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赝对比|收藏家要做“法官”,千万别沦为“辩护律师”


真赝对比|收藏家要做“法官”,千万别沦为“辩护律师”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收藏家,就要把自已修炼成法官,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受雇的辩护律师!

我有个朋友搞收藏的年头可谓不短矣,但至今没收到几件真货,倒是膺品一大屋。每买回一件东西,他都爱和别人讨论一番,可每次他都要在嘴上占上风,这个特征怎么对,那个工艺如何好,这个材料没问题,那个老化很自然……总之他买的东西处处是对的,是不容置疑的。如果你诚心指出那儿有点儿疑问,他会立即反击,想方设法驳倒你。别说,这位仁兄书看得还真不少,名词述语一套一套的,你还真说不过他。有时辩到激烈处,他甚至会不顾事实,胡挠蛮缠,反正得把你驳得点头认输为止。真像一个受雇于人,能言善辩的铁嘴律师。

我们知道,律师们受雇于人,挣的是佣金,打赢官司是目的。虽也在使用法律,但并不一定主持正义,虽声称探究真相,但决不举证不利于自己的证据。一场官司下来,打得赢更好,打不赢也闹个自圆其说,场面上不跌分,私底下拿了佣金了事。

这种律师的思维即典型的选择性思维,它先预定了一个目标 ,假设了一个结果,然后在法庭上不遗余力地维护既定目标,拣有利的说,不利的视而不见闭口不谈。 倒不是说律师们都是无赖,这是辩护职业的要求使然呀!

可咱们搞收藏不是这么回事啊!东西对,你把它骂得狗血喷头它也对; 东西不对,把它夸成一朵花它也不对,市场会给你个最终评判的。律师打输了官司照拿辩护费,顶多少拿点儿; 咱们要打了眼,还强词夺理辩护一番,那可是丢了银子又浪费了口舌!

所以呀,搞收藏要向法官学习,决不要混成辩护律师。正中危坐,不偏不倚,审案之前决无成见,遍听正反双方陈述,找到确无疑的证据,还要有洞穿世情的炬眼,最后弄它个水落石出,是非昭彰!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种修心炼意的功夫,是搞收藏的“道"级功夫,比积累多少知识,掌握多少窍门重要得多。但“道”太玄虚,咱们就来个浅显的比喻,能学会做个“法官"就够了。

那么问题来了!:下面两个物件,各位藏主您仔细看看,哪一个对,哪一个赝呢?

真赝对比|收藏家要做“法官”,千万别沦为“辩护律师”


真赝对比|收藏家要做“法官”,千万别沦为“辩护律师”


真赝对比|收藏家要做“法官”,千万别沦为“辩护律师”


真赝对比|收藏家要做“法官”,千万别沦为“辩护律师”


真赝对比|收藏家要做“法官”,千万别沦为“辩护律师”


真赝对比|收藏家要做“法官”,千万别沦为“辩护律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