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入境游、跨省游都歇了 多数导游年收入或降幅70%以上 超长空窗期咋办成导游们“新作业”

出境游、入境游、跨省游都歇了 多数导游年收入或降幅70%以上 超长空窗期咋办成导游们“新作业”

近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部署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工作。文旅方面提到,全国性文体活动及跨省跨境旅游等暂不恢复。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80万人在从事导游及领队职业。此次旅游活动停摆无疑给他们带来巨大影响。有的人一直待岗在家等待市场恢复,有的人则想另谋出路解决生计问题。

A

他们的故事

很心酸

很无奈更多的是焦虑

领队:开工遥遥无期 没了经济来源只能吃老本

已从事7年领队工作的雷子表示,出境游被叫停后,他就一直处于待岗状态,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大,“春节是出境游旺季,也是领队最忙碌的时间段之一。平时月收入约8000元,旺季能达到万元以上。跟团游突然被暂停,我也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和家人一起完整的过了个春节。”雷子苦笑着说。

领队张岳只要每个月能正常带出境团,月收入5000元以上不成问题。而且他很喜欢摄影,当领队可以结交朋友,还能去世界各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满足摄影爱好。“从1月27日至今,我已无团可接。根据目前情况判断,出境游短时间内肯定无法恢复,开工遥遥无期。这半年我可以吃老本,若半年以后还不能复工,我则需要另谋出路解决生计问题了。”张岳对于目前的情况也很无奈。

导游:参团的人少了 无团可接让人越来越焦虑

地接导游主要接待游客在陕西景区景点的参观服务工作。门娇从事此工作已经六年有余,她表示,地接导游大部分以兼职为主,可同时为多家旅行社服务。因此旅行社不会支付给兼职导游底薪。“我们的收入按天计算,当天带团了就能获得导游服务费,不带团就没有收入,每天100—300元不等。”门娇表示,在疫情到来之前陕西周边游已经进入淡季,除了春节期间会接几天团,4月份之前基本都是待岗状态。“只服务固定一家旅行社的专职导游会比我们好一些,他们会有少量的底薪。但导游服务费同样是专职导游工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接团就没有这部分收入。”门娇说。

3月下旬,陕西周边游业务开始恢复,部分导游也已经上岗开始工作。但是华商报记者了解到,近期能接到团的导游非常少,“眼看着到了每年的旅游旺季,但是无团可接让我越来越焦虑。”门娇说。

从事多年陕西周边游组团业务的段峰表示,往年他们公司4月份每周可以发车80至100辆,如果每车配备一名导游,则每周仅他们公司就可以安排近100名导游上岗。但是,在今年周边游业务恢复后,近三周以来他们公司每周发车10辆左右,只占去年同期的10%。段峰表示,“参团的人少了,导致我们对导游的需求也大量减少,所以待岗的导游依然很多。”

B

不同的表现

有失业

有转行还有自我提升的

数据:收入受影响超半数人或降幅超70%

近日,中国旅行社协会导游专业委员会与携程旅游学院合作,发布了“疫情下导游生存状态与职业发展需求”的调查报告。此次调查覆盖了各地导游协会成员、旅行社相关的导游、领队,以及网上自由执业导游,参与人数为10614人,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

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导游群体的生存状态严峻。在工作状态上,81%的被调查者“从事导游工作、目前无业务”;11%的人从事导游工作、兼顾做网上销售等其他工作;8%被调查者已转行或计划转行做其他工作。

疫情影响工作,也影响收入。调查显示,5.2%的被调查者选择今年收入降幅为30%以下,预计降幅30%到50%的人占比24.6%,预计降幅50%以上的人比例为70.20%。

案例:金牌导游开直播、上研修班

陕西旅游形象大使、金牌导游刘国杨也在疫情期间“损失”较重。他除了进行定制旅行,为游客讲解精品文博知识外,还开办了一家旅游公司,旗下有十多名导游,主要设计人文类等旅游线路,很受深度游的游客喜爱。刘国杨说:“疫情期间,我光给前期线上预定的游客退单就退掉30余万,同时这期间的房租、人员工资都得支付,目前在无收入的情况下还贴进去了10余万元。”刘国杨表示,他在疫情发生后也迷茫,但很快他就重新振作。首先利用直播平台开设个人账号,进行线上云旅游,为大家讲解陕西文博知识,目前观看人数已超过5万人次。

