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深度體驗,美好感受,人文情懷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在還沒有復課的這段時間裡

我們選擇了通過聲音帶著小朋友們

穿越千年

一起找尋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國際大都會

一起了解莫高窟是如何開鑿並流傳千年

一起揭曉藏在壁畫裡的故事和秘密

一起發現不一樣的敦煌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晉行記少年童行

為大家推出

《耳朵裡的敦煌》系列音頻分享

和小金哥哥

一起穿越千年

一起神遊敦煌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第十三講:藏經洞(一)

課程關鍵詞

藏經洞:第17窟

藏經洞是莫高窟17窟的俗稱,附屬於16窟,此窟原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時開造,為當時河西都僧統洪䛒(bian)的影窟(紀念堂)。洪䛒(bian)和尚是河西都僧統,即負責河西一代宗教的最高領袖。敦煌莫高窟的16窟即為洪䛒和尚建造。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莫高窟第017窟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洪䛒像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旁邊的小門就是藏經洞

藏經洞發現:

公元1900年6月22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圓籙在清理今編第16窟的積沙時,於無意間偶然發現了藏經洞(即今第17窟),從中出土了公元4-11世紀的佛教經卷、社會文書、刺繡、絹畫、法器等文物5萬餘件。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這一震驚世界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及中亞古代歷史、地理、宗教、經濟、政治、民族、語言、文學、藝術、科技提供了數量極其巨大、內容極為豐富的珍貴資料,被譽為“中古時代的百科全書”、“古代學術的海洋”。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封閉原因:

一、廢棄說

認為這些經卷遺書都是當時敦煌僧眾拋棄無用的廢品。因佛經眾多,為尊重佛法佛典,這些用過的經品既不能丟棄,也不能燒燬,只好用這個石室封存起來。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逃避戰亂的說法自相矛盾,難以自圓其說。這是因為藏經洞內沒有整部大藏經和其他珍貴物品,大多是殘卷斷篇,夾有不少疑偽經,甚至還有不少錯抄的廢卷和塗鴉之雜寫,乃至作廢的文書與過時的契約等等。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這是由於新版本佛經的進入,以及紙張的充足,這批文書、經卷對當時的僧眾已完全失去價值了。但是在“崇聖尊經”觀念支配下,即使是破爛文書、佛畫也仍然是不可褻瀆的“神聖廢棄物”,因此必須加以收集,予以集中封存。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廢棄說得以支撐,更由於歷史時期中國人一直有

敬惜字紙的傳統。紙張比較珍貴,對地處西陲的敦煌來說更當如此。據敦煌遺書中的抄經記錄所載,抄經時每人所領紙張均要記賬,即使抄錯也必須憑廢紙換好紙,並將廢紙留待他用。此外,經過長期使用的破損佛經,如果不堪再使用下去亦不允許拋棄,須另行封藏。

二、避難說

認為這麼多經卷和遺書被藏於石室中被封閉,是莫高窟的僧人為躲避戰亂,使經卷遺書免於戰火而存放的。這種說法最早,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較多,但在具體封閉時間上又各不相同。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根據洞中所藏經卷,標註年號最晚的一批是在宋初時期,而1035年西夏國侵佔又此地,以西夏同樣尊崇佛教的習慣,也應在洞中留下西夏文經書,但洞中並沒有西夏文字,所以藏經洞封閉大概在1035年之前。

最有代表性、較普遍的說法是,宋初西夏人佔領敦煌之前,千佛洞下寺的僧人為躲避戰亂,臨走前便把經卷、佛像、雜書等藏入洞內封閉。待戰亂過後再回來啟用。誰知這些僧人一去不返,杳無音訊,此洞便成為無人知曉的秘密。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晉行記研學講師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金俊音(小金哥哥)

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志願者講解員

上海中心大廈敦煌大展特約講解員


曾先後在敦煌、蘭州、南京、上海、徐州、重慶等多地分享講解敦煌文化。2019年1月曾受邀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老師一起錄製CCTV1頻道《開講啦》節目,2020年雜誌《大學生》對其進行專題報道。


童行課堂 |《耳朵裡的敦煌》第十三講 莫高窟藏經洞(一)

從耳朵到心裡

從遙遠到眼前

少年童行陪你一起成長

假如您和孩子都喜歡歷史、喜歡古建、喜歡旅行

一起關注並加入【晉行記少年童行】大家庭吧!


接下來的每一天,

我們一起用知識迎接希望!

春天已經到來。

抗疫終將勝利,

眾志成城,我們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