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能與他的宰相詩友


薛能與他的宰相詩友

薛能吟詩

在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在官場,曾幫過你,有恩於你的人幾年後犯了錯,你將該怎樣對待他?歷史上這類事也比比皆是。

鹹通四年(863)春,在揚州鹽鐵轉運使府,商賈出入如織,一派繁忙景象。使府從事薛能從早忙到晚,累得頭暈目眩,腰疼背痠。此時收到曹確詩一篇,休假時拿起筆來,作《酬曹侍御見寄》相和:

儒道苦不勝,邇來惟慕禪。觸途非巧者,於世分沉然。

要地羞難入,閒居鈍更便。清和挑菜食,悶寂閉花眠。

累遣期拋俸,機忘怕與權。妨春愁筦榷,響夜憶林泉。

匪石從遭刖,殊膏枉被煎。討論唯子厚,藏退合吾先。

舊制群英伏,來章六義全。休旬一擬和,鄉思亂情田。

在詩中描述了近來“慕禪”的信仰狀況及“機忘怕與權”的仕宦心態。表達了因“愁筦榷(商務)”而“憶林泉”的想法。在稱譽了曹詩“六義全”後,抒發了“亂情田”的鄉思情。沒想到,該年六月(《舊唐書》記為十一月)曹確竟然升任宰相。然而,就是因為這次即興的互動創作活動,成就了薛能的西川之行。

鹹通五年(864)二月,以刑部尚書、鹽鐵轉運使李福同平章事、充西川節度使。”薛能“奏以自副”(《唐才子傳》)隨行為副手。三年後薛能回朝任“給事中(類似今顧問)”。曹確居相位,其弟曹汾擔任“戶部侍郎,判度支”史書稱“弟兄並列將相之任,人士榮之”,真是光宗耀祖,榮耀無比。這時曹確漂了起來,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史載“廉儉貞苦,君子多之”“有雅望”(舊、新《唐書》)但坊間當時卻流傳有“確確無餘事,錢財總被收。商人都不管,貨賂幾時休。”的段子。在輿論的壓力下,鹹通十一年(870)春,宰相曹確“以病求免,授檢校司空、同平章事,兼潤州刺史,充浙江西道觀察等使。”

當時,薛能任京兆尹。大年三十收到曹確詩一首,作《和曹侍御除夜有懷》:

有病無媒客,多慵亦太疏。自憐成叔夜,誰與薦相如。

嗜退思年老,諳空笑歲除。跡閒過寺宿,頭暖近階梳。

春立窮冬後,陽生舊物初。葉多庭不掃,根在徑新鋤。

田事終歸彼,心情倦老於。斫材須見像,藏劍豈為魚?

效淺慚尹祿,恩多負辟書。酬知必擬共,勿使浪躊躇。

為什麼詩題稱“曹侍御”,而不稱曹相公。自然是對與曹確任侍御時友誼的肯定、懷念和感恩。相比之下,也是對其任相後一些不良作為有所成見。在詩中以記述“有病無媒”時,“誰與薦相如”的往事。表達對曹確的感恩之情。其相對於“效淺慚尹(官)祿(收入)”其“恩多負(憑)辟書(委任狀)”一語,卻透露出莫大的譏諷與惋惜。

曹確,唐代河內(南)人。開成二年(837)與李商隱同時進士及第,任相前曾在藩鎮幕府任職,被召入朝廷任侍御史、工部員外郎任知制誥、進內廷任學士、中書舍人、河南尹、兵部侍郎等職。儘管是從基層一步步的做起而升遷,也不能保證永不變質。即使被史家記為:“以儒術進用,及居相位,廉儉貞苦,君子多之,稱為曹、畢。”也與畢誠“以同官任情不法,固辭而免,君子美之。”的人品,差了一個檔次。據《舊唐書·懿宗本紀》載,曹確任相與畢誠兼任“吏部尚書、河中尹、晉絳慈隰節度使”同時。所以曹確夢中“杜相出鎮江西,而相國大拜。”的徵兆(出自《北夢瑣言》),實際上是畢誠之缺的替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