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李纯大事年表

李纯(778-820)原名李淳,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唐顺宗李诵长子,生母为皇后王良悌。在位时间:805年-820年,年号

永贞、元和,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庙号宪宗,葬于景陵。

唐宪宗李纯大事年表

永贞元年(805年)

正月,德宗驾崩,时年64岁,太子李诵即位,即是唐顺宗。二月,以韦执谊为相;大赦天下,罢宫市。三月,放还后宫及教坊女妓九百人,立广陵郡王李纯为皇太子。四月,分封宗室诸王。七月,横海军节度使程怀信去世,其子程执恭自称留后;令皇太子监国;以杜黄裳、袁滋为相,郑珣瑜、高郢罢相。

八月,顺宗病重,传位于太子李纯,即是唐宪宗;太上皇居兴庆宫,立良娣王氏为太上皇后(宪宗之母);该元永贞;贬王抷为开州司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永贞革新失败;韩愈、柳宗元等八人悉数被贬,史称“二王八司马”。十月,宰相袁滋被贬为吉州刺史。十一月,回鹘怀信可汗去世,册其嗣为腾里野合俱录毗伽可汗。同年,魏国公、前宰相贾耽去世,时年76岁,赠太傅,谥号元靖。

元和元年(806年)

正月,大赦天下,改元元和;太上皇唐顺宗驾崩,时年46岁;西川节度使刘辟反叛,攻陷梓州,李康被俘。三月,高崇文攻克梓州;杨惠琳抗命伏诛。四月,杜佑进位司徒;邵王李约(李勉之子)去世。五月,尊母为皇太后。六月,高崇文击败刘辟于鹿头栅,严砺又击败其于石碑谷。闰月,平卢军节度使李师古去世,其弟李师道自称留后。七月,葬唐顺宗于丰陵;高崇文大败刘辟于玄武。八月,进封诸子。九月,严砺大败刘辟于神泉;高崇文克成都,刘辟被俘。十月,刘辟伏诛。十一月,郑馀庆罢相。同年,唐肃宗第十一子召王李偲去世。

元和二年(807年)

正月,杜黄裳罢相,武元衡、李吉甫为相。二月,罢两省官次对;邕管经略使路恕大败黄洞蛮,俘获首领黄承庆。九月,唐顺宗第六子密王李绸去世。十月,镇海军节度使李锜反叛,杀留后王澹;令淮南节度使王锷为诸道行营兵马招讨使率兵讨伐;武元衡罢相,出任西川节度使;镇海军兵马使张子良擒获李锜。十一月,李锜伏诛;以白居易为翰林学士。十二月,以高崇文为相,充任邠宁节度、京西诸军都统;普宁公主下嫁于由之子于季友。同年,李吉甫撰成《元和国计簿》;刘肃撰成《大唐新语》。

唐宪宗李纯大事年表

元和三年(808年)

正月,群臣上宪宗尊号睿圣文武皇帝,大赦天下;临泾城筑成,从此吐蕃不敢侵泾原。二月,咸安大长公主在回鹘去世。三月,回鹘腾里可汗去世,郇王李枿去世。四月,大风吹坏含元殿西阙槛。五月,册封回鹘新可汗为爱登里罗汨密施合毗伽保义可汗。六月,西原蛮首领黄少卿归降。九月,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为相,以户部侍郎裴垍为相,李吉甫罢相,出镇淮南。十二月,置行原州于临泾,以镇将郝玼为刺史。

元和四年(809年)

正月,免山南东道等地岁税,简王李遘去世。二月,郑絪罢相,给事中李籓为相。三月,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去世,其子李承宗自称留后。禁刺史境内榷率、诸道旨条外进献、岭南黔中福建掠良民为奴婢;立邓王李宁为皇太子。七月,吐蕃请和。十月,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叛乱,禁锢保信军节度使薛昌朝,令宦官吐突承璀为招讨处置使率军讨伐,力战不胜。十一月,彰义军节度使吴少诚去世,其弟吴少阳自称留后。

