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一句话,员工不跳槽了,反而觉得干活是给自己干


老板一句话,员工不跳槽了,反而觉得干活是给自己干

明清时期,晋商在所有商帮中最为强盛,几年前热播的《乔家大院》是晋商的一个缩影。晋商兴盛,这源于晋商的身股制度,这是属于中国的股权激励雏形,远远早于西方。当现代企业在谈股权激励打造合伙人的时候,股权激励到底有什么魅力,现代的中小企业又如何去做呢?

01

身股与银股是相对而言,出资者为银股,出力者为身股。身股就是以劳动者的劳动或者知识技能代替出资进而享有分红权利,仅享有分红权,不承担亏损。而这是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一起把商号蛋糕做大。

《乔家大院》里面有个马旬辞号的片段中提到了身股。

马旬作为复字号的员工,八成以上的复字号生意都是马旬跑出来的,肯定是复字号的人才。背井离乡来到包头,出徒十年遵守号规制度辛苦工作,希望多赚钱照顾老家一家老小,希望也能买房置业,希望出人头地,这和我们每个员工一样。所以有高薪挖他,有跳槽的机会,马旬也会考虑辞职,希望有更高的收入和发展。

乔致庸面对马旬这样生意上的人才当然要挽留,因为他知道,人手是生意的根本。但是他没有像某些企业老板那样,某个人才离职就给某个人加薪,而是思考给整个商号的伙计设立公平同等的制度。此时的晋商中,掌柜是有身股的,但伙计还未有顶身股的先例。而乔致庸勇开先例,开了给伙计顶身股的先河。规定出徒并达到相应年限的伙计可以顶一份身股,这留住了马旬同时也留住了更多想要辞号的伙计。

当马旬说,“我现在不只是为您干,也是为我自家干”的时候,一直没有反应的乔致庸为什么转头并露出了笑容?这是因为当员工发自内心觉得在企业干是为自己干的时候,这是从打工者心态到老板心态的转变,而这才是一个员工能积极的工作的状态,是劳资矛盾到劳资一体。

老板一句话,员工不跳槽了,反而觉得干活是给自己干

当其他商号的伙计纷纷想来乔致庸的复字号,他的竞争对手另一商号老板感慨,乔致庸这定的不是店规,是给我们晋商买卖行定的行规啊,也尽快开始了给伙计们顶身股的制度。

02

股权激励发展到今天也不断演变与发展并广泛应用,我们都知道华为用股权激励化解危机,并一路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500强企业。苹果、微软还有马云的阿里巴巴等都无一例外实施着股权激励。那么股权激励有哪些具体作用呢?

首先,招人、留人、用人。

中小企业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没品牌,怎么能招到人才,怎么能留住人才,怎么让留住的人才发挥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员工永远追求的是自己的梦想,老板们能提供实现梦想的舞台,让员工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价值,他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马旬从说给复盛公多赚银子,到说出为自己干,这是股权激励下员工在企业自身定位的转变,是招人、留人和用人的关键所在。

第二,节省企业现金支出的人力成本。

好多企业面对高管或相关优秀员工流失,就给出高薪,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现金成本。马云创业之初,支付不起高薪,给不了现在的马云,用股权给了未来。马云说,“你们不是为我打工,我们是一起来做一件事,你们可以在我家办公,晚上在我们家和我一起睡地板”。马云就是用股权一方面留下发展的人才,一方面也节省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发展起来。

老板一句话,员工不跳槽了,反而觉得干活是给自己干

第三,解决老员工的管理问题

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有些伴随企业发展的老员工可能随着时代发展不适合原来岗位,怎么能让他们平稳的退出岗位,推动人才更替的同时又不伤当年打拼的兄弟的心,股权激励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当老员工拥有和企业共享利润的时候,他愿意支持更多人才到岗位上创造更多价值,因为这价值的创造与他息息相关。

第四,提升品牌及服务。

股权激励后,企业与员工命运休息相关,和谁有关系,谁就操心。服务态度上,品牌美誉度上,产品质量上,产品研发上,售后服务等等,这些员工原来不关心或者无所谓的事情,员工都会上心。

