度的改造与反思之上;从经济上看来,礼乐制度是深深扎根于农业文明之中的,从古至今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中国,礼乐制度与社会制度的结合,也是中国工业文明姗姗来迟的重要原因;从政治上来说,礼乐制度作为一种维护宗法封建政治的思想政策,在维护中华历代封建王朝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的重要基石。

西周王朝存在275年之久的重要原因,除了适合当时生产力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施行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这套与政治制度相辅相成的礼乐制度的运行。在经历过春秋战国这段时期的沉淀后,此后数千年,礼乐制度便深深地刻在中华人民的脊骨之上,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参考书籍:

《逸周书·作雒解 》

《论语·八佾篇 》

《礼记·曲礼上》

《春秋左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