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姓名數量為什麼能夠居世界之首?從漢字和土地制度來分析

導語:中國自上古時期開始就有以地名、山名、河名為姓氏的取名習慣。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日本姓氏中有百分之八十五取自地名,這一命名習慣與當時古代的土地制度、漢字東傳有直接關係。中國的漢字文化對日本的影響至今體現在姓名中,眾所周知,日本的漢字就是經由朝鮮從中國傳來的,而且日語假名也是從漢字中產生。

日本姓名數量為什麼能夠居世界之首?從漢字和土地制度來分析

上古時期

一、日本的姓名情況

1、姓名數量眾多

調查發現,日本姓名的數量大概有三十萬,居世界首列。歐洲大約有三萬,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中國人口雖然是日本的十倍多,但從古到今使用過和正在使用的姓氏,大概五千個,而韓國則只有二百五十個左右。日本姓名數量之多,在世界上也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國家了。造成這樣的原因,和歷史、地理和命名習慣都有很大的關係。但有一個最不能忽略的原因是當時中國文化的影響。

日本姓名數量為什麼能夠居世界之首?從漢字和土地制度來分析

日本地形圖

為什麼這麼說呢?

日本是太平洋西岸的島國,自古以來,就閉關自守,與外界交往特別少。對於古代日本人來說,姓氏並沒有相沿成習的條例和嚴格規定。他們認為,都是一個祖先,一家人,無論用什麼姓氏,都沒有什麼不同。而且一個大家族若是子孫後代在不同的地方定居,通常會用後來定居地的地名作為自己的姓氏。如果離開宗族,去新的地方定居,他們也會在原來的姓名中加入新領地的地名。所以,日本人往往因為搬遷而各立新的姓名,他們的姓氏很輕易就被改變。直到近代,日本人的姓氏形成一家世襲一姓,才不被輕易改變。當時他們取名還特別隨意,有的會按照動植物命名,如櫻子、柏木、大熊等,有的會按照住宅附近的環境命名,如松下、渡邊、山田等,比比皆是。

而在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後,日本姓氏開始使用大規模漢字了。漢字具有複雜性,這使得本就因為隨意而眾多的日本姓氏,變得更加繁多。比如,一個漢字若是多意字,通常就會有多種讀音,像

"新"字就有八種讀音,每種都可用來組合出新的名字。如此一來,又會產生很多新名字。另外,同一意義的漢字往往有兩種或以上的寫法,寫法不同,表示的名字也不同,如"富田"和"冨田"等。除此之外,在日本姓名中,漢字和假名可相互交替使用,這更增加了日本姓名的複雜性。

日本姓名數量為什麼能夠居世界之首?從漢字和土地制度來分析

古代日本宗族

2、取名方式

日本三十多萬姓名中,約有二十五萬姓名都取自地名。在他們的思想觀念中,姓名就是活動的地名。日本以地名為姓名的例子很多,例如"四十八願",這就是一個地名,住在這裡的人就會以該地名為姓。此外,還有以外來名詞為名的,如高麗、秦、司馬;以職業為名的,卜部、海部等;以信仰為姓名的,如神、大佛、三輪等。

在中、日兩國的姓名歷史上,有不少出自地名的,大多都是受到我國古代文化、民俗的影響。而且我國以地名為姓、名的歷史要早於日本,例如黃帝的姬姓源於居住地內的姬水,炎帝的姜姓則源於姜水。由此可知我國古代文化在東亞鄰國具有深遠的影響。

日本姓名數量為什麼能夠居世界之首?從漢字和土地制度來分析

黃帝

二、土地制度對姓氏的影響

日本命名習慣及其成因與我國有密切聯繫。在中國歷史上,姓是部落群體的公名。三代之前,男子為氏,女子為姓。三代之後,姓氏合二為一。姓氏最初來源一共有兩個:

一是源於土地地名。例如諸侯會把土地賜給自己的卿大夫,卿大夫們便會以田地的名字為自己的姓氏,如範、劉等。或者有的宗族遷到了新的地方,也會以新的居所為姓氏。

二是源於部落圖騰。我國古代歷史上的分封制,為了控制幅員遼闊的疆土,帝王將土地分封給諸侯,使其建立邦國。對於諸侯而言,土地就是最大的財富,也是權利的象徵,故受封諸侯會以封地地名為姓氏,表示對該領地的佔有權和使用權。像我國許多的複姓,例如上官,就是地名。

