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护国院士,这个和钟南山齐名的女人有多厉害

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护国院士,这个和钟南山齐名的女人有多厉害

2020年1月23日,武汉开始封城,整座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经过了漫长的76天,武汉今天迎来解封。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还是一座城市的生机勃发。

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重启,再现四通八达、烟火阜盛。从冰冷寒冬等到春暖花开,在武汉的樱花树下看花开烂漫,也不再是美好愿景,而是现实可期。

原来幸福就是想出门就出门,想去哪就去哪。原来国泰民安就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武汉醒来的样子真好看,那些帮助武汉苏醒的英雄们,欢迎回家!

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护国院士,这个和钟南山齐名的女人有多厉害

3月31日,李兰娟院士团队从武汉凯旋,在抵达机场后,偶遇同期撤离的浙江省援汉医疗队,浙江医疗队的队员们在现场齐声高喊“女神”。而李兰娟院士只是默默地表示,全国7万多名医护人员在武汉并肩作战,能看到患者们一个个的好转出院,就是对她们团队以及广大医务人员最大的安慰。

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护国院士,这个和钟南山齐名的女人有多厉害

有这样一张照片,在前段时间也刷爆了屏,刚从重症监护病房出来的李兰娟院士,摘下了护目镜后,脸上被勒出了深深的印痕,眼睛里也布满了血丝。但是在新冠疫情之前,我们很多人对李兰娟院士都不很熟悉。

甚至疑惑,她到底是一个什么人,竟然向政府建议武汉封城。当热搜上出现“李兰娟回应新型肺炎6大疑问”时,我们还是不知道她到底是谁,但之后,她对于疫情说的每一句话,她的每一次回应,我们几乎都奉若信条。

01

贫寒交加童年苦困,弃师从医行其所行

1947年,李兰娟出生在绍兴县夏履桥村,她的家境并不好,父亲也患有严重的眼疾,没有办法劳作,所以养家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母亲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每天都要挑着山货走30公里做买卖。李兰娟从小成绩优异,被保送到了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但当读书学习成了奢侈品,生存比生活更重要的时候,李兰娟迫不得已选择放弃学业。

班主任看得出李兰娟十分渴望读书,在她准备离开学校的那一天,班主任建议她不要辍学,可以尝试请假在家自学。果然,李兰娟凭借优异的期末成绩,为自己争取到继续学习的机会。在老师的帮助下,李兰娟靠着助学金念完了初中和高中。

好不容易熬到高中毕业,心想着终于要踏入大学校门,从此改变人生,却碰上了1966年,与大学失之交臂。没有办法,她只能回老家做一名代课老师。

回到老家工作之前的李兰娟,想到乡亲们因为常年劳作而饱受腰背疼痛的困扰。她不忍心看到乡亲们受苦,总是想着,自己能为乡亲们做些什么。于是,在回乡前,李兰娟用自己仅有的生活费购买了针灸和其他医学方面的书籍。而且,她还到浙江省中医院学习针灸。

虽然在为乡亲们治病这一方面,她表现得非常出色,但毕竟家里的情况也很困苦,如果安安分分地做一名代课老师,每个月能领到24块的工资,这在当时的农村来说已经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而做一名赤脚医生,每个月的工资只有3块。李兰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护国院士,这个和钟南山齐名的女人有多厉害

但很快,她就做出了选择:做赤脚医生!

因为上学时的知识已经都在她的脑海里了,只要有知识,什么时候都能做一名老师。但如果成为一名赤脚医生,说不定还有机会继续参加培训学习,学到更多的医学知识。于是,她就留在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全村400多户人家,每一家每一户她都留下过脚印,为了给村民们治病,每天风雨无阻。李兰娟为了节省开支,还经常一个人跑到山上采草药。在这些过程中,她对药材的认识更深了,业务水平也越来越好。

02

医学梦圆,凭实力闯出一片天

后来,她终于能实现自己读书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因为李兰娟在当赤脚医生时医术精湛,并且广受好评,在1970年的时候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深造。大学毕业后,李兰娟就被分配到浙江医科大一附院担任主治医生。

那个时候,中国被称作是“肝炎大国”,中国病毒性肝炎病例占全球的7.8%,而肝炎的病死率更是高达80%。曾经有一名重度肝炎患者的家属恳求李兰娟,让她一定要救救自己的家人,但李兰娟有心无力。为了不让悲剧继续上演,李兰娟一边继续治病救人,一边投身到肝炎的课题研究,她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个医学界的世纪难题。

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护国院士,这个和钟南山齐名的女人有多厉害

1986年,李兰娟申请了3000元的科研基金,开始了采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尖端技术的钻研。终于,李兰娟和团队经过了十年的努力,创建了李氏人工肝系统,使重型肝炎的治愈率从11.9%上升到78.9%。

李兰娟成为了人工肝技术的开创者,获得了不少奖项,她开始名震中华。但无论她的名气有多大,她的地位有多高,在李兰娟的心里,自己始终只是一名普通的“李医生”。

03

创“非典奇迹”,H7N9的狙击手

这次的新冠疫情最早在武汉集中爆发,李兰娟调查后当机立断向政府提议武汉封城,但她早在这次挽大局于狂澜之前,就曾经在2003年创造过“非典奇迹”。

当时,非典肆虐中华大地,疫情扩散严重,李兰娟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而在她收到汇报电话,得知浙江出现了3位非典疑似患者后,马上组织专家会诊,并在当晚10点确诊,随后火速下达了三道指令:

