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县富陂村:特色产业托起小康梦

走进春日的翁源县,鸟儿在蔚蓝的天空中展翅飞翔,青草与花儿在阳光的洗礼下生机勃勃,树木在土地的衬托下略显青翠,能够感受到疫情所带来的阴霾已经悄然散去,人们明显加快迈向美好生活步伐。走马翁源农村广袤大地,随处可见热火朝天、干事创业场面,随时可感受到万众一心、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浓浓气息。

蔬果基地里的“扶贫经”

这个季节,坐落于翁源县翁城镇富陂村的蔬果基地,齐腰高的辣椒长势喜人,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村民们正在施肥、浇水、清理田间杂物。黄埔海关派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崔健、村支书温则军和翁源县德财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德财在田埂里正在商讨下一步扶贫产业的发展规划。

翁源县富陂村:特色产业托起小康梦

“我们村一直有种植蔬菜的传统,现在有了最新的水肥一体化自动喷灌技术,农田管理效率大大提升,农产品亩增产达到20%以上。”温则军边走边介绍说,作为翁源县省定贫困村之一,帮扶单位黄埔海关早在2016年就出资8.8万元建设了18亩集体用地的自动喷灌工程,为整个村通过智慧农业进行增收脱贫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此外,富陂村大力探索“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市场”模式,引进翁源县德财蔬菜专业合作社,形成“基地+分散”的蔬果种植模式。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协议书》,对贫困户提供优良种子、化肥,并开展种植指导、种植技能培训,2019年直接带动了40户贫困户种植蔬果358.4亩,净受益157.65万元,促进贫困户产业发展和增加收入。

翁源县富陂村:特色产业托起小康梦

温则秋以前是富陂村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天扛着锄头、挑着肥水到田间劳作,风吹日晒。上有老下有小,农闲时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收入很不稳定。得知翁源县德财蔬菜专业合作社提供免费农业技术培训后,他立即报了名,想学习新型农业种植技术。通过培训,他不但掌握了全套先进的农业种植栽培技术,现在还负责整个村100亩蔬果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年薪达到5万元左右,比过去增长了近十倍。

“从传统农民变身新型职业农民,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我们很幸福、很满足!”温则秋说,现在种辣椒用的是自动喷灌技术,不用在田地里弯着腰耕作,而且种出来的辣椒既好吃又漂亮。

土地流转“转”出多重效益

富陂村除了发挥种养能人带动效应、依托“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资源等,激活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外,致富密码序列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土地流转及其衍生效益。

翁源县富陂村:特色产业托起小康梦

村支书温则军表示,一开始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是有一定的难度,毕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是后来经过反复地做思想工作,群众越来越了解和支持土地流转工作,现在还会有村民主动提出土地流转的方案。“通过土地流转后把地整平了,小块田变成了大块田,修建机耕道,便于机械操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整治后的农田,每亩可以增加500元到600元的租金收入。”温则军说。

翁源县富陂村:特色产业托起小康梦

“家里3亩地,每年能拿到2400元的流转费。农忙的时候去蔬果基地务工,能拿到100元的日工资,再加上贷资入股兰花企业每年分红的4000元和光伏扶贫的2800多元。从今年开始,我的小康梦也要实现了。”在蔬果基地里干活的脱贫户罗兴华说。

据介绍,富陂村在坚持土地性质不变的原则下,土地流转释放出“四重红利”,让村民切身感受到政策利好。通过土地流转整合改变村容村貌是村民感受最直接的环境红利,整合后村民通过出租土地收到的租金是第二重红利,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经营取得分红是第三重红利,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则是第四重红利。这种方式不仅改变了村貌,还鼓了村民腰包。

产业扶贫路越走越宽。富陂村2019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48元,顺利实现村出列。“今年将进一步流转土地,壮大蔬果基地。”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崔健说,“下一步将着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依托电商平台,带动蔬果的销售,巩固脱贫成效。 ”

【全媒体记者】潘俊宇

【通讯员】何晓红

【作者】 潘俊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