元和五年(810年)

正月,左神策军大将军郦定讨伐王承宗,兵败战死。四月,河东节度使范希朝、义武军节度使张茂昭被王承宗打败于木刀沟。七月,赦免王承宗,恢复官职,大军班师;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刘济,其子刘总自称留后。九月,以太常卿权德舆为相。十月,义武军都虞候杨伯玉谋反,兵败被杀;义武军兵马使张佐元谋反,伏诛。十一月,顺宗第十四子会王李纁去世,裴垍罢相。同年,僧人慧琳撰成《一切经音义》。

唐宪宗李纯大事年表

元和六年(811年)

正月,复以李吉甫为相。二月,李籓罢相,代宗第十三子忻王李造去世。四月,李吉甫奏省官吏、并州县、定俸禄。十二月,以户部侍郎李绛为相。闰月,辰、溆州首领张伯靖谋反,入寇播、费二州;皇太子李宁去世,时年19岁,谥号惠昭。同年,衡州刺史吕温去世,时年40岁。

元和七年(812年)

正月,以京兆尹元义方为鄜坊观察使。六月,杜佑罢相,不久去世,时年77岁。七月,立遂王李宥为皇太子,改名李恒。八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其子季怀谏自称知军府事。十月,魏博军乱,改以田季安之将田兴知军事。同年,诗人刘言吏去世。

元和八年(813年)

正月,权德舆罢相,渤海定王大元瑜去世,册封其弟大言义为渤海国王。二月,李吉甫撰成《元和郡县图志》;贬宰相于頔为恩王傅。三月,以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为相。四月,令黔中经略使崔能讨张伯靖。五月,令荆南节度使严绶讨张伯靖。七月,令剑南东川节度使潘孟阳讨张伯靖。八月,令湖南观察使柳公绰讨张伯靖,张伯靖兵败投降;废天威军,改隶神策军。十月,奉天定难功臣、泾源四镇节度使朱忠亮去世,赠尚书左仆射,谥号旯。十一月,右龙武统军刘昌裔去世,时年61岁,赠潞州大都督,谥号威。十二月,振武军将领杨遵宪谋反,逐其节度使李进贤。

唐宪宗李纯大事年表

元和九年(814年)

二月,李绛因病罢相。五月,顺宗第二十子桂王李纶去世,宰相李吉甫奏请复置宥州,以防遏回纥,安抚党项。六月,以河中节度使张弘靖为相;彰义军节度使吴少阳去世,其子吴元济自称知军事。七月,宪宗长女岐阳公主下嫁宰相杜祐之孙杜悰。闰八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其子吴元济隐瞒不报,擅领淮西军务,发动叛乱。

九月,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忠武军都知兵马使李光颜、寿州团练使李文通、河阳节度使乌重胤讨吴元济。十月,宰相李吉甫去世,时年57岁。十一月,范希朝去世,赠太子太师,谥忠武。十二月,以尚书右丞韦贯之为相;左金吾卫大将军孟元阳去世,赠扬州大都督;太子太保赵昌去世,时年85岁,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成。同年,百丈禅师圆寂,时年95岁;著名诗人孟郊去世,时年63岁。

元和十年(815年)

正月,以宣武军节度使韩弘为司徒。二月,严绶被吴元济击败于磁丘,河东戍将刘辅杀丰州刺史燕重旰,被阵法。三月,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大败吴元济战于临颍;以柳宗元为柳州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四月,又大败吴元济于南顿。五月丙申,又大败吴元济于时曲。六月,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时年57岁,赠司徒,谥忠愍,以御史中丞裴度为相。七月,王承宗有罪,绝其朝贡;灵武节度使李光进去世,时年65岁,赠尚书左仆射。

