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出書,分享他的讀書故事和“故宮那些事兒”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出書,分享他的讀書故事和“故宮那些事兒”


他是第一個走遍故宮9371間古建築房屋的院長,也是第一個將故宮藏品數量精確到個位數的院長。在他的創意引領下,紫禁城的開放區域從30%擴展到80%以上;更多的年輕人來這裡喝咖啡、買文創;故宮貓、故宮跑、故宮的初雪和紅月亮,輪番佔據微博、微信的熱點話題榜……人稱“網紅院長”,卻始終自稱是故宮的“看門人”。

2019年4月8日,單霽翔卸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漸漸淡出公眾視線。一年後,他出版了新書《我是故宮“看門人”》,首次完整記錄自己在故宮博物院的工作點滴。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出書,分享他的讀書故事和“故宮那些事兒”


他曾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我一把火都沒有,因為故宮怕火。”

他曾說:“千萬不要買故宮的行李牌,買完第一次出差就會丟了,太好了。”

他曾說:“在故宮裡走千遍、把故宮讀千遍、把故宮講千遍,都不厭倦。”……

妙語如珠、幽默詼諧、“金句”頻出,他就是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2012年1月,單霽翔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在任7年間,故宮安保措施不斷升級、開放面積不斷擴大,故宮擺脫了深宅大院“高冷範兒”,成為了最有文化的“網紅”。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的新作《我是故宮“看門人”》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這也是單霽翔首次以第一人稱完整記述在故宮博物院的工作,書中還配有160幅單霽翔相冊中的圖片,包括工作點滴、珍貴藏品、特色展覽、故宮四季、文物修復技藝、萌萌噠文創……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單霽翔攜新書《我是故宮“看門人”》做客文藝星開講,分享讀書故事,與網友直播互動。

【回放】世界讀書日,單霽翔攜新書分享“故宮那些事兒”--文化--人民網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出書,分享他的讀書故事和“故宮那些事兒”


炊事員、鉗工,“網紅院長”單霽翔的前身

每個讀書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讀書故事。單霽翔也是如此。

他的父親是個讀書人,一直鼓勵孩子們讀書,並帶著他們去參觀北京和各地的文物古蹟。1969年,15歲的單霽翔去農村種過菜。1971年回到北京後進入北京無線電器件廠當工人,兩年半當食堂炊事員,剩下的五年半是機修鉗工。

修理一些專業儀器設備,需要自然科學知識,這就逼著單霽翔去惡補這方面的知識。“當時年輕,業餘時間也是希望讀一些文學作品,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些書都讀過。也經常到別人宿舍,翻到外國小說就賴了借來讀兩晚,這時期讀了不少世界名著,對後來人生裨益頗多。”

之後,單霽翔進入大學。作為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本科生,他又獲得公派留學日本的機會。留學期間去的最多的地方還是書店。“我記得當時是一下課就去圖書館佔座兒,再去食堂吃飯,這也養成了我耐得住寂寞,讀書成為人生習慣。”

而一到暑期,他則選擇去文明古國和歷史名城參觀,像希臘雅典、意大利羅馬、法國巴黎等等,“這些都對我後來的工作幫助很大”。

他回憶,畢業回國時,自己27箱行李中有24箱書。回國後,他參加了城市規劃工作。在北京市規劃局的最後一個項目是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這項工作結束後就被調動到國家文物局。

在擔任國家文物局長期間,他跟隨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讀博士,“我已經48歲,跟年輕的同學在一個教室讀書,這培養了我在讀書過程中怎麼抓緊時間,利用一切空閒時間來完成學習目標”。

就這麼邊讀書、邊實踐,2012年,單霽翔成為故宮博物院院長。這之前,他已經當了十年的國家文物局局長。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出書,分享他的讀書故事和“故宮那些事兒”


推動建立賈島圖書館

說到閱讀,單霽翔還對一件往事印象深刻。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就在8年前的這一天,他宣佈賈島圖書館在北京京郊誕生了。

推動這所圖書館建成的,正是單霽翔。他曾去過雲南騰衝的和順圖書館,很多農村孩子通過農村圖書館文化氛圍的薰陶,成為棟樑之才,圖書館所能發揮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捐贈的書慢慢彙集起來,三萬冊中,大概有一萬冊是我捐贈的。”單霽翔分享了一件趣事:“當時我的家裡,很多地方都被書堆著,沒辦法打掃。我夫人就說這些書究竟是看的,還是堆在那裡的?十年前堆在下面的書,究竟是什麼書你還記得嗎?”

一番話提醒了單霽翔,於是花了7天時間把那些圖書進行整理,打包以後捐贈給賈島圖書館,他也沒忘了呼籲,“也希望我們的讀者朋友,如果有堆在那裡的書,可以送到我們的賈島圖書館來。”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出書,分享他的讀書故事和“故宮那些事兒”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出書,分享他的讀書故事和“故宮那些事兒”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出書,分享他的讀書故事和“故宮那些事兒”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出書,分享他的讀書故事和“故宮那些事兒”


文化遺產如何“活起來”?

