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今生的命運只能做局部的改變,很難做整體的改變。要如何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改變命運?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海緣法師開示,我們的宇宙和生命分成兩塊:一個是人生;一個是宇宙。人生是你個人的別業,你個人的業力,這個要改變容易。你學佛以後,開始勤修懺悔,嚴持四重。當然你心態還不夠,心理的素質、理觀這一塊可能還不及格,但是你的業力這一塊,至少罪業比較少、善業增加了。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海緣法師說,你個人的業力這一塊,你很容易改變。你的思想改變了,你的行為改變了,你個人的因緣改變了,這是第一個,個人的別業。但是眾生的業力,你沒辦法改,我們不能。你看佛陀出世,他也沒有改變外道多少人,佛陀說法的時候,外道根本理都不理,掉頭就走,多的去了。佛陀不能改變別人,佛陀只是度有緣人。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海緣法師說,宇宙不離開人生,人生也不離開宇宙,那麼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眾生的共業你跑不掉,因為你肯定要跟人互動,最起碼你要跟你的六親互動,除非你住在喜馬拉雅山,你要改變你的行為,改變你的思想,改變你個人的因緣,但是你一定要跟眾生互動。比方說你要跟子女互動,要跟父母互動,要跟朋友互動,要跟很多的因緣互動,這個眾生緣改不了。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海緣法師說,禪宗的公案,就可以發覺很多這種公案。很多開悟的祖師,他師父甚至說你不要出去弘法,你出去弘法也沒有人相信,人家毀謗你,你就在寺廟裡面待一輩子就好。他開悟了,他沒有眾生緣,這個沒有辦法改變。眾生的因緣,不是你今生可以改變的!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所以你看,一般來說,一旦他是求增上生,來生要再來的,他一定要很重視放生,你知道為什麼嗎?為了來生布局,廣結善緣。有些法師,你看某某法師,臺灣的,那因緣真的是很廣,他修行功夫好不好我們不知道,我們讚歎他過去生眾生緣結得廣。眾生的因緣不是你可以改變的,因為他不喜歡你就不喜歡你了,跟你有沒有修行,沒有關係。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所以你人生的改變就是,你個人這一塊可以改變,但是不幸的是,你不可能離開眾生,關鍵在這裡。你跟眾生的互動,他幫不幫助你,他是不是跟你化解業緣,相逢就是有緣,不是你欠他,就是他欠你,跟你的修行沒有絕對關係。你看釋迦牟尼佛,他成就佛道了,外道照樣毀謗佛陀,照樣侮辱佛陀。你可以說佛陀不圓滿嗎?不可以!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因為,人生離不開宇宙,宇宙離不開人生,所以眾生這一塊無解。你修得很好,子女看你不順眼,他就看你不順眼。你們互動,這個子女宮破,你跟子女互動差,就差了,無解。只有一個方法,保持距離,他是一個地雷,你少碰他就好,沒有其他方法。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有些因緣是改不了的,因為眾生的因緣不是你可以改的。因緣活在他自己的心中,他不想改就不想改。我們只能夠改我們內心,自己的內心成就的這一塊別業可以改。但是我們的業力跟眾生會產生相互的交集,這一塊就錯綜複雜了,人跟人之間的因緣就無解了,他不喜歡你就不喜歡你。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你是一個佛陀,他照樣不喜歡你。佛陀有一次度一個外道,外道看到佛陀轉頭就走,理都不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陀。佛陀叫那個羅睺羅,他的兒子,欸,你去把他度過來。那個外道看到羅睺羅起大歡喜心,跟羅睺羅頂禮,跟羅睺羅皈依,你怎麼說呢?羅睺羅那個時候是一個初果,還是一個四果,反正他的果位不高。諸位!他老爸是一個佛陀,他寧可跟他兒子皈依,你說個道理我聽聽看,是怎麼回事?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諸法因緣生,是這麼回事。