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憲宗李純大事年表

李純(778-820)原名李淳,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唐順宗李誦長子,生母為皇后王良悌。在位時間:805年-820年,年號

永貞、元和,諡號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廟號憲宗,葬於景陵。

唐憲宗李純大事年表

永貞元年(805年)

正月,德宗駕崩,時年64歲,太子李誦即位,即是唐順宗。二月,以韋執誼為相;大赦天下,罷宮市。三月,放還後宮及教坊女妓九百人,立廣陵郡王李純為皇太子。四月,分封宗室諸王。七月,橫海軍節度使程懷信去世,其子程執恭自稱留後;令皇太子監國;以杜黃裳、袁滋為相,鄭珣瑜、高郢罷相。

八月,順宗病重,傳位於太子李純,即是唐憲宗;太上皇居興慶宮,立良娣王氏為太上皇后(憲宗之母);該元永貞;貶王抷為開州司馬、王叔文為渝州司戶,永貞革新失敗;韓愈、柳宗元等八人悉數被貶,史稱“二王八司馬”。十月,宰相袁滋被貶為吉州刺史。十一月,回鶻懷信可汗去世,冊其嗣為騰裡野合俱錄毗伽可汗。同年,魏國公、前宰相賈耽去世,時年76歲,贈太傅,諡號元靖。

元和元年(806年)

正月,大赦天下,改元元和;太上皇唐順宗駕崩,時年46歲;西川節度使劉闢反叛,攻陷梓州,李康被俘。三月,高崇文攻克梓州;楊惠琳抗命伏誅。四月,杜佑進位司徒;邵王李約(李勉之子)去世。五月,尊母為皇太后。六月,高崇文擊敗劉闢於鹿頭柵,嚴礪又擊敗其於石碑谷。閏月,平盧軍節度使李師古去世,其弟李師道自稱留後。七月,葬唐順宗於豐陵;高崇文大敗劉闢於玄武。八月,進封諸子。九月,嚴礪大敗劉闢於神泉;高崇文克成都,劉闢被俘。十月,劉闢伏誅。十一月,鄭餘慶罷相。同年,唐肅宗第十一子召王李偲去世。

元和二年(807年)

正月,杜黃裳罷相,武元衡、李吉甫為相。二月,罷兩省官次對;邕管經略使路恕大敗黃洞蠻,俘獲首領黃承慶。九月,唐順宗第六子密王李綢去世。十月,鎮海軍節度使李錡反叛,殺留後王澹;令淮南節度使王鍔為諸道行營兵馬招討使率兵討伐;武元衡罷相,出任西川節度使;鎮海軍兵馬使張子良擒獲李錡。十一月,李錡伏誅;以白居易為翰林學士。十二月,以高崇文為相,充任邠寧節度、京西諸軍都統;普寧公主下嫁於由之子於季友。同年,李吉甫撰成《元和國計簿》;劉肅撰成《大唐新語》。

唐憲宗李純大事年表

元和三年(808年)

正月,群臣上憲宗尊號睿聖文武皇帝,大赦天下;臨涇城築成,從此吐蕃不敢侵涇原。二月,鹹安大長公主在回鶻去世。三月,回鶻騰裡可汗去世,郇王李枿去世。四月,大風吹壞含元殿西闕檻。五月,冊封回鶻新可汗為愛登裡羅汨密施合毗伽保義可汗。六月,西原蠻首領黃少卿歸降。九月,山南東道節度使於頔為相,以戶部侍郎裴垍為相,李吉甫罷相,出鎮淮南。十二月,置行原州於臨涇,以鎮將郝玼為刺史。

元和四年(809年)

正月,免山南東道等地歲稅,簡王李遘去世。二月,鄭絪罷相,給事中李籓為相。三月,成德軍節度使王士真去世,其子李承宗自稱留後。禁刺史境內榷率、諸道旨條外進獻、嶺南黔中福建掠良民為奴婢;立鄧王李寧為皇太子。七月,吐蕃請和。十月,成德軍節度使王承宗叛亂,禁錮保信軍節度使薛昌朝,令宦官吐突承璀為招討處置使率軍討伐,力戰不勝。十一月,彰義軍節度使吳少誠去世,其弟吳少陽自稱留後。

元和五年(810年)

