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不露于外,好恶不示于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战国时期,在长城外住了一位老翁。有一天,老翁家里养的一匹马无缘无故走失了。在塞外,马是负重的主要工具,所以,邻居都来安慰他,这位老翁却很不在乎地说:"这件事未必不是福气!"

过了几个月,走失的那匹马居然带了一匹胡人的骏马回家,这真正是赚了,邻居都来庆贺。这位老翁却说:"这未必不是祸!"

喜怒不露于外,好恶不示于人

几个月后,老翁的儿子骑这匹胡马摔断了大腿骨,邻居们佩服老翁的料事如神之余也赶来慰问,而这位老翁却毫不在意地说:"这倒未必不是福!"

事隔半年,胡人入侵,壮丁统统被征调当兵,战死沙场者十之八九,而老翁的儿子却因为摔断了一条腿免役而保住一命。

塞上老翁透过长远时空、利弊并重的思考方式,产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

喜怒不露于外,好恶不示于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此句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意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不以物喜”是说,不要以物质的得到而一时喜悦,因失去而无望悲伤。得到时心里平静,认为这是自己努力的回报;失去时处之泰然,认为这是生活的考验。

得不喜,失不忧,有也好,无也罢,顺其自然,思想的丰富,知识的获得,是人生的高级享受。人生唯有不拘于物,不困于时,方能更加自在快乐。

喜怒不露于外,好恶不示于人

“不以己悲”一是说不要总是感叹自己命苦,过分自我关注产生自怜之情。总是抱怨自己命苦而不去改变任何现状,只能是日复一日的生活在“悲伤”中。

二是说不要以个人的得失好恶而评判天下,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这是一种愚昧自私。人不仅要以正当的方式谋得自我生存,更要有客观的眼光和大我的境界看世界。

喜怒不露于外,好恶不示于人

喜物而不溺于物,钟情而不陷于情。

人生百年,谁不曾大闹天宫,谁不曾头上紧箍,谁不曾爱上层楼,谁不曾孤单上路。

凡事看得开、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学会隐忍性情,懂得克制欲望,退却时理智,谦让时大度,除却杂念私心,少些攀比计较,才会随缘自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