所以眾生的業緣這一塊無解。只有一個情況,如果你跟他結惡緣,保持距離,就這樣,沒有其他方法。懺悔業障是否在向佛表達所做的業障之後放下,還是要每天的懺悔?直到什麼時候為止?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他意思就是說懺悔業障到底是一次性的做完就好了,還是每天要去做?那麼這個懺悔業障,簡單地說是這樣:你懺悔業障,要先判斷你是輕罪重罪。佛陀說你要吃藥之前,先判斷你的病是輕的病還是重的病。如果是輕罪一次就可以了——向佛菩薩表達你的罪過,自我訶責,然後發願不再造作。一次性的懺悔就可以了,不要再想,就放下。這個就是我們後面講到五戒十善,只要是中下品的,一次性的懺悔就可以了。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但如果你是上品的,那麼就只有懺滿一年,至少要一年。如果你中間見到好相,比方說夢中見到你洗澡,吐出穢物,見到很多光明,這就不用懺滿一年,就是要見到好相。如果見不到好相,你至少要懺滿一年,每天懺,懺滿一年。你拜八十八佛,拜大悲懺都可以。那這樣有個問題。可能你今生沒有造重罪,但是你怎麼知道你前生有沒有造重罪?這就是一個問題了。所以這個懺悔業障有時候變成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課。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 懺悔業障是什麼概念呢?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個業是怎麼形成,這個業障是怎麼回事。我們一個業力的形成,它有一個造作,有個活動的。比方說身體一個活動,或者嘴巴講一句話,或者心理上有一個起心動念。那麼身口意的造作,在活動當下會產生一個種子。如果是善的,產生善種子;如果是惡的,是惡種子。這個地方,從業轉成種子是一個方向,這個叫作熏習,業力熏習成種子。但是這個種子其實還有一個方向,它會反射回去,這個種子還會起現行。
  • 所以,我們剛開始叫造業,但是時間久了就形成一個業力了,就是說你不造不行。其實我們剛開始造罪業的時候,你第一次第二次業都造得不重。在唯識學上說,你在造罪業的時候,第三次以後最重。因為你第一次造的時候,還有慚愧心;第二次還有一半的慚愧心;第三次造的時候,你就完全沒有慚愧心,那個時候已經形成業力了。
  • 但是,這個時候業力不一定會形成障礙,因為這個時候它還是在醞釀。所以福報大的人特別要小心,因為福報大的人造罪業你感覺不出來,除非你這個業造滿了,叫惡貫滿盈,這個業要造到滿出來它才會有障礙。所以它在醞釀的時候,完全沒有徵兆。所以這個業的可怕就是說,它沒有造滿之前你感覺不出它的可怕,因為你福報大,你該享受的快樂還是享受;因為你的福報現前,業力在種子位。但是等到你業已經造滿了,就來不及了。其實人生的矛盾就在這裡。它還沒有造滿的時候,你感覺不出它的可怕,等到你知道怕的時候來不及了,問題在這裡。所以你只有自我反省,不能等到業造滿了,已經現出花報了,你再懺就很難懺了,你發現得太晚了。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 因此懺悔業障,只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把握第一時間。你最好在業還沒有造滿之前,就趕緊發覺到,把它斷掉,這個是最好懺悔的,很快就會消失掉。即便沒有消失,至少它很容易沉澱下來。等到這個業已經造滿了,滿出來了,甚至於今生已經出現花報了,那你發現太晚了,你再懺悔,那真的是要命!所以這個懺悔只有一個概念,就是你的時機是早是晚,就差在這裡。一個有智慧的人,他會趕緊處理他的罪業,他不能讓業滿。因為唯識學講得很清楚,引滿能招業力牽。你說:“欸,我們兩個同時造罪,為什麼我有花報,他沒有?”他還沒造滿,你先造滿了。
  • 這個業造了以後,諸位你看,它到得果報中間,有很多的點點,很多虛線,看到沒有?這個就是你的時間點。懺悔業障要及時啊,諸位!業力的輕重,它是累積而成的。沒有一個業是造一次就得果報的,沒有!所以佛弟子佔了很大的便宜,他會自我反省,這個很重要。因為你沒有自我反省,誰勸你都沒有用。等到業力滿出來了,你知道怕了,來不及了,你就要付出代價了,而且是慘痛的代價。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所以這個懺悔業障你要及時。要及時,你就要每天反省自己,靜坐常思己過,每天反省一下你的身業、口業、意業,有沒有比較重大的過失先抓出來,每天睡覺前把自己今天的身口意review(檢查)一下,你有沒有什麼問題要處理的。

