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浪荡子:靠改名字中举的娱乐天王

很多人都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由于宋朝实行了非常宽松的社会政策,宋朝经济、文化、科学、教育都达到了高度繁荣的阶段,宋朝更是被外国史学家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陈寅恪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文学十分繁荣,诗、词、散文都有很大成就,尤其是宋词,更是成为与唐诗并称于世的存在,在这繁华背后,是无数宋代词人的不懈努力,可是在繁华角落,却有一颗矛盾痛苦的灵魂:一方面他热爱俗世繁华,一方面又致力于功名,放荡不羁,桀骜不驯,却又努力进取。他就是柳永。

大宋第一浪荡子:靠改名字中举的娱乐天王

柳永,原名柳三变,后改名柳永,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为县丞,父亲更曾为监察御史,县令等职,哥哥们也都是进士,时人称“柳世三绝”。柳永从小随父亲学习诗词文章,求取功名,有凌云之志。这是一条坦途,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但上天似乎和柳永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非要他做一个“异类”。

人的改变往往需要一个转折点,柳永人生的转折点,估计也就是第一次科举,柳永自信满满,踌躇满志,意外的是,第一次科举却失败了,毕竟年少轻狂,一股抑郁之气积郁胸怀,柳永愤而作《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多么狂傲,但更多的是落寞和无奈。虽然科举不顺,但柳永仍相信自己是卿相之才。烟花巷陌,寻找意中人,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也只是落寞之余的自我慰藉。

大宋第一浪荡子:靠改名字中举的娱乐天王

本是牢骚之言,没想到无形中戳到了皇帝的痛点,柳永的科举之路就此断绝。柳永又参加了数次科举,还是再次落榜。放榜前皇帝把他的名字划去,还说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且去填词”。前刻阳光明媚,此刻已阴云密布,世事本来无常,皇帝一句话断了柳永的科举之路。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柳永又该如何选择?退隐山林?就此沉沦?柳永太爱这热闹的尘世了,还舍不得“三吴风景,姑苏台榭”,东南形胜,京城风华,既然仕途无望,不如做自己想做的事。转身一变,柳永从此流连于秦楼楚馆、烟花巷陌,自号“奉旨填词柳三变”。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妳妳、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柳永《玉女摇仙佩·佳人》

柳永的词,多以青楼歌姬为主人公,描绘她们的美丽,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甚至还有男女欢好的“艳词”,也正是这些“艳词”给他打上了“风流浪子”的标签。

大宋第一浪荡子:靠改名字中举的娱乐天王


青楼是温柔乡,达官贵人、文人志士无不趋之若鹜,所谓“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转过身来,他们便指责甚至谩骂那些他们作践过的苦命人。柳永却不一样,他在这些苦命女子身上,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流光溢彩的灵魂,她们善良坚强,出淤泥而不染。在他的词里充满了对这些苦命人的怜惜和深情。他称赞她们“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关心她们“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往事,暗心伤”。这些歌姬给了柳永精神慰藉,更激发了柳永的创作热情,他在这青楼繁华处,获得了重生,找到了自由。

51岁那年,柳三变更名为柳永,靠着隐名埋姓考中进士。一个浪子,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次转变。柳永做地方官三任九年,皆有政绩。61岁,他与世长辞。死时一贫如洗,无钱安葬。相传全襄阳的歌伎们为他披麻戴孝,并出资埋葬了他。冯梦龙有诗云:“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大宋第一浪荡子:靠改名字中举的娱乐天王


柳永这一生,仕途不顺,更是被人指摘,却也活出了真正的自己。因着他的词,妓女们对他可是趋之若鹜,当时民间有顺口溜“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妥妥的天王级人物。却又因着他的词,失了名声,断了科举之路,宋史为宋代文学家都有立传,却唯独没有柳永。“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虽然输了身前事,但也赢得了身后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