老板一句话,员工不跳槽了,反而觉得干活是给自己干

第五,开源节流以及整合上下游资源,多方面促利润提升。

利润分红来源于开源与节流。当利润分红与员工有关系,企业每浪费的一滴水,一度电的钱都和员工产生了关系,是影响他们分红的数值。而企业里那些贪污腐败和灰色收入,和自己没关系的时候员工不在意,当有了股权分红,贪污腐败灰色收入影响员工分红,也会形成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乔家大院》中马旬后来揭发大掌柜就是这个原因。而去开拓市场,实现企业的扩张发展的过程,企业利润增加,员工分红增多。股权激励不仅可以用在自身企业,也可以用来整合企业上下游资源。当员工去关注开源与节流的时候,企业也就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第六,老板解放自我

股权激励是老板格局的转变,都说商人看比例,企业家看的是绝对值。盖茨、马云、任正非等商界大佬,在企业的股权比例都很少,但是不影响他们的身价在国际的地位,而很多中小企业老板独享股权分红,财富却增长很少。这是因为如马云一般,是一群人的阿里,一起做大蛋糕,老板比例虽小,绝对值却很大。而看比例的小企业老板,即使整块蛋糕都是自己的,那也是很小。而当一群人去做一块蛋糕的时候,我们看到马云退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拓展其他商业机会。

老板一句话,员工不跳槽了,反而觉得干活是给自己干

03

股权激励以上六个方面的作用下,现代的中小企业怎么去做适合自己企业的股权激励呢?这里面涉及十个原则。

第一,定目的

是为了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还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主人翁精神与凝聚力,进而提升业绩。是为了回报感恩老员工还是新老员工岗位交替过度,或是老员工更好的带新员工。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还是为了减少公司的各种跑冒滴漏无人关注的情况,亦或是为了提高员工的服务,打造品牌。是为了整合上下游资源,还是异地发展扩张,或者老板想实现自我的解放。

第二,定人员

股权激励肯定不是对所有普通员工,一定确定好哪些层级的员工适合做股权激励,也需要做股权激励。这里面要考虑岗位和重要性,一定是高管和骨干员工(曾经的功臣和未来的新秀)或者企业上下游。而这背后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分析,不同发展层级的员工有不同的需求层面,比如仅仅是薪资层面还是已经需要股权。

老板一句话,员工不跳槽了,反而觉得干活是给自己干

第三,定方法。

企业发展阶段规模不同,目的不同,人员部门不同,岗位不同等应用的方法也不同。是用法律意义上的银股,还是管理意义上的身股分红,还是期权等。

第四,定时间

首先企业在什么阶段做股权激励的问题,并不是等到发展壮大才做,正因为小才需要做激励发展壮大,关键用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再有,确定股权激励后,要安排授权日期,行权日期,有效日期等。

第五,定来源。

是原来的100%比例中做减法,还是增发股份。是大股东一人稀释而来,还是大家同比例稀释出来。是分总部利润,还是分公司利润。是分的公司增长的部分,还是分的公司净利润,还是二者结合的的部分。

第六,定数量。

这里面涉及一个总量和个量问题。拿出多少总量,每个人分别分多少合适。这里面涉及怎么核算的问题,让员工觉得算法清晰而合理。分多少对员工具有激励作用,分多少企业保障自身利润的增长,一定数量上是双赢。

老板一句话,员工不跳槽了,反而觉得干活是给自己干

第七,定价格。

公司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股权值多少钱。是出资购买还是赠送。

第八,定条件。

包括授予条件和行权条件。就是员工什么条件才能授予股权激励,什么条件才能行权得到相关分红等。股权激励一定是有条件的,不能做成大锅饭,人人都有就没有激励效果。没有条件就把激励做成了奖励。

第九,定权利。

我们说责权利的匹配,当有了责任和责任对应的利益,一定给到相应的权利,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第十,定规则。

这是一个世异备变的的规则,以应对变化。这里面包括各种情况的退出机制,调整机制,保密机制等等。

传统的雇佣制正在改变,打造合伙人已是时代的需要。

老板一句话,员工不跳槽了,反而觉得干活是给自己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