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宽松政策延续有助美债收益率低位运行


美联储宽松政策延续有助美债收益率低位运行

核心观点

美联储4月货币会议如期按兵不动,没有对前瞻指引、购债节奏和经济预测给出明确量化说明。

事项

美联储4月28-29日货币会议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0%-0.25%区间不变,维持超额准备金利率0.1%不变,符合预期。

正文

美联储4月货币会议如期按兵不动,没有对前瞻指引、购债节奏和经济预测给出明确量化说明。美联储会后声明没有新的增量信息。对于本次会议市场关注的焦点:利率前瞻指引、购债节奏调整和经济预测,美联储没有给出具体明确的量化说明,只是着重强调新冠疫情“在中期内对经济构成重大风险”,并承诺将继续使用所有工具来支撑美国经济。具体而言:

1)针对利率前瞻指引方面,美联储表示将维持利率在低位,直至有信心实现其最大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未来货币政策的评估将考虑包括劳动力市场、通胀压力与通胀预期,以及金融与国际形势发展的广泛指标;据CME 利率预期显示,美联储维持利率在0%-0.25%区间的概率直至明年3月均为100%;

2)针对购债节奏会否调整方面,美联储表示将继续按照所需数量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没有提及未来债券购买的速度;

3)鲍威尔讲话指出,未来美联储有可能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暗示可能会继续加强和财政政策的合作,“我们离耗尽财政部的资产还有很久”。

美联储未来采用收益率曲线控制的做法存在可能性。市场关注的美联储近日缩减国债购买量(自本次危机初期的每日750亿美元减少至每日100亿美元)对美债收益率的影响。我们认为,美联储国债购买量不会直接决定美债收益率的涨跌(主要受市场对美债供需决定)。美联储在本次危机前两次激进救市(3月3日降息50bp和3月15日降息100bp+QE购买)并不成功(或者说并不合理),而第三波救市(3月下旬)的一系列非常规流动性操作(如CPFF、MMLF、PMCCF等)更加有针对性且有效,这部分缓解了流动性恐慌,使得短期美联储购买国债的必要性下降。只要美债收益率保持相对低位,美联储就有可能进一步减少购买国债数量。我们预计美联储最终可能把购国债规模缩减至每天大约几十亿美元。但是,如果收益率出现显著上升,美联储可能会改变目前的做法,将更强烈地确认维持低利率的前瞻性指引不变,也可能增加购债来压低收益率。预期Q3美国经济迎来反弹,美债收益率可能会有小幅上行压力,但中长期预计仍处下行或者维持低位态势。考虑到美国财政赤字的大幅增加,美联储未来采用收益率曲线控制的做法也是可能的。维持对美元指数中期下行的判断。

美联储宽松政策延续有助美债收益率低位运行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0年4月30日发布的报告《美联储货币政策点评:美联储宽松政策延续有助美债收益率低位运行》,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相关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有道云等方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使用本资料。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