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上一期我們聊到寶馬近代豪華Coupe的老祖宗E9 3.0CS,那優雅的身段奠定了後來寶馬豪華Coupe的基本輪廓,但E9 3.0CS豪華優雅有於,運動性並不突出。


接替E9地位的6系正式開啟了以6字頭命名的跑車時代,從1976年的630CS到1987年的M635CSi,一直到1989年最後一輛E24走出生產線,E24的生命週期達13年之久,90年代寶馬3、5、7轎車家族已然成形,而除了主力的3系Coupe外,主打拉風雙座Roadster的Z1/Z3/Z8也陸續誕生。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因為市場策略與當年奔馳略有不同,當時的6系並未像奔馳S、E、C系列一樣得以延續,一直到Chris Bangle接掌設計大權,基於E60 5系平臺的E63 6系才獲得新生,延續了E24 6系的香火。

E24系列大致分成幾個重要階段,以M30直6為主力的6系定位較E28 5系高端,因此不像5繫有搭載小號M30引擎的520版本(M20),初代630CS是最入門版本,與E9 3.0CS相同的化油器引擎已經有180hp動力,後來CSi加入的電噴系統與優化進排氣後動力已經頗為成熟。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輛寶馬E24 635CSi的故事。




M賽車基因植入


眼前這輛1987年出廠的635CSi已經有210hp/340Nm的表現,自動變速箱已經是四速電子排擋,而E24中最具代表性的非1986年登場的M635CSi莫屬(美規版正式命名為M6,搭載的S38引擎受限於法規只有260hp),那是BMW首次在量產轎車上冠上M字號,其搭載的M88引擎是當年M30B35的終極強化版。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在諸多優化與6喉獨立進氣的加持下,最大馬力已達286hp,而相同引擎也被用在經典中置跑車M1身上,M635CSi當年0~100km/h加速已經有6秒出頭,極速250km/h的實力,而1987年緊接著誕生的E30 M3大家都知道了,那是M Power 30年輝煌篇章的傳奇火種源。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眼前這輛635CSi雖然不是M635CSi或是美規M6,但卻是車主費盡千辛萬苦從日本找來的Alpina外觀版本,經典的鯊魚頭與略微下沉的尾箱與腰線,招牌的Alpina下巴與多幅放射狀輪圈,再加上全車經典拉花、專屬方向盤與胡桃木排擋頭,都讓這輛635CSi看起來格外獨特。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而除了Alpina元素,車內設計也處處可見與寶馬賽車基因的相關元素,日規絨布座椅看似樸素,包裹性卻好得驚人。當然,身為當年BMW旗艦跑車,635CSi的用料亦非等閒,琳琅滿目的機械化開關與簡單的燈號排列,在高度電子化與數字化的今天更加顯得韻味十足。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我們帶著敬意啟動了引擎,相較於E9 3.0CS奄奄一息的怠速運轉聲浪,進入機噴時代的635CSi已經相當安靜穩定,儘管已屆40歲高齡,這輛里程數只有8萬多的老機械仍給人緊緻紮實的感覺,帶點力道將電子四速自排切入D擋。


這時後輪一陣輕微推力帶來些微頓挫感,開慣老寶馬的人對這樣的感受一定感到非常親切,這是所有後驅老馬的共性。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我悠閒地在下山的小徑上俐落地拐了幾個彎,除了車身稍嫌笨重外,635CSi的車體剛性與懸掛支撐出乎意料的優異,加上座椅極佳的包裹性與沈重的方向盤,傳達的路感絲絲入扣,在蜿蜒小路上跑起來竟也虎虎生風!