二、调查并找到所有与患者接触过的人并予以隔离;

三、研究人员连夜采样,对SARS进行深入的细菌分析和研究。

很多人都觉得李兰娟这是在小题大做,但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生命,她完全不顾这些外界的非议,顶着巨大的压力连夜给卫生部长、省委书记、市委书记打电话说明情况。得到领导的支持后,只用了一个晚上,和3位患者接触过的1000多人被找到并且进行隔离。

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护国院士,这个和钟南山齐名的女人有多厉害

而这为抵抗非典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本来可能会大规模蔓延的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将浙江的感染病例控制在了三例。但仅仅把传染源隔离是不足够的,在确诊的48小时内,李兰娟就率团队开始对SARS病毒进行攻克。开展病毒检测、发病机理及有效防止等研究,研制出了诊断试剂,助力国家成功抗击非典。

而且,李兰娟在对浙江的3位确诊病例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没有滥用抗生素,3位患者都没有出现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遗症。李兰娟的一系列措施,为浙江创造了“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感染”的“非典奇迹”。

2013年,H7N9来势汹汹,李兰娟再次为抗击禽流感作出了巨大贡献。

她用短短5天的时间就锁定了病毒来源,让各地关闭活禽市场以有效切断传播源,阻止H7N9继续蔓延乃至在全球爆发。首创了“四抗二平衡”疗法,还成功自主研发了H7N9的流感疫苗种子株,打破了流感疫苗种子株靠进口的局面,将主动权紧紧地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李兰娟院士在去年上过央视节目《开讲啦》做嘉宾,主持人撒贝宁提到,李院士来录制节目,都是当天来回。当时,李院士说了一句,“我上午还在看门诊。”时间就是生命,相信这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对于李兰娟来说,这句话更是被她体现得淋漓尽致。

05

73岁再战抗疫一线

作为国家卫建委高级别专家成员,李兰娟早在1月18日就和钟南山院士等专家奔赴武汉,对疫情做深入调查。之后又马上赶往北京参加国务院常务会议,向国家进行汇报。

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护国院士,这个和钟南山齐名的女人有多厉害

在1月20日,李兰娟就在记者会上提出“武汉应该采取‘不进不出’措施”,也就是建议武汉封城。但封城并不是一个小动作,这个建议并没有马上被政府采纳。回到杭州后的李兰娟,发现一天之内,武汉就新增了一百多例确诊病例,“封城”势在必行。1月22日,李兰娟再次向国家提议武汉封城,这一次,她的意见被采纳了,向更大范围扩散蔓延病毒的渠道一夜之间被切断。

1月24日正是除夕之夜,但李兰娟却在北京和杭州之间穿梭,晚上9点多才在北京参加完新冠病毒的研究会议回杭州,而她的年夜饭,只是在机场的一顿饺子。李兰娟院士的丈夫郑树森院士,曾打趣妻子“不是一个贤妻良母”,因为她从不做家务,一年到头也就是做一顿年夜饭。然而今年因为新冠疫情,李兰娟一年一度为家人做饭的机会也“被剥夺”了。

73岁的老人了,本应颐养天年,但李兰娟院士却为了全国人民的安全,在各个城市、各个研究会议上奔波。刚从北京开完会回杭州,又义不容辞地主动向上级部门申请带队支援武汉。

2月2日,李兰娟和团队再次出发,驰援武汉。到了武汉后,对于李兰娟来说,再无日夜。白天在医院里观察患者,和团队讨论救治方案,还要为浙江的危重症患者进行远程问诊;晚上则要继续和团队讨论攻关抗疫难题,为国家疫情防控建言献策。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但李兰娟却和儿子交换了角色,李兰娟院士的儿子提到过,自从母亲去一线抗疫之后,没有一天不是2点之后睡的。

李兰娟:从赤脚医生到护国院士,这个和钟南山齐名的女人有多厉害

央视记者在采访李兰娟的时候,得知她每天只睡3小时,想要跟她说注意休息,但记者话没说完,李兰娟就转头向旁边的医生强调有关检测试剂的问题。在那一刻,在李兰娟的心里,应该只有一个想法,“和时间赛跑,和病毒赛跑”,她再没有别的心思去思考别的事情了。心里只有国家和人民,只希望早日打赢这场战疫。

终于,我们即将迎来胜利,李兰娟院士的团队也已经从武汉凯旋。

06

路上没有灯火的时候,她便化作照亮前路的光

李兰娟院士,从躬身乡野的一名小小赤脚医生,再到十年磨一剑,苦心钻研首创“人工肝”,挽救无数肝炎重症患者的性命,之后更成功抗击非典和禽流感。现在已是古稀之年,仍然站在了新冠疫情的最前线,为14亿国人构建安全屏障。

在全民抗疫的这两个多月里,很痛苦,也很难熬,中国像是被无边的黑暗所包围,而李兰娟等的这些专家和医护,包括所有的一线人员,就是这黑暗中的光。因为有他们,才帮助我们撑过来了,我们终于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我们向所有的“逆行者”们致敬,谢谢你们的守护,因为你们,我们安全了,中国在慢慢好起来了,你们就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你们就是我们的光。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花喷喷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