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含金量」大比拼:南京僅居江蘇第五

制造业“含金量”大比拼:南京仅居江苏第五

因為中興通訊事件,高新技術再一次吸引了所有人的關注。發展高新技術擁有著大有可為的重大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事實上,不少省市級政府早已將高新技術產業的相關數據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

全省同比增長14.42%

資料顯示,高新技術產業以高新技術為基礎,從事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的企業集合,這種產業所擁有的關鍵技術往往開發難度很大,但一旦開發成功,卻具有高於一般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江蘇省統計局發佈的《2017年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主要統計數據》(下稱“《統計數據》”)將高新技術產業分為航空航天製造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智能裝備製造業、新材料製造業和新能源製造業這八個行業。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67863.74億元,同比增長14.42%;完成出口交貨值12485.31億元,同比增長10.57%。

按區域劃分,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分佈在蘇南及沿江地區,蘇南五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7361.09億元,佔全省的55.05%;蘇中三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7170.38億元,佔全省的25.30%;蘇北五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3332.27億元,佔全省的19.65%。

各市大PK

江蘇省內共13個市,根據《統計數據》,蘇州市2017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最高,為1.52億元左右,佔全省比重達22.34%,其次是南通、無錫和常州,產值分別為7564億元、6716億元和5902億元,江蘇省省會城市——南京市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只能位列第五,為5607億元,不到蘇州市的四成。

田伯平表示,蘇州這些年確實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從產業結構上來說,蘇州經濟轉型的任務非常重,因為它過去是以外資和外需為主導的。但轉型升級的任務還遠未完成。

而對於南京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排名第五的現象,田伯平認為,南京擁有眾多高校、研究院所,創新資源非常豐厚,但科技和產業‘兩張皮’的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創新產業是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市場需要的產品,企業家是產業核心,市場環境是基礎,科技人員是要素。

“解決‘兩張皮’,一是要進一步改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科技創新本質也是資源配置,市場要發揮決定性作用。二是要把重點放在支持和鼓勵企業家創新上,保障私有產權和創新的知識產權,增強企業家的安全感和發展預期,讓企業家有創新動力。”田伯平說道。

根據統計,蘇南五市中,鎮江相較其他四市(南京、蘇錫常)差距較大,其2017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最低,為3977.66億元,在全省僅排名第九;蘇中三市中,南通最高,泰州居中(5386.95億元),揚州最低(4219.11億元);蘇北五市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最高的是徐州(5305.98億元),但其也僅在全省排第七位,其餘四個蘇北城市分列名單倒數四位,鹽城、連雲港和淮安市分別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239.83億元、2137.79億元和1834.35億元,宿遷市則“墊底”,其2017年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只有814.3億元,在全省的比重只有1.2%。

制造业“含金量”大比拼:南京仅居江苏第五

製造業大省要高質量發展

在全國兩會上,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也客觀分析了江蘇高質量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突出短板,並著重指出,江蘇的產業還處於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儘管江蘇的實體經濟、製造業在國內是強的,但是從全球產業佈局情況看還沒有全面達到中高端水平,高速發展的比較優勢不那麼充分了。

而江蘇近年來在政策層面也不斷髮力。

2015年6月,江蘇省委、省政府就出臺行動綱要,主要圍繞1個總目標、聚焦15個重點領域、落實8項主要任務、實施8大工程,力爭經過10年努力,讓江蘇製造業在“中國製造”中走在前列,若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達到國內領先、世界先進水平。

圍繞此,江蘇隨後制定並落地了一系列的細化政策。如《江蘇省企業製造裝備升級計劃》中提出目標是,到“十三五”末,全省規模以上企業製造裝備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關鍵工序核心裝備數控化率超過80%;《江蘇省企業互聯網化提升計劃》提出,到“十三五”末,規模以上企業研發設計、生產管理、營銷服務等關鍵環節互聯網應用覆蓋率達到60%,建成100個面向重點行業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化服務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