因為你沒有把它懺悔,它明天會再造作,它這個種子會起現行,會產生一種滾雪球的力量,輾轉增盛。就是說你沒有把這個開關關掉,它明天還會再做的,肯定的,而且它一次一次地猛利。因為你現行燻種子,你給它一個能量,這個種子又起現行,現行又再燻種子,就是產生輾轉相續了。懺悔就是從中間斷掉,把它的相續心斷掉,我不能讓你相續下去!

什麼叫懺悔業障?簡單地講就是說,當你的業還沒有滿出來的時候,就把這個業給關掉,讓它變成不增長業。

你看一個水缸,你每天滴水、滴水、滴水,“水滴雖微,漸盈大器”。這個造罪,佛陀就是用滴水的水缸作譬喻,今天滴,明天滴,等到它滿的時候,你來不及了。你必須在這個水缸沒有滿的時候,趕緊把水龍頭關掉,這叫懺悔業障。這時業雖然在,但是它起碼臨終不障礙你,因為你沒有再造作了,它變成不增長業。

就是以《楞嚴經》的角度,他的業沉澱下來了。我這個水裡面很多汙泥,但是我不去攪動它,它不會障礙你的佛號的,它不會障礙你往生。我們現在不要要求業盡情空,我們先要求不要障礙我往生,這個業起碼你不能障礙我往生,我到了淨土再來處理都沒關係。但是你今天不斷地造作,這個業力它的勢力就強大,它肯定障礙你。

所以“願我臨終無障礙”,你現在就要準備了。不是說你到臨終的時候再求無障礙,你現在就要做臨終無障礙準備了,哪些比較重大的罪業趕緊關掉。

命運如何得到最大限度的更改?
  • 臨終怎麼來得及呢?你把這個業力培養得又肥又壯的,臨終你怎麼面對它呢?你哪是它的對手呢?所以你懺悔業障,趁你現在死亡還沒有到來之前,趕緊把這個強大的罪業破壞掉,不能讓它形成氣候,記得!讓它變成一個沒有力量的罪業,叫作不增長業,它雖然有,但是今生暫時不干擾你,你就成功了!你就有時間來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了。那這個業怎麼辦呢?到了淨土再來處理。阿彌陀佛有的是方法,佛教有的是法藥,但是你現在沒有辦法處理,起碼讓它不干擾你。這就是懺悔的意義——斷相續心。
  • 好,那麼這個懺悔業障,諸位有沒有問題?這個主題很重要。你這個懺悔業障不知道怎麼修,那“願我臨終無障礙”就沒有你的份了。你一直在唸佛,一直在造罪,你臨終不一定過得了關,你自己給自己製造障礙。那你現在還在唸佛,還在造罪,那“願我臨終無障礙”怎麼安立?你這不是講一些空話嗎?
  • 這個主題有沒有問題?這個主題很重要。從臨終正念的角度,懺悔業障是很重要的功課。你最好每天都做一點,可以做十五分鐘、二十分鐘,沒關係,因為你多一道程序。它是這樣,你一天過一天,這份功課沒有做,你就會忘記反省自己。我們一個人很容易反省別人,但是不容易反省自己,這個是我們的盲點。你會忘記,你覺得我今天好好的,但是你要靜下來的時候,就會發覺不對勁。
  • 所以有時候這個功課,它某種程度就好像你做那個x光檢查一下,你掃描一下你的五臟六腑,有沒有什麼毛病,趕快把它找出來。所以事修,佛陀安排很多功課,他有他的道理,借事觀心。從這個事修裡面,它會帶你去反省一下,你今天有沒有什麼問題出現?趕緊在它還沒有形成氣候、產生強大業力之前把它關了,是這個意思,這就是懺悔業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