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過錯,乾隆,一個讓清朝走向衰敗和沒落的皇帝!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其在位期間,康乾盛世達到頂峰,人口數量增大,百姓生活富足,更加安居樂業。同時平定西北地區多次叛亂,使得國家更加穩定,疆域也達到了清朝時期最高峰。乾隆皇帝為自己的作為感到驕傲和自豪,並自稱

“十全老人”。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偉大的帝王,卻犯下四大過錯,致使清朝與西方國家產生差異距並逐步拉大差距,開始走向衰敗和沒落。

四大過錯,乾隆,一個讓清朝走向衰敗和沒落的皇帝!


大興文字獄

乾隆中後期,乾隆皇帝大興文字獄,據記載,這些文字獄數量之多,讓人咋舌,幾乎佔據整個清朝70%。眾多的文字獄使得過多的文人志士受到牽連,抑制了文化的順利發展,對後續的社會及文化發展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

寵信和珅

乾隆好大喜功,喜歡大臣們阿諛奉承,而和珅阿諛奉承的能力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也正是和珅的這種能力,使得和珅左右逢源,最後位極人臣,當時朝廷中所有重要官職,和珅幾乎都坐過。和珅在得到乾隆的信任和器重後,除了弄權,同時將心思更多都放到金錢方面。


四大過錯,乾隆,一個讓清朝走向衰敗和沒落的皇帝!

和珅在貪汙方面可以說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建立了龐大的貪汙系統。據說,很多大臣或者外地的使者納貢時,都先要經過和珅篩選,他會將自己喜歡的留下,然後再將剩下的進獻給乾隆皇帝。乾隆死後,和珅也跟著倒臺,據傳查抄的家產摺合白銀九億兩,相當於當時清政府十二年財政收入的總和。這些財富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可以想象有多少百姓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六下江南

康熙皇帝曾六下江南,除了探訪民情,瞭解百姓疾苦,為百姓解決遇見的困境,另外一個重要工作便是視察堤壩,治理黃河洪水氾濫的問題,而且幾次南巡時很多都是微服出巡,並未花費巨大。


四大過錯,乾隆,一個讓清朝走向衰敗和沒落的皇帝!

而乾隆也效仿其祖父康熙,六下江南,但是乾隆只做了表象,其每次南巡那可謂是聲勢浩大,前呼後擁,動輒都在萬人以上,所到之處,當地官員獻上山珍海味,並提供奢華壯觀的居所。乾隆六下江南,花費巨大,將康熙、雍正兩位帝王辛苦積攢的“家當”快速消耗大半。

閉關鎖國

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清政府要求這些使臣按照其他各國使臣覲見清朝皇帝時候一樣,行三跪九叩之禮。英使團拒絕執行,導致乾隆皇帝大怒。馬嘎爾尼提出希望開放貿易口岸,雙方進行貿易。但是乾隆皇帝認為清朝作為天朝上國,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外國的商品。另外英使團此次訪華還帶地球儀、鐘錶、望遠鏡等先進的儀器設備,同時還有洋槍洋炮,但是自大的乾隆皇帝認為這些都是些洋玩意,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對此不屑一顧。


四大過錯,乾隆,一個讓清朝走向衰敗和沒落的皇帝!

乾隆後期開始實行全面閉關鎖國政策,實施海禁,並將沿海的居民向內地遷移數十里,而且規定沿海的民眾不能擅自出海,同時還規定商船不得與外國通商。就是這樣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國家的經濟發展陷入停滯,外界的先進的思想、技術和文化也無法及時地傳入中國。從此清朝開始走向衰敗和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