在空曠道路上加深油門快跑了一段,伴隨著颯颯風聲的是3.5升老直6綿密高亢的聲浪,原廠中出雙排氣的聲浪已經非常有性能味,隨著接近紅線爆發的211hp最大馬力,彷佛已能嗅到當年M635CSi的八成味道。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越陳越香的老酒

車主小劉對於80、90年代的歐洲車有種難以言喻的熱愛,雖然追求速度是男人的天性,但近代性能車已經逐漸失去了個性,快是快了,但人與車的溝通經過層層電子系統的隔閡,已經不像老德國車那樣充滿溝通與挑戰。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當年的奔馳與寶馬各自有所堅持與個性,針鋒相對也惺惺相惜,那個時代得豪華沒有太多矯飾,展現的就是德國人紮實嚴謹的作風,當今太多設計過頭的新車,華而不實的造型,越來越多我們一輩子都用不到的配置,讓635CSi這樣的寶馬更加顯得務實且耐看,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635CSi的味道還會越陳越香。




寶馬的榮耀來自直六


我們再來複習一下這個跟寶馬榮耀脫不了關係的經典名詞:“直6引擎”。半個世紀前引擎科技正在萌芽階段,那時沒有太多壓榨馬力的技術手段,提升動力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增加排量與汽缸,直列六缸先天的平衡性與扭力優勢,在當時車壇可算是豪華車的慣用設計。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但半個世紀來,從不間斷在直6架構下精益求精的只有寶馬,直6引擎之於寶如同水平對臥引擎之於保時捷,都是品牌的榮耀軌跡。當然,我們今天講的只限NA直6,因為那是老Bimmer永遠的信仰。

1、M78/M337

1933推出的M78發動機可以說是寶馬直6的濫觴,OHV推杆頂置氣門的原始設計,結構相當簡單,當年排氣量介於1.2~2.0升之間,接替M78的M337排量略微增加,但即便是2.1升版本馬力只有不起眼的72hp,一直到1968年才由M30系列取代。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2、M30/M20

1968年登場的M30已經具備近代寶馬直6的雛形,除了改採SOHC單凸輪軸每缸2氣門設計外,M30對於進排氣的規劃更加考究,那個年代寶馬已經在賽車場上叱吒風雲,在M30基礎上後來更推出來自賽車技術的M88/M90系列DOHC獨立進氣性能版本。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如同先前E9 3.0CS的介紹,前期M30採雙化油器設計,聲浪已經相當迷人,而M20(1977~1993)是M30的小排量版,主要搭載於E12、E28的5系列上。

3、M50/M52/M54


1991年隨著E36 3系登場的M50系列已經堪稱寶馬直6的顛峰之作,M50不僅在那個年代技壓對手,許多如今健在的M50仍有諸多近代新車難以企及的獨特魅力。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鑄鐵缸體的M50有著極為強固的本體,可以對應擴缸或是增壓等大幅度的馬力強化,可玩性極高,後續的M52/M54陸續升級了VANOS系統與缸體材質,儘管鋁合金本體減輕了重量也優化了排放與油耗,但設計逐漸向家用與豪華靠攏,強化空間比起M50受限許多,當然其性能魅力仍不在話下。

4、N52

隨著E90 3系與後期E60登場的直6已經進入N系列時代,N52搭載的引擎技術密密麻麻,HPI高壓直噴,Valvetronic電控氣門升程與雙VANOS氣門正時,鋁鎂合金缸體等,堪稱寶馬直6進入渦輪世代前最先進的NA直6。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可惜複雜的技術也意味著更高的機械風險,鎂鋁複合材料的膨脹係數問題導致的滲油問題,昂貴的供油與噴油嘴等零件,不再像M50時代那樣親民,而同屬N系的N53/N54/N55渦輪動力雖然性能強勁,但不在我們今天緬懷NA直6的範圍。

5、S50/S52/S54

提到寶馬直6的極致之作,S系列絕對是教科書等級的極品,在E28 M5與E24 M635CSi上搭載的M88由M賽事部門研發,後期E34 M5搭載的S38屬於M88的進化版,絕美的6支獨立進氣歧管外觀是後來S5X系列的標準樣貌,如同M50進化到M54的軌跡。


經典車 | 開完這輛33歲的寶馬635CSi,就不想碰現在那些無趣的性能車了


E36 M3搭載的S50/S52進化到E46 M3的S54發動機,六喉進氣加上雙VANOS與等長排氣頭段等,在7900rpm時可壓榨出343hp強勁動力,升功率突破100hp/L大關!加上直6招牌的聲線與線性提升的油門反應,諸多魅力即便是當今大馬力渦輪或是後續的E92 M3所難以相提並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