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二十遍《要是你帶小老鼠去上學》,今天感悟了這些……

讀了二十遍《要是你帶小老鼠去上學》,今天感悟了這些……暑假期間帶妮回姥姥家帶了三本書,這是其中一本。那段時間妮天天纏著我給她讀,色彩明快,故事簡潔有趣,我妮很是喜歡。看了多少遍不知道,反正書都被翻的毛邊了。今天又拿出來讓我給她念。

要是你帶一隻小老鼠去上學,他會想要你的飯盒。當你給他你的飯盒時,他會想要在裡面裝個三明治。隨後他會跟你要幾根鉛筆和一個筆記本。他很可能還想跟你用一個揹包……

他還要用你的櫃子,還要算數學題、寫幾個小詞,做科協實驗,弄髒了需要你帶他去浴室,還要去吃飯,自己搭房子,要幾張紙寫書,寫完給你看,吃零食,放學一起踢足球、玩籃球、滑滑板……

最後,等他停下來歇口氣的時候,他會想吃點零食,所以會問你要那個午餐盒,你就得帶他回學校去!

哦,真是一隻“事兒”多的小老鼠!可是他的小主人竟然沒有一絲不耐煩!

讀了二十遍《要是你帶小老鼠去上學》,今天感悟了這些……

今天再讀的時候,突然覺得這隻小老鼠不就是我們的孩子嗎,但做父母的卻不能完全像這個小主人一樣,凡事有求必應,不信你看

呱呱落地,他們還處於基本的生理需求層次,還不會用語言表達要求,但是哭啼聲和身體語言已經表明,做父母的都會滿足。

慢慢長到一兩歲,開始了懵懵懂懂表達自己的需求,想要各種玩具,想去各種遊樂場,想嘗試各種零食…做父母的有選擇的滿足。

等到了三四歲,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可以很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要穿什麼顏色的衣服,什麼款式的鞋子,去不去哪裡玩,看什麼電視,讀什麼書等等都有了主見,這時做父母的就會有條件滿足。

等孩子逐漸長大,不再是滿足基本需求的“小老鼠”了,要求越來越多,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那時做父母怎樣同你的“小老鼠”對話,要滿足合理需求屏蔽不合理需求,同時還要營造和諧的親子氛圍,著實是一門大學問。

這也是我們那個做父母都需要學習一生的課題。

讀了二十遍《要是你帶小老鼠去上學》,今天感悟了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