同时,刘国杨还运营了一个文博类公众号,他说:“我更新公号两年了,这段时间对内容进行了整理,打算出本以导游角度讲述文物背后故事的书,目前正在寻找合适的出版社。”此外,刘国杨还报名了北京大学博物馆展陈设计与创新思维研修班,已经收到了通知书,疫情结束后将前往北大深造学习。

刘国杨认为,面对疫情,导游如何利用好这段空窗期尤为重要。建议大家一定要利用好这段空窗期,深耕领域,继续学习和突破。“逆境中才能拉开大家的差距。当市场恢复后,有些导游将拥有自己鲜明的标签,前进道路更加宽广;有些导游则可能因为荒废的这几个月时间而被淘汰。”

C

专家的建议

要学习

要转型

更要释放创造力

减免:免除导游2020年全年会费 西安是全国首家

3月,经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提议,西安市导游行业协会理事会通过,决议免除西安市从业导游2020年全年会费。同时,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下发《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保持导游队伍稳定的通知》要求,要切实维护好导游人员的合法权益工作,各旅行社在疫情期间非因法定事由不得提前解除与导游签订的劳动合同,各旅行社、各行业组织应充分运用在线培训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免费培训,帮助导游提升专业素养。受疫情影响,到期导游证无法按时换发的情况,换证延期半年办理。

据了解,免除全年会费的政策将有近3万名导游获益。同时,西安也是全国首个免除导游会费的城市。

帮扶:获取多元化资格认证 拓宽自身就业渠道

中国旅行社协会秘书长孙桂珍表示,我国规模庞大的导游群体是旅游业快速持续发展基础力量之一。在今年的突发疫情下,导游问题更加紧迫突出。她建议,充分发挥导游行业协会、大型在线旅游企业、专业院校的力量,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开放、创新,从提升导游的专业技能、职业认证与就业方式入手,释放导游从业者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携程旅游学院院长徐郅耘认为,随着游客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散客化、互联网化,导游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导游执业技能的扩展,培训、认证、评价与管理体系构建非常迫切。徐郅耘建议,让更多导游参加旅游定制师、研学旅行指导师、旅游咨询师、当地向导、民宿管家等认证,携程也愿意提供平台,帮助导游考取相关证书,拓宽就业渠道。 华商报记者 田蕾

>>记者观察

能否为导游安排一场线上专属招聘会

西安旅游发展起步较早,1987年陕西省旅游学校成立,该校是全西北五省唯一一家公办旅游学校,归当时的陕西省旅游局直接管理。1989年陕西省组织导游统一考试,并在第二年参加全国导游考试,并颁发全国统一导游证。

陕西的导游队伍也从那时候不断壮大。记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我省持证导游约3.3万人,导游电子身份识别卡注册人数约2万人。

外地跟团游客落地城市后,第一个接触的就是接团导游,通过导游的描述初步了解这座城市。导游,是连接着这座城市和外地游客的纽带。所以,如果遇到一位博古通今、能够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为游客讲述城市历史,并且综合素质很高的导游,会加速你爱上这座城市。

受疫情影响,目前众多导游待岗在家。有的人正在为生计苦苦寻找,想要解决自己面临的困境;也有人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求突破。但是西安也不乏刘国杨、冰蛋等这类网红导游,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坚持树立个人品牌,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大家讲述历史,不但宣扬了城市文化,更将自己打造成一名网红导游,未来可期。

据了解,导游证算是通过率最低的考试之一,考试的通过率约为35%,近两年才有所提高。能获得导游证,已经让人心生敬佩。所以,大部分导游都拥有缜密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更拥有较好的口才和社交能力,能够对消费者进行全方位服务,再加上对城市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了解,具备较强的交际和销售能力。所以,我们大胆建议,政府牵线,在导游和企业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为那些销售类企业提供优秀人才,解决导游的生计问题。一场专属于导游、领队的云上招聘会,对于某些亟需短期用人的企业来说,也许也是他们所迫切需要的。

同时,我们也建议待岗在家的导游、领队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行走山河、游遍世界的阅历,继续练好内功、夯实基础、丰富知识储备,用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旅游市场的春天。城市旅游需要蝶变,更希望你们面对“报复性文旅复苏”的时候能够破茧成蝶,做最好的自己。 田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