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無量山高,南澗茶好。在無量山之巔,在瀾滄江之畔,藏著一片絕佳的茶葉生長淨土。這裡,就是公郎鎮板橋村。這裡,“雲端”種茶,深山製茶。春天,這裡到處茶葉飄香,村民靠著“生態”二字過上了山尖尖上的美日子。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漫步“雲端”去採茶,用後背揹回“春天”

••••

板橋村地處南澗縣公郎鎮,除“裕谷”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分佈在214國道邊外,其它11個村組均坐落在公路兩側的大山之上。山有多高,茶就有多好。就連海拔高達1670米的小獨木村,也鮮有茶園分佈。在板橋村委會所在地抬頭仰望,兩邊高山聳立,分佈在山頂上的茶園,離天空最近、離白雲最近。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板橋村委會的村寨大都離瀾滄江不到5公里。那些山頂上、山背後的茶地,恰好處於瀾滄江沿岸,少了大山的阻隔,讓這裡多了江面暖溼氣流的滋養,形成高山雲霧景觀。採茶時,村民們常常“漫步雲端”。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祁慧珍是板橋村委會小獨木村村民,每天天亮出門,帶上午飯,下午7點左右回家。“生態”,是所有村民脫口而出、並引以為豪的兩個字。因為山高路難,即使在交通如此發達的今天,要到達村裡的茶園,“11路車”仍然是最普遍的交通方式;“人背”仍然是最主要的運輸途徑。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用指尖採收樹尖尖上的幸福、用腳步丈量山水、用後背揹回山裡的“春天”……人情、人意,讓板橋村的茶葉喝出了人生百態、人間暖意。

一村兩個茶葉初制所,買賣“不差錢”

••••

4月,走進板橋村委會小獨木村,一股茶香撲面而來。一個幾十戶的村莊,不僅家家種茶,還有“雲南南澗小獨木生態茶廠”和“南澗縣玉濤茶業有限公司”兩家茶企。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80後”字文彪,是雲南南澗小獨木生態茶廠的負責人,茶廠始創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三代人續寫了對“一片茶”的初心。1993年以前,茶廠以手工揉茶的方式進行“古法制茶”;1993年,開啟了機械化生產,製作烘青綠茶;2005年起開始製作曬青普洱毛料。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曬茶房裡,溫度超過30度,字文彪正忙著打包茶葉,昆明的客戶下了1噸的訂單,當天要發貨。據字文彪介紹,茶廠收購了板橋村委會80%的茶葉,每年收購鮮葉120餘噸,生產幹茶30餘噸,主要銷往廣州、昆明等地。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不差錢”,是字文彪的底線。“每天都付現款,農戶揹著茶葉來,過稱後熱乎乎地揣著現金回去,山裡條件雖然艱苦,但是老百姓賣著高興。”40天的春茶採收期裡,字文彪每天平均要支出15000元鮮葉款,超過5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把鮮葉交到廠裡。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茶房外,字文彪的妻子帶著工人曬茶。這裡曬制分離,保障茶葉乾乾淨淨。建檔立卡貧困戶、1989年生的自樹平,從20歲開始每年製茶季都要在茶廠幫忙。“家門口的活計,每個月4000多的工資,我覺得很幸福了。”採茶、加工、曬制……每天需要工人30多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10多戶參與其中。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在字文彪家隔壁,自波不僅傾心研究古樹茶,還注重產品開發。以自己兒子名字命名的“南澗縣玉濤茶業有限公司”傾注著一家人的茶葉夢。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84畝古茶樹基地,最老的樹齡約有150多年。公司還製作生態紅茶、生態綠茶、月光白茶,年產幹茶10噸左右。2016年,他還註冊了自己的商標“獨木嶺”(30類和35類)。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山裡人玩起電商,沒有什麼不可能

••••

小獨木村村長自進,更是做起了電商,實行“採+制+銷”一體化運作。去年,女兒自玉仙在網上幫父親銷售核桃時,每袋核桃裡放入2兩茶葉,送給顧客體驗。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今年,他家迎來了“回頭客”。“現在已經供不應求了,每市斤幹茶淨利潤都超過30元。”談話間,自進特別強調“淨利潤”。如今,55歲的妻子祁慧珍也在微信上賣茶葉。“人家錢匯過來,我媳婦才把茶葉郵寄出去。”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雲端種茶,深山製茶,公郎鎮板橋村的茶品出了“野性”和人間暖意


放眼板橋村委會,很多山裡人靠“一片茶”建起了小別墅,撐起一片天。用字文彪的話來說,“山裡有好資源,再加上一兩個製茶廠、電商,對老百姓來說總是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