正月,左神策軍大將軍酈定討伐王承宗,兵敗戰死。四月,河東節度使範希朝、義武軍節度使張茂昭被王承宗打敗於木刀溝。七月,赦免王承宗,恢復官職,大軍班師;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劉濟,其子劉總自稱留後。九月,以太常卿權德輿為相。十月,義武軍都虞候楊伯玉謀反,兵敗被殺;義武軍兵馬使張佐元謀反,伏誅。十一月,順宗第十四子會王李纁去世,裴垍罷相。同年,僧人慧琳撰成《一切經音義》。

唐憲宗李純大事年表

元和六年(811年)

正月,復以李吉甫為相。二月,李籓罷相,代宗第十三子忻王李造去世。四月,李吉甫奏省官吏、幷州縣、定俸祿。十二月,以戶部侍郎李絳為相。閏月,辰、漵州首領張伯靖謀反,入寇播、費二州;皇太子李寧去世,時年19歲,諡號惠昭。同年,衡州刺史呂溫去世,時年40歲。

元和七年(812年)

正月,以京兆尹元義方為鄜坊觀察使。六月,杜佑罷相,不久去世,時年77歲。七月,立遂王李宥為皇太子,改名李恆。八月,魏博節度使田季安去世,其子季懷諫自稱知軍府事。十月,魏博軍亂,改以田季安之將田興知軍事。同年,詩人劉言吏去世。

元和八年(813年)

正月,權德輿罷相,渤海定王大元瑜去世,冊封其弟大言義為渤海國王。二月,李吉甫撰成《元和郡縣圖志》;貶宰相於頔為恩王傅。三月,以劍南西川節度使武元衡為相。四月,令黔中經略使崔能討張伯靖。五月,令荊南節度使嚴綬討張伯靖。七月,令劍南東川節度使潘孟陽討張伯靖。八月,令湖南觀察使柳公綽討張伯靖,張伯靖兵敗投降;廢天威軍,改隸神策軍。十月,奉天定難功臣、涇源四鎮節度使朱忠亮去世,贈尚書左僕射,諡號旯。十一月,右龍武統軍劉昌裔去世,時年61歲,贈潞州大都督,諡號威。十二月,振武軍將領楊遵憲謀反,逐其節度使李進賢。

唐憲宗李純大事年表

元和九年(814年)

二月,李絳因病罷相。五月,順宗第二十子桂王李綸去世,宰相李吉甫奏請復置宥州,以防遏回紇,安撫党項。六月,以河中節度使張弘靖為相;彰義軍節度使吳少陽去世,其子吳元濟自稱知軍事。七月,憲宗長女岐陽公主下嫁宰相杜祐之孫杜悰。閏八月,淮西節度使吳少陽去世,其子吳元濟隱瞞不報,擅領淮西軍務,發動叛亂。

九月,山南東道節度使嚴綬、忠武軍都知兵馬使李光顏、壽州團練使李文通、河陽節度使烏重胤討吳元濟。十月,宰相李吉甫去世,時年57歲。十一月,範希朝去世,贈太子太師,諡忠武。十二月,以尚書右丞韋貫之為相;左金吾衛大將軍孟元陽去世,贈揚州大都督;太子太保趙昌去世,時年85歲,贈揚州大都督,諡號成。同年,百丈禪師圓寂,時年95歲;著名詩人孟郊去世,時年63歲。

元和十年(815年)

正月,以宣武軍節度使韓弘為司徒。二月,嚴綬被吳元濟擊敗於磁丘,河東戍將劉輔殺豐州刺史燕重旰,被陣法。三月,忠武軍節度使李光顏大敗吳元濟戰於臨潁;以柳宗元為柳州刺史、劉禹錫為播州刺史。四月,又大敗吳元濟於南頓。五月丙申,又大敗吳元濟於時曲。六月,宰相武元衡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時年57歲,贈司徒,諡忠愍,以御史中丞裴度為相。七月,王承宗有罪,絕其朝貢;靈武節度使李光進去世,時年65歲,贈尚書左僕射。

