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藝術家因肺癌去世!知道這些早期症狀真的可以挽救生命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抗癌故事,讓覓健陪您一起添增勇氣,擁抱愛,抗癌路上不孤單~



肺癌並非不治之症,但是早發現、早治療生存率完全可以大幅提高。


最近疫情大家都窩在家裡,以前從來不打開的電視又重新“啟用”,跟著家人重溫了《大宅門》、《雍正王朝》這幾部老片子。不過就在前幾天,新聞熱搜突然出現了杜雨露先生肺癌去世的消息,雖然和疫情無關,但是因肺癌去世幾個字還是令科普君心頭一陣難過。


“宇宙那麼大,我們還會遇見。”是老爺子留給世間最後的一句話。

又一位藝術家因肺癌去世!知道這些早期症狀真的可以挽救生命

想起今年1月16日趙忠祥先生離世,同樣是因為肺癌。而他家人則表示,從發現癌症到離世,僅僅只過了3個月。這些足以看出晚期肺癌進展速度的可怕。


回到主題,肺癌目前在我國位居惡性腫瘤第1位,我國每年肺癌發病的增長率為26.9%,預計到2025年,肺癌病人數量將達到 100 萬。肺癌已被我國列為今後惡性腫瘤防治的重點。


那麼為什麼肺癌發病率如此高呢?肺癌的危險因素到底有哪些?明明每年都會進行體檢,但是好像還是避免不了被癌細胞“盯上”,難道我們早期就沒有一點身體反應嗎?帶著這些啟發問題,互助君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01 七大高危因素要注意!


國內外大量研究一致認為,菸草是導致肺癌的重要因素。吸菸直接導致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變;煙霧可以激活致癌代謝酶,使致癌物損傷 DNA導致正常細胞惡變。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男性吸菸患肺癌的危險性是不吸菸者的4.97倍,若男性吸菸者全部戒菸,男性肺癌大約可降低 68. 04%。當然這項數據還沒有把二手菸的影響算進去,如果沒有二手菸,那麼非吸菸者的肺癌患病率大約會下降26.51%。


在我國,除菸草的因素之外,環境汙染在肺癌的發病和死亡過程中也有重要作用。由於城市化發展迅速,中國癌症中心對肺癌發病和PM2.5數據分析顯示,PM2.5濃度每增加 10μg/m³會導致肺癌發病風險增加8%。


現在買了房子還要精裝修,裝修材料會釋放大量有機化合物(VOC);廚房通風不好,長期油煙刺激等均可使肺癌風險增加7.7倍。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如果家中恰好有肺部疾病史的成員,那麼罹患肺癌的可能性也將大幅增加。


總結一下,肺癌的高發因素可以概括為“4氣3史”,即煙霧、霧霾、油煙、VOC四種氣體和遺傳史、疾病史、職業史。有了這些高發因素的分析,在日常生活中預防肺癌的發生,以及防範肺癌復發轉移都可以從這幾個角度入手:


  • 戒菸;
  • 霧霾天儘量避免出門,出門戴口罩;
  • 家裡可以安裝空氣淨化器;避免油煙接觸;室內裝修材料需要看好環保標識,裝修好之後儘量放置一段時間再居住;
  • 有粉塵類和有害氣體接觸的工作做好防護,避免直接暴露在空氣中;
  • 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應該及時治療,疑似患癌和肺癌康復期的患者仍要做好複查。


02 容易忽視的預警信號


早期肺癌給身體的預警信號有5個方面,如果我們可以將預警+高危因素結合在一起,及早進行診斷治療,早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86-90%左右,是很可觀的。


01 咳嗽

多數患者表現為刺激性咳嗽和陣發性乾咳,少數患者出現間斷性咯血,多為鮮紅色血液。有一部分患者咯血數日可恢復正常。


02 胸部不適

腫瘤累及胸膜,患者可出現胸部鈍痛感,若腫瘤壓迫肋間神經,則會出現胸部尖銳痛,並隨呼吸咳嗽加重疼痛。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胸悶。


03 呼吸不暢或困難

尤其見於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出現這種很容易漏診。但是腫瘤可以壓迫氣管造成呼吸不暢,因此需要引起重視。


04 發熱

由於肺部受壓造成阻塞性肺炎,所以部分患者會出現發熱的情況。由於腫瘤屬於消耗性疾病,如果出現長期低熱,也應該引起注意。


05 其他地方不適

一些患者早期首發症狀可能出現在心臟,表現出心功能異常。還有腫瘤壓迫食管,出現食慾下降,食管反流的情況。


體檢怎麼“失靈”了?


尋常體檢套餐需要兼顧全身的大致情況,所以只能針對常見病做基礎檢查,比如血糖、血脂、血壓、超聲等。腫瘤的體檢卻要複雜的多,雖然現在抽血可以檢測腫瘤標誌物,但是一個指標往往可以作為多種腫瘤的“信號彈”,而且還會受其他病影響出現“假陽性”,所以結果沒有特異性。


針對肺癌早期檢查,高危人群的確定、低劑量螺旋CT、血液篩查是三個重要組成部分。痰脫落細胞檢查和自身抗體檢測試劑盒現在也廣泛應用於臨床。


03 新冠肺炎對肺癌有影響嗎?


根據《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呼吸康復指導意見(第一版)》可以看出,輕症隔離及普通型出院患者,多數患者肺功能損害輕微或無持續殘留的肺功能問題,且住院時間較短,產生身體功能障礙的可能性較小,逐步恢復可回到發病前的活動能力水平。而重型/危重型出院患者,對肺功能的損害還需要長期觀察。


目前肺炎疫情還處於發展期,我們無法預判未來,但是依然可以做好防範,定期檢查,提前預防腫瘤的發生。


生命的脆弱令人惋惜,但是看到路邊的花已經呈含苞待放之勢,又會詫異生命力的頑強。我們會熬過每一段晦暗,在脆弱的生命中活出強大的自己。


1.吸菸、被動吸菸與肺癌發病風險的病例對照研究.劉志強等.

2.肺癌的流行病學.馬書梅等.

3.肺癌與大氣汙染關係的流行病學研究進展.羅鵬飛等.

4.肺癌主要危險因素的研究進展.李媛秋等.

5.2006—2016 年中國人群肺癌影響因素的Meta分析.曾路情等.

6.肺癌的早期診斷、治療及護理研究進展.李傑紅等.

7.肺癌的早期篩查現狀分析.黎開瑞等.

8.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呼吸康復指導意見(第一版).王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