日本姓名數量為什麼能夠居世界之首?從漢字和土地制度來分析

分封制

日本當時由於土地私有制度,也導致了很多地名的命名習慣。氏自古就有,姓是對氏族首領的尊稱,是社會地位的標誌,後來被世襲化。日本古代對姓和氏的區分,和中國類似。大和國時代,日本出現了統一政權,為了給皇室提供生活物資,在天皇的帶領下開墾土地,設置糧倉,於是出現了"屯倉"。"屯倉"加強了皇室私有地的制度,推動了對土地的開墾和耕種。貴族豪強也開始擁有,並大量圈佔土地,一部分農民也有自己的私有土地。

中世時出現的名田制,推動了日本名字的發展。名田是聚集在特定個人名下的田地,通常冠以所有者的姓名,通過轉讓、收買等方式轉領。為了證明家族對該地的佔有和管理權,那些被佔有的田地叫"名田",名田的字號又被主人採用為家名,就形成了"名字"。日本"名字"的"名"來源於土地地名。從十三世紀末到十四世紀初,出現了名田的分割,這段時間,名主的數量急速增加,相應地,"名字"數量也有所增長。根據調查發現,在八幡太郎時代,加上遺產繼承問題,家家都培植自己的宅地,在自己的姓名里加上居住地地名,就成了土地使用和佔有的象徵,於是姓、名又開始增長。在當時日本歷史上,以地名取名的現象十分普遍。

日本姓名數量為什麼能夠居世界之首?從漢字和土地制度來分析

名田制

後來,由於幕府土地制度改革,改變了戰國時期的分封制,人們與領地的關係日益疏遠,日本的"名字"也逐漸變成了"苗字",與祖先、血脈的聯繫更加密切。在江戶時代,日本很多平民百姓都沒有姓名,有姓名的只是一些貴族階級。中國也是如此,有姓名的一般都是身份尊貴的人。後來為了方便統治者管理,加上戶籍制的推行,1875年,國家規定每個人必須有屬於自己的名字,取名成了每個人的重中之重。忙亂之中,一個村子裡的人大多數用相同的姓,採用祖先發祥地的地名為姓。除此之外,姓名取自地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漢字的使用。

三、漢字文化與日本地名

中國的漢字經過朝鮮傳到日本,對日本的文學、文化、歷史、生活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中國漢字是什麼時候傳到日本的?根據史料記載,一世紀中葉,日本很可能已經接觸並使用漢字。根據日本出土的歷史遺蹟考究,在公元三世紀彌生時代發現一批陪葬品中有大量的貝符,其中一枚刻著漢字"山"。而晉朝陳壽的《魏志·韓傳》記載當時日本的臨近島嶼居民也開始使用文字。由此可以確定,最晚在彌生時代,日本就已經使用漢字了。

日本姓名數量為什麼能夠居世界之首?從漢字和土地制度來分析

彌生時代

京都大學金坂清教授對日本歷史上幾次大規模市、町、村合併,和隨之出現大量以假名作地名的"脫漢字化"現象,表示十分擔憂。他認為地名應該有一定的意象性和指向性,而漢字具有豐富的意象性,是假名無法取代的。明治年間,隨著市、町、村大合併,導致地名驟減,出現了許多以假名命名的地名,引起了相關學者的質問。他們認為,正如沒有一個人沒有名字一樣,沒有一片土地是沒有姓名和歷史的。地名,不單單是一個代名詞,若是用假名命名土地,那麼漢字地名中包含的歷史文化也會隨之消失。

在人類歷史上,取名字一般都包含著讚美之意,這也是人們給自己取名喜歡用地名的原因。土地作為一方水土的符號、名稱,自古以來就是被人們所稱頌的,所以取地名為人名,是有其心理依據的。深受中國文化的薰陶,中國式的名字在日本有很多。如古文辭學派之祖荻生徂徠,

由於其遠祖是物部氏,所以他就取名為"物徂徠"。

日本姓名數量為什麼能夠居世界之首?從漢字和土地制度來分析

荻生徂徠

結語:隨著土地制度的改革,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與土地間的關係開始逐漸疏遠,但只要人類存在,只要生存在這片土地上,人名和地名的關係永遠都不會破裂。這就是為什麼在二十一世紀,還是有很多以地名為人名的案例,例如在日本薩摩川內市,有一位母親給自己的孩子取名為"薩摩",並以此登記了戶籍。

參考文獻:

《講談社日本人名大辭典》

《地名與日本人》

《中國取名文化》

柳田國男《談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