唐憲宗李純大事年表

八月,李師道部將訾嘉珍在東都謀反,被留守呂元膺擊敗;李光顏被吳元濟於時曲戰敗。九月,以韓弘為淮酉行營兵馬都統。十月,分山南東道為兩節度;刑部侍郎權德輿奏行《長行敕》。十一月,李光顏、烏重胤大敗吳元濟於小溵河;李文通大敗其於固始;盜匪焚燒獻陵寢宮。十二月,武寧軍都押衙王智興大敗李師道於平陰。同年,代宗第五子丹王李逾去世;元稹任通州(南通)司馬。

元和十一年(816年)

正月,張弘靖罷相;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劉總大敗王承宗於武強。二月,王承宗焚燬蔚州;弄棟節度使王嵯巔殺南紹往勸龍晟,擁立其弟勸利繼位;以中書舍人李逢吉為相;皇太后駕崩;吐蕃贊普棄獵松贊去,其子可黎可足(棄足德贊)繼立。四月,李光顏、烏重胤大敗吳元濟於凌雲柵;劉總大敗王承宗戰於深州。五月,宥州軍亂,逐其刺史駱怡,被夏綏銀節度使田縉平定。六月,唐鄧節度使高霞寓被吳元濟戰敗於鐵城。七月,韓弘大敗吳元濟於郾城;韋貫之罷相;昭義軍節度使郗士美大敗王承宗於柏鄉;葬莊憲皇太后於豐陵。十一月,元陵發生火災。十二月,以翰林學士、工部侍郎王涯為相。

元和十二年(817年)

三月,李光顏攻克郾城;四月辛卯,唐鄧隋節度使李愬大敗吳元濟於嵖岈山,李光顏又大敗其於郾城。五月,李愬又敗之於張柴罷河北行營,令六鎮兵馬各回駐地。七月,以裴度為淮西宣慰處置使,以戶部侍郎崔群為相。八月,罷宦官監陣;烏重胤被吳元濟戰敗於賈店。九月,李逢吉罷相;李愬大敗吳元濟於吳房。十月,李愬攻克蔡州,吳元濟被俘;以淮南節度使李庸阝[fǔ]相。同年,渤海國僖王大言義去世,其弟簡王大明忠即位,改元太始;李肇撰成《翰林志》。

唐憲宗李純大事年表

元和十三年(818年)

正月,大赦天下,命左右羽林、龍武、神武六軍修麟德殿;以文宣公孔丘三十八代孫孔惟晊襲封文宣公。二月渤海簡王大明忠去世,其叔父大仁秀立為國王,改元建興。三月,以御史大夫李夷簡為相。李庸阝罷相。四月甲寅,王承宗獻德、棣二州,被赦免。七月,令宣武、魏博、義成、橫海軍征討李師道;罷諸道所兼支度、營田使;李夷簡罷相。八月,王涯罷相。九月,以戶部侍郎皇甫鎛、鹽鐵轉運使程異為相。十月,吐蕃入寇宥州,被靈武節度使杜叔良擊敗於定遠城。

元和十四年(819年)

正月,田弘正擒獲李師道;韓愈諫阻迎佛骨,被貶潮州刺史。二月,李師道伏誅。四月,程異去世,追贈左僕射;裴度罷相,以令狐楚為相。七月,韓弘以汴、宋、毫、潁四州歸於有司,韓弘朝於京師;群臣上憲宗尊號元和聖文神武法天應道皇帝,大赦天下;以河陽節度使令狐楚為相。八月,以韓弘為中書令。九月,王弁伏誅。十月,安南將楊清殺其都護李象古以叛亂,吐蕃入寇鹽州。十一月,朔方牙將史敬奉以兩千五百人大敗吐蕃十五萬人於瓠蘆河。十二月,崔群罷相。同年,蘇州寶帶橋建成;柳宗元去世,時年47歲;詩人張仲素去世。

元和十五年(820年)

正月,宦者陳弘志等謀反;憲宗皇帝駕崩,年43歲,諡號聖神章武孝皇帝。

唐憲宗是一位重實幹的中興之主,他抓住時機採取了干預的政策,沒有從純軍事角度去看待藩鎮的問題,認為要削弱諸鎮獨立行動的能力,同樣需要作出制度的改變。他的改革旨在增強中央的權力而不是改善人民的生活,除了河北幾部分外,這些制度改革使中央政府得以在全帝國重新樹立決定性的制度,從而進入了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史稱元和中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