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的小趨勢與成本核算(三)

上期生管君簡單的介紹了平行結轉定額差異法的基本計算程序,大致的流程朋友們已經瞭解清楚,對於定額成本和bom表的編制可能朋友們還有疑問?

該如何去編制,編制的作用是什麼? 生管君希望通過一個案例給朋友們一個比較靈活的解答。

製造業的小趨勢與成本核算(三)

一、生管君之前陪朋友G君去一家廠家做實地諮詢,發現該廠家在整個生產供應鏈上運作上還是按照以前的老模式管理,沒有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

從而導致了以下幾個問題:數據處理手工化、各部門業務銜接脫節、資源沒有通過有效的利用整合、生產進度不清晰、生產排期不合理、貨期不準時、成本難以把控、發生質量問題時責任落實劃分不清晰、生產製度不完善、場地規劃混亂等等。這可能是每個中小製造業企業的通病,限制其發展的重要因素。

製造業的小趨勢與成本核算(三)

二、 導致上面的問題,歸咎到其根本原因還是信息管理系統的不完善,要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前提是建設基礎數據庫(通用基礎數據-庫存基礎數據-銷售基礎數據-採購基礎數據-生產基礎數據-財務基礎數據-人力資源數據-產能基礎數據)。迴歸到生管君開篇的問題,bom表跟定額成本的編制就是在做基礎數據庫的建設。

三、 有ERP上線或操作經驗的朋友都應該清楚,只有基礎數據庫具備完整性、唯一性、統一性、標準性等,業務數據才能正常運行上線,信息管理系統才能運作,業務-生產才能良性運轉。

製造業的小趨勢與成本核算(三)

四、bom表跟定額成本的編制

1、要從設計開發的源頭抓起,每開發一種新樣品,都做對應的bom表並輸入系統。bom表包括:產品組成部件、物料構成、工價工時、物料價格等等。

2、定額成本的編制需要根據實際生產的情況定製,包括:bom表、材料的計劃單價、產品生產工時定額、計劃小時費用率等。

五、迴歸到我們上期的平行結轉定額差異法第二個步驟,車間半成品的實際成本計算: 本期車間半成品品實際成本=本車間期初結存+本期發生-期末結存

製造業的小趨勢與成本核算(三)

從上面的表格及公式,我們可以看出:實際成本=本車間期初結存(計劃價格)+本期發生(實際發生價格)-期末結存(計劃價格)。

六、計算出本車間的實際成本後,我們接下來的第三個步驟就是:將各車間實際成本與定額成本進行對比, 轉給厂部財務部門 , 以計算產成品實際成本。上期生管君給出公式:

1、車間成本差異=車間定額總成本-本期車間半成品實際總成本

2、產成品實際總成本=產成品的定額總成本+車間成本差異

3、產成品實際單位成本=產成品實際總成本/產成品產量

製造業的小趨勢與成本核算(三)

製造業的小趨勢與成本核算(三)

七、生管君上面介紹的僅僅是一種產成品的計算思路,實際生產計算中,要配合ERP系統進行數據的提取跟計算,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跟數據的準確率,當然現場管理(單據的流通管理、收集、彙總)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

八、下面幾期,生管君將以陶瓷產業為例,給各位朋友詳細介紹下:

材料費用的彙集分配、車間經費的彙集分配、企業管理費的彙集分配、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的核算等

更多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生產計劃管控(cz9912074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