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首说新闻丨中国AI市场规模达119亿美元,深圳打造AI产业集群

泰首说新闻丨中国AI市场规模达119亿美元,深圳打造AI产业集群

1.IDC:至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119亿美元

IDC最新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2018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17.6亿美元,至2023年将达到119亿美元。

​IDC表示,2018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应用市场达7.5亿美元,其中平安城市中的安防仍然是最大的应用场景。其次是金融业使用的人脸识别身份验证、财务票据识别,医疗行业的人工智能辅助医疗影像诊断,零售业的商品识别等。

人工智能市场前景乐观,有胆来分一杯羹吗?

2.发改委等三部门:积极推进5G手机商业应用

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其中提到:鼓励5G手机研制和上市销售。加强人工智能、生物信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手机上的融合应用。推动办公、娱乐等应用软件研发,增强手机产品应用服务功能。

做好准备了吗?人工智能的5G时代到了……

3.人脸识别验证已经广泛应用高考

高考结束了,人脸识别却上了热搜。今年,各省市高考点大多都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据报道,北京海淀区教育招生和考试中心对送取试卷的考务人员采取人脸识别技术,并新增智能识别追踪器,对考卷位置实时监控;中山市首次探索应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考生身份,将进一步加大对考生身份的验证,严防替考。

高考来了,人脸识别登场~

4.工信部叶定达:探索塑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构筑数字经济新生态

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叶定达在APEC中小企业数字经济论坛上表示,工信部将多措并举,支持中小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生产方式,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加速数字化转型,探索塑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构筑数字经济新生态。

中小企业面临的难点———缺钱啊!

5.深圳:到2023年打造10个人工智能重点产业集群

《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提出,到2023年,建成20家以上创新载体,培育20家以上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龙头企业,打造10个重点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

就想说一句,泰首在深圳,专注人脸识别研发及应用一体化发展。

6.华为5000万美元收购一家俄罗斯安防技术公司

据俄罗斯国家媒体报道,华为目前已经完成对一家名为 Vokord 的莫斯科安防技术企业的收购,收购耗资5000万美元,主要目的是该公司在人脸识别系统方面的技术专利与研发人才。有消息称,技术专利,是华为此次收购最大目标。

来吧,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沦为大佬们的战场了……

7.各国竞相备战人工智能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竞争中,一个世界性趋势日渐清晰——为了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并应对其负面影响,世界各国都竞相采取更为积极的产业政策。

自2013年开始,许多国家在经济振兴、科技创新、机器人、互联网等方面的政策中就已引入有关人工智能的内容。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已将发展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美国连续发力人工智能,2016年5月成立“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委员会”,负责协调全美各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行动,探讨制定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和法律;2016年10月又连续发布《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规划》两份报告,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对于这样一种刚进入产业化初期且快速发展的前沿技术,目前没有哪个国家已经具备绝对优势,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掌控传统产业那样在这一领域形成垄断地位,因此,如果能及早进入这一领域就可能占据一席之地,甚至获取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反之则很有可能被其他国家甩在后面。

人工智能确实在各国的战略层面占据重要地位,但美国各城市领导人似乎有点不待见这项技术,越来越多的城市在禁止或暂停这项技术的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