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70后“啃老族”的父母大多不在,不能啃老的他们,现状如何

啃老"是一个70年代就出现的概念,这类人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支撑自己的开销,成年后依然依靠父母的支持来维持生计。

首批70后“啃老族”的父母大多不在,不能啃老的他们,现状如何

我们也知道,父母不可能陪伴我们一生。首批"啃老族"的父母到如今大部分已经因为各种意外或自然原因不在世,不能啃老的他们现状又是什么样。

阿强就是一个典型的70后啃老族。年轻时候的他曾想要投机取巧学别人从商,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当然全力支持,给力他第一笔启动资金。

首批70后“啃老族”的父母大多不在,不能啃老的他们,现状如何

但是,阿强因为没有做生意的经济头脑和思维能力,也没有遇上好的机会和人脉,自己又懒惰不思进取的他最终从商失败。不光是把父母的钱全部赔光,甚至还另外搭进去一大笔钱。

受到挫折的阿强从此一蹶不振,天天躺在家里不愿意到社会上去打拼。父母眼看自己的孩子这么消沉,也不忍心多打击他,只能任由其在家"啃老"。

首批70后“啃老族”的父母大多不在,不能啃老的他们,现状如何

前两年,父母因为身体原因相继过世。没有了家庭支撑的阿强如今怎么样了?据他身边的邻居爆料,由于阿强人到中年却没有一技之长和没有吃苦耐劳的能力,无法再继续啃老的阿强只能靠捡垃圾维持生计。

这样的结局是很现实和残酷的。虽然"啃老一时爽",但是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的,没有了父母的支持,啃老族们的状况让人担忧。

那么,啃老族会面临什么问题?

  • 受到社会各界的排斥
首批70后“啃老族”的父母大多不在,不能啃老的他们,现状如何

一个该做到独立的成年人却没有做到经济独立是一件让人觉得可耻的事情,在大众眼里,啃老族们是一类没有担当、没有责任感、不思进取的人群。这样的人不仅不会受到别人的喜欢,更不可能得到公司的认可。即使将来想要出去工作,也很少有好的企业愿意接纳。

  • 得不到长久的依靠
首批70后“啃老族”的父母大多不在,不能啃老的他们,现状如何

除了父母可能因为年纪渐长而供养不起啃老一族,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父母的薄弱工资也很难长期维持孩子的一生开销。因此,啃老一族很可能面临的就是随时有可能被切断的经济来源。

其实,孩子的啃老行为父母脱离不了关系。啃老的成年人的父母往往也是心甘情愿给孩子"啃"的。这样的过分纵容,看似是为了养育孩子,事实上却害了他们一生。真正好的家教应该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家长要如何避免孩子长大后啃老?

首先,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首批70后“啃老族”的父母大多不在,不能啃老的他们,现状如何

啃老族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而父母从小的溺爱可能就是祸根。家长为孩子从小包办好一切,是一种畸形的爱

让孩子学会做一些对家庭有利的事物,而不仅仅是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家长更应该鼓励孩子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贡献,比如每周做饭、为家庭采购。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从小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需要为家庭带来收益而不是一昧获取。

其次,向孩子收租

首批70后“啃老族”的父母大多不在,不能啃老的他们,现状如何

子女大学毕业后原本应该出去工作挣钱自己生活,如果确实因为毕业生能力有限,家长可以向孩子适当收取房租。收租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让孩子产生一种为自己行为买单的意识,不要把靠家里当作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

最后,为孩子找到另一个可以安顿的地方

首批70后“啃老族”的父母大多不在,不能啃老的他们,现状如何

家长也不必完全和孩子从精神和物质上完全隔离,父母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给孩子找到一份临时可供生活的工作,让他们至少有能力支付自己的房租。无论如何,家长需要让子女知道自己需要离开家生活,去锻炼必备的技能。

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就在于帮助孩子获得生活技能并鼓励子女出去多多闯事业。文凭已经不再是一份十足的保障,到了社会上真正需要的是人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