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十三城门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大马,带把刀,到你家门前抄一抄,问你吃橘子吃香蕉。”这首南京人小时候都会唱的童谣,讲的就是南京的城门。

南京明城墙十三城门

南京水西门遗址

明城墙是南京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也是南京这座城市的标志,更是南京人情感的寄托。

南京明城墙十三城门

南京中华门

南京明城墙十三城门

南京通济门遗址

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建造在江南的统一全国的都城城墙,1366年开工建设,1393年完工。东傍钟山、西踞石头、南屏秦淮、北控后湖,周长35.267公里,现存基本完好23.399公里,是南京现存最大的古代建筑。

南京明城墙十三城门

南京光华门遗址

南京明城墙十三城门

南京中山门

南京明城墙十三城门

南京太平门

南京明城墙继承了中国古代城垣建筑的传统,吸取了中国历代筑城技术的精华,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技术之大成,堪称中国城垣建筑史之典范。南京城墙设计独特,它一改《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中国都城的传统形制,放弃自秦汉以来的方形或长方形的平面布局,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依据南京复杂的地形地貌及丰富的河湖水网,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而建,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北有后湖为屏、西纳石城入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非方非圆不规则形状的立体军事要塞。

南京明城墙十三城门

南京神策门

南京明城墙十三城门

南京金川门遗址

南京明城墙十三城门

南京钟阜门遗址

南京明城墙十三城门

南京仪凤门

南京明城墙历时达28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62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终完成四重城垣的格局。南京城墙城高14-26米,城宽7-30米,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城门13座:正阳门、通济门、聚宝门、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朝阳门,水关2座:东水关、西水关。

南京明城墙十三城门

南京定淮门遗址

南京明城墙十三城门

南京清凉门

清代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将内13门按逆时外方向编成了顺口溜“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

南京明城墙十三城门

南京汉西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