單霽翔經常說,自己也沒想到,年輕時一直在北京的四合院居住,退休前最後一個崗位,是來到北京最大的四合院“看門”。

故宮博物院擁有許多“世界之最”稱號,如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世界上收藏中國文物最豐富、最珍貴的一座寶庫,世界上每年接待觀眾數量最多的博物館。單霽翔說:“在我看來,一個好的博物館,不在於建一個高大的館舍,而是要深入其文化資源,凝練出文化能量,舉辦好的展覽、活動,讓人們在生活中感受到博物館對自己的現實生活的意義。人們閒暇時願意走進博物館;走進博物館還流連忘返;回去以後念念不忘、一來再來,這樣的博物館,才是一個好的博物館。

在故宮博物院工作了7年多,我這個‘看門人’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將‘活起來’的‘活’字寫入故宮的大門,讓故宮文化遺產資源走近人們的生活,走向更廣闊的空間。”

單霽翔說:“總之,慢慢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把工作當學問做,把問題當課題解。”工作要想提升,必須要帶著研究的精神來進行工作的推動,“我們會面對很多問題,不能迴避、躲開,要當做課題一樣把它們解開”。

如今,“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的目標已經實現。單霽翔說,故宮不是故宮人的故宮,是全國的故宮、世界的故宮;故宮不是今人的故宮,是世世代代的故宮,“要把它守護好”。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出書,分享他的讀書故事和“故宮那些事兒”


圖書推薦

《大話西方藝術史》

出版:海南出版社 豆瓣評分:8.2

瀟涵,人送外號“意公子”,是深受大眾喜愛的藝術自媒體“意外藝術”創始人。意公子在8年大眾藝術普及的領域,堅持著“讓藝術更輕鬆有趣”的信念。由她主講的國內首檔藝術類脫口秀《藝術很難嗎》等一系列音視頻節目全網播放量超過了32億,匯聚了中國廣大的藝術愛好者人群。

本書為“意外藝術”8年的積累之作,30000年藝術歷程、150件名畫經典、40位藝術大師、20個藝術流派……從藝術的起源、西方文明的源頭開始,經過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再到浪漫派、印象派乃至20世紀之後的當代藝術,這些名目繁多的流派、藝術家和代表作,經由意公子輕鬆有趣的解讀逐一串連,呈現一部句句有梗的極簡藝術史。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出書,分享他的讀書故事和“故宮那些事兒”


《盧浮宮藝術課》

出版: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豆瓣評分:9.5

青年藝術學者、法國里昂中央大學博士程珺曾旅居法國十多年,造訪盧浮宮上百次,看遍35000件常設展品。本書中她深入淺出地解讀了盧浮宮二十件必看藝術珍品背後的動人故事,讓我們讀懂盧浮宮作為一個頂級博物館的價值所在,讀懂法國的精神內核和審美情趣,也讀懂歐洲的藝術和文化。

這裡不僅有“鎮館三寶”《蒙娜麗莎》《斷臂的維納斯》《勝利女神鵰塑》,更有《自由引導人民》《大宮女》《漢謨拉比法典》等絕世珍品,還有盧浮宮的新朋友:巴黎聖母院火災那天,神父最先搶救出的兩件珍寶——荊棘皇冠和聖路易長袍。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出書,分享他的讀書故事和“故宮那些事兒”


《奧斯維辛的文身師》

出版:湖南文藝出版社·雅眾文化 豆瓣評分:8.3

1942年4月,斯洛伐克猶太人拉萊被強行送往奧斯維辛集中營。會說多門語言的拉萊被迫當上集中營裡的文身師,在成千上萬個囚犯的皮膚上留下永久的印記。在被囚的兩年半時間裡,拉萊親眼見證了無數駭人聽聞的野蠻暴行,當然其中也不乏無與倫比的勇敢和善行。他冒著生命危險,利用自己的有利位置,用遭迫害的猶太人留下的珠寶和錢交換食物,讓其他犯人得以繼續活下去。一日,拉萊在等候文身的隊伍中邂逅了一名年輕女子吉塔,他要將編號“4562”文在她的手臂上。

《奧斯維辛的紋身師》是以拉萊·索科洛夫的真實故事為藍本,也是一段在最黑暗環境下關於愛情和人性的見證。


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出書,分享他的讀書故事和“故宮那些事兒”


《書店時光》

作者:日本X-Knowledge出版社

出版:南海出版公司·新經典文化

日本職業文化記者走訪了6個國家、10座城市、30家書店,採訪28位店長和24位店員。他們尋訪了倫敦、巴黎、羅馬、米蘭、巴薩諾-德爾格拉帕、雷焦艾米利亞、阿姆斯特丹、馬斯特裡赫特、布魯塞爾、紐約,走進30家最美的書店。

主體部分,通過介紹書店的過往、經營理念、裝潢陳設及圖書分類等信息,配上大量書店的照片,展現它們別具一格的樣貌;訪談部分,通過店長與店員的講述,回憶他們入行的初心、與客人有趣的交談,另一方面,也提出書店經營面臨的困境及解決措施,讓讀者感受到書店的人文情懷,以及書店業者對書店與書那份彌足珍貴的熱愛與堅守。書店,依然是人們靜好如初的精神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