唐宪宗李纯大事年表

八月,李师道部将訾嘉珍在东都谋反,被留守吕元膺击败;李光颜被吴元济于时曲战败。九月,以韩弘为淮酉行营兵马都统。十月,分山南东道为两节度;刑部侍郎权德舆奏行《长行敕》。十一月,李光颜、乌重胤大败吴元济于小溵河;李文通大败其于固始;盗匪焚烧献陵寝宫。十二月,武宁军都押衙王智兴大败李师道于平阴。同年,代宗第五子丹王李逾去世;元稹任通州(南通)司马。

元和十一年(816年)

正月,张弘靖罢相;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刘总大败王承宗于武强。二月,王承宗焚毁蔚州;弄栋节度使王嵯巅杀南绍往劝龙晟,拥立其弟劝利继位;以中书舍人李逢吉为相;皇太后驾崩;吐蕃赞普弃猎松赞去,其子可黎可足(弃足德赞)继立。四月,李光颜、乌重胤大败吴元济于凌云栅;刘总大败王承宗战于深州。五月,宥州军乱,逐其刺史骆怡,被夏绥银节度使田缙平定。六月,唐邓节度使高霞寓被吴元济战败于铁城。七月,韩弘大败吴元济于郾城;韦贯之罢相;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大败王承宗于柏乡;葬庄宪皇太后于丰陵。十一月,元陵发生火灾。十二月,以翰林学士、工部侍郎王涯为相。

元和十二年(817年)

三月,李光颜攻克郾城;四月辛卯,唐邓隋节度使李愬大败吴元济于嵖岈山,李光颜又大败其于郾城。五月,李愬又败之于张柴罢河北行营,令六镇兵马各回驻地。七月,以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以户部侍郎崔群为相。八月,罢宦官监阵;乌重胤被吴元济战败于贾店。九月,李逢吉罢相;李愬大败吴元济于吴房。十月,李愬攻克蔡州,吴元济被俘;以淮南节度使李庸阝[fǔ]相。同年,渤海国僖王大言义去世,其弟简王大明忠即位,改元太始;李肇撰成《翰林志》。

唐宪宗李纯大事年表

元和十三年(818年)

正月,大赦天下,命左右羽林、龙武、神武六军修麟德殿;以文宣公孔丘三十八代孙孔惟晊袭封文宣公。二月渤海简王大明忠去世,其叔父大仁秀立为国王,改元建兴。三月,以御史大夫李夷简为相。李庸阝罢相。四月甲寅,王承宗献德、棣二州,被赦免。七月,令宣武、魏博、义成、横海军征讨李师道;罢诸道所兼支度、营田使;李夷简罢相。八月,王涯罢相。九月,以户部侍郎皇甫镈、盐铁转运使程异为相。十月,吐蕃入寇宥州,被灵武节度使杜叔良击败于定远城。

元和十四年(819年)

正月,田弘正擒获李师道;韩愈谏阻迎佛骨,被贬潮州刺史。二月,李师道伏诛。四月,程异去世,追赠左仆射;裴度罢相,以令狐楚为相。七月,韩弘以汴、宋、毫、颍四州归于有司,韩弘朝于京师;群臣上宪宗尊号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大赦天下;以河阳节度使令狐楚为相。八月,以韩弘为中书令。九月,王弁伏诛。十月,安南将杨清杀其都护李象古以叛乱,吐蕃入寇盐州。十一月,朔方牙将史敬奉以两千五百人大败吐蕃十五万人于瓠芦河。十二月,崔群罢相。同年,苏州宝带桥建成;柳宗元去世,时年47岁;诗人张仲素去世。

元和十五年(820年)

正月,宦者陈弘志等谋反;宪宗皇帝驾崩,年43岁,谥号圣神章武孝皇帝。

唐宪宗是一位重实干的中兴之主,他抓住时机采取了干预的政策,没有从纯军事角度去看待藩镇的问题,认为要削弱诸镇独立行动的能力,同样需要作出制度的改变。他的改革旨在增强中央的权力而不是改善人民的生活,除了河北几部分外,这些制度改革使中央政府得以在全帝国重新树立决定性的制度,从而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史称元和中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