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紅豆相思,南國有樹,卻是稀罕,據說常熟境內百年以上紅豆樹僅有四株,其中以白卯紅豆山莊的一株樹齡最長,最為人知,大概也因了錢謙益、柳如是的一段愛情佳話使得這棵樹尤為珍貴,紅豆是錢柳愛情的見證,亦是心情的託付。而紅豆花開,更是少見,一般四五年左右才開一次花,有的可能十幾二十年都難得一見花開,而我卻有幸連續兩年目睹了報慈小學舊山樓內一株200多年樹齡的子母紅豆樹花開。


好像是一個美麗的意外

下著雨的午後

就這樣遇見了你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溫庭筠《南歌子詞二首》

紅豆樹下,白花灼灼,香氣瀰漫

那一刻,只剩下

唐詩宋詞裡的相思句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曹雪芹《紅豆詞》


雨中舊山樓

巧遇這一場溫暖的邂逅

抬眼風光皆是情

有些詞語,不必冥思苦想

紅豆樹下,已是意味無窮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牛希濟《生查子》


一寸相思千萬緒

紅豆開花意綿長

紅豆樹下來來回回

一朵朵,一串串

像是串起的思念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摘得一雙紅豆子,低頭,說著分攜淚暗流 ——納蘭性德《南鄉子》

本是無心情動

此情此境情難卻

舊山樓的五月,是思念滋生的五月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罕見!常熟舊山樓230多年的紅豆樹開滿了花,這是寄了多少相思?

憶昔花間相見後,只憑纖手,安拋紅豆 ——歐陽炯《賀明朝》

此刻

只把心情寄秋風

紅豆熟時

再來舊山樓

把相思交付


舊山樓紅豆樹

在常熟北門外報慈橋半畝園趙氏舊山樓遺址內,此處現為報慈小學。半畝園原為明副都御史吳納與吏部郎中魏浣初的兩處舊址,在清乾隆、嘉慶年間由常熟著名學者、藏書家趙用賢(1535-1596年)的裔孫趙同匯(1745-1811年)購得擴建。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同匯孫趙奎昌(1802-1832年)於舊居東闢地半畝,營治“半畝園”。清同治年間奎昌子趙宗建(1828-1900年)建“舊山樓”為藏書處。據《虞山鉦志》(2000年)載,舊山樓紅豆:系清乾隆年間,趙同匯自江陰老宅中,分植於所闢的總宜山房園中,樹齡約200餘年。

舊山樓主人趙宗建(1828—1900),字次侯,晚自號次公,號非昔居士,自號花田農,清咸豐時官至太常寺博士(管理皇家圖書的小官)。

太平天國時期,趙宗建曾率領數百人駐紮支塘鎮,與太平軍在常熟城外鏖戰。收復常熟、平定太平軍後,趙宗建棄戎從文,精心經營舊山樓。在半畝園種花蒔草,著書立說。他善於鑑別金石圖書,又喜歡說教談禪,“四方名士來遊者,樂與款洽”。

趙宗建著有《夢鷗筆記》《庚子非昔日記》《舊山樓書目》《舊山樓詩錄》《林屋紀遊詩》等。1900年6月22日去世,翁同龢為其撰寫了墓誌銘。舊山樓的前身為總宜山房。趙宗建曾祖父同匯購得報慈裡思庵郊居遺址和樂賓堂廢址,建立趙氏居所。

舊山樓佔園林之勝,風景秀麗,又廣蓄金石圖史,是當時名流顯宦雅集之所。翁同龢、龐鍾璐、楊沂孫、曾樸都曾來此鑑賞書畫、飲宴酬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