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三廠一衛”以及六扇門

1.錦衣衛
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天下後時常坐立不安,是什麼讓這位強悍偉岸的帝王憂心忡忡。其實就是在為這幫同他一起打下天下的功臣而懊惱。怕其中有大臣懷有不臣之心而危及皇權。於是在朱元璋的一份詔書下,“錦衣衛”橫空出世。


錦衣衛,全稱“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前身為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他們身穿飛魚服,手握御賜繡春刀,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
錦衣衛直接聽命於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有明一代,錦衣衛一直存在,其遍佈全國,對文武官員的一言一行都進行嚴密監視。自此朝野內外人人自危,哪怕是皇親國戚都要敬讓錦衣衛三分。
在明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謀反案,以及明洪武二十六年藍玉謀反案中,根據《明史·刑法志》記載:“胡惟庸、藍玉兩案,株連且四萬。” 其中包括已退休的老幹部李善長一家七十多口人。這一切都是錦衣衛所為, 後來朱元璋發現錦衣衛有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為,就下詔焚燬錦衣衛刑具,廢除了他們的這項職能。
但始作俑者朱元璋設置錦衣衛此舉對其後人造成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以至於有明一代,錦衣衛始終存在。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後,恢復了錦衣衛的所有權力,並有所加強。他設置了北鎮撫司,專理“詔獄”,可以直接逮捕和拷問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這些司法機關無權過問。明憲宗成化年間又增鑄了北鎮撫司印信,一切刑獄專呈皇帝,毋須通過指揮使轉達,使錦衣衛北鎮撫司成為皇帝直轄的司法機構,權力達到極致。由於錦衣衛的權利缺乏限制,為了邀功請賞,錦衣衛經常羅織官員罪名,製造了大量的冤假錯案。臭名昭著於後世。


談談“三廠一衛”以及六扇門


2.東廠
關於東廠的“身世”,據《明史》中記載:“東廠之設,始於成祖。……初,成祖起北平,刺探宮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為耳目。故即位後專倚宦官,立東廠於東安門北,令嬖暱者提督之,緝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由於朱棣是通過武力非法推翻了建文帝政權,一時間朝廷和坊間對於朱棣的登基存在著多多少少的異議,再加上又流傳著建文帝朱允炆沒死的傳言。這讓坐在龍椅上的朱棣心懷不安,對朝中的大臣並不十分信任,再加之他認為設在宮外的錦衣衛用起來不怎麼方便。於是決心創立一個新的特務機構,在他心目中,還是當時的朝中大臣還不如宦官可靠,並且他們身處皇宮,聯繫起來也比較方便。永樂十八年,明成祖朱棣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最終決定設立“東緝事廠”。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也稱廠公或督主,設掌班、領班、司房四十多人,由錦衣衛撥給,東廠的權限與錦衣衛差不多“與錦衣衛均權勢”。明朝初期的東廠只負責偵緝、抓人,並沒有審訊犯人的權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審理。可以看出朱棣其實是想讓東廠與錦衣衛工作互補,“廠與衛相倚,故言者並稱廠衛。”(《明史·刑法志》),構成一種權力制衡。錦衣衛的地位應該是和東廠平起平坐的。但到了明朝後期,宦官權傾朝野的年代,東廠和錦衣衛的關係,逐漸從平級變成了上下級關係 。後來東廠也有了自己的監獄。


談談“三廠一衛”以及六扇門


3.西廠
還記得前文所說的西廠的大太監劉瑾嗎?是的,大內行廠就是由他組建的。其深受明武宗的寵愛,數次升遷,官拜司禮監掌印太監。掌權後趁機專擅朝政,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為“八虎”之首,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據《明史·武宗紀》記載:“(正德三年)八月辛巳,立內廠, 劉瑾領之。”
內廠,又稱大內行廠、內辦事廠,職責為監視官民和廠衛,不可不說是權力滔天。明武宗正德時大宦官劉瑾專權,矯詔設大內辦事廠,由其親自統領,比東廠、西廠尤為酷烈。武宗以前,廠、衛分立,更迭用事。此時,東廠首領丘聚,西廠首黨谷大用,錦衣衛指揮史石文義,皆劉瑾死黨,以致廠、衛合勢,特務遍天下,並創立重刑,令官吏軍民談虎色變,人們視宦官如虎狼。明正德五年,劉瑾以謀反罪被殺,西廠、內行廠皆被撤銷。也是一個短命的


談談“三廠一衛”以及六扇門


4.六扇門
“六扇門”其實也就是三法司衙門合稱,並不直隸於皇帝
三法司並不是明朝獨創,據秦代《商君書·定分》記載:“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是中國最早的三法司。只不過“六扇門”通過影視劇以及小說的宣傳,許多人誤認為其是明朝首創。
不過“六扇門”確實在明朝發揚光大,明萬曆年間,朝廷為了處理有關國家大事的案件,專門成立了一個集武林高手、密探、捕快和殺手於一體的秘密組織。因為這個組織的秘密性,又因總部大殿是一個坐北朝南、東南西三面開門、每面兩扇門總共六扇,所以叫做“六扇門”,組織成員因行動機密也叫總部為“六扇門”。因為這個組織行動詭異、手段兇狠、專辦大案,民間廣為傳誦六扇門的威嚴恐怖。時間久了,六扇門在江湖上也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這個“六扇門”組織在查辦魏忠賢的鬥爭中表現出色,但隨著明朝滅亡也最終消失。


談談“三廠一衛”以及六扇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