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今天時間比較緊張,就不囉嗦市場情況了,直接上硬核建模案例。


對市場動態情況其實沒必要每天跟蹤,更重要的是劃分階段主題,抓住主要矛盾,做深度研究。最近我們再找時間,專門簡版報告做專題分析。這裡可以提前透露一下研究方向:一是原油市場的博弈格局及未來方向,這個是外圍市場波動的核心矛盾。二是北歐某國的特殊案例分析。三是新冠次生災害影響賽道,核心邏輯就是這些賽道短期下挫,長期會恢復,屬於逆向思考。


今天要研究的,和昨天的藥明康德類似,也是新冠影響的“次生災害”系列行業之一。


說起富士康,首先想起的是中國臺灣市場的鴻海集團,或者中國香港市場的富智康集團,以及內地的工業富聯。但其實,從富士康系統脫胎而出的,還有一家隱形巨頭。


2017年,它成為全球龍頭PCB廠商。PCB,是組裝電子零件用的基板,是電子產品的關鍵互連件,絕大多數電子設備均需配備,屬於電子行業長遠發展的“剛需”賽道,被稱為“電子產品之母”。


和富士康系統其他公司一樣,它也是蘋果的核心供應商。2016年至2018年,蘋果作為其大客戶,分別貢獻收入61.32%、63.32%、70.28%。


儘管高度依賴蘋果,但其他客戶名單也相當豪華,微軟、谷歌、諾基亞、索尼、OPPO、vivo也都跟它做生意。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2020年2月以來,本案巨幅波動。從高點的54.95,快速回調至低點的29.34,回調幅度一度高達47%。背後核心的原因,就是其海外收入佔比較高(主要來自於蘋果,部分蘋果店鋪營業受衝擊,因而本案遭全球新冠狀走勢連累),此外,蘋果宣佈推遲5G手機發布,也是一大負面因素。


它,就是鵬鼎控股


從財務數據上看,根據剛剛發佈的2019年財報:自2017年至2019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239.21億元、258.55億元、266.1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8.27億元、27.71億元、29.25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分別為16.73億元、62.1億元、41.62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7.89%、23.19%、23.83%;淨利率分別為7.6%、10.72%、10.99%。


數據看到這裡,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隨之而來:

1)作為全球PCB行業龍頭,其背後的核心護城河是什麼?

2)未來,其長遠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是什麼?

3)目前,經歷大幅波動之後,這樣的估值處於什麼樣的水平?到底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本文堅決不做任何建議,

僅服務於產業研究需求、學術討論需求

如為股市相關人士,或非財務專業人士

請務必自行取消對本號的關注


數據由以下機構提供支持,特此鳴謝

國內:Wind數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理杏仁、企查查

海外:Capital IQ、Bloomberg、路透

如果大家有購買以上機構數據終端的需求,可和我們聯繫


— 01 —

███████

龍頭,模式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全球前10大PCB廠商

2006年,鴻海集團(富士康母公司)成立臻鼎控股,佈局PCB賽道。2017年,臻鼎控股首次超過日本旗勝,成為全球PCB行業龍頭。


2018年9月,臻鼎控股整合PCB業務,裝入鵬鼎控股,在深交所上市。鵬鼎控股的大股東為美港實業,無實控人。其他知名的機構投資者包括易方達、華安基金、工銀瑞信、興全基金等。

從近一個季度的數據來看,易方達裕祥回報債券、工銀互聯網均進行了加倉,華安媒體互聯網混合、財通成長優選混合A則進行了減倉。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股權結構

2017年至2019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239.21億元、258.55億元、266.1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8.27億元、27.71億元、29.25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分別為16.73億元、62.1億元、41.62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7.89%、23.19%、23.83%;淨利率分別為7.6%、10.72%、10.99%

從業績增速來看,近三年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速為5.5%,淨利潤年複合增速為27%

本案的主營業務為PCB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稱為印製電路板,是組裝電子零件用的基板,是電子產品的關鍵互連件。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各類PCB

按照基材材質,PCB可以分為剛性板、柔性板和剛柔結合板。鵬鼎控股的產品,以柔性板(FPC)為主(2918年收入佔比73%),具有重量輕、厚度薄、可彎曲、靈活度高等優點,是智能手機和各類消費電子產品(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設備)的剛需配件。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PCB分類

按照下游應用領域,本案收入可以劃分為通訊用板、消費電子和計算機用板、其他用板。2018年,其主要收入來自於通訊用板(78.25%),其次來自於消費電子及計算機用板(21.55%),其他業務收入佔比約為0.2%。


因而,從產業邏輯上來看,本案直接受惠於5G的發展。從毛利貢獻看,通訊用板毛利率貢獻77%,消費電子及計算機用板佔22%。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收入結構(單位:%)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毛利結構(單位:%)

通訊用板——包括主板和配板、揚聲器、天線、相機模組板、指紋辨識模組板等多類產品,廣泛應用於通訊電子產業的多類終端產品上。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通訊用板

消費電子用板和計算機用板——包括主板、光學量測板、 振動器模組板和扁平電纜板等,主要應用於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遊戲機和智能家居設備。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消費電子和計算機用板

其他領域用板——主要包括汽車電子、工業控制領域的PCB產品,以及測試打樣等服務。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當前收入佔比較少,但汽車電子市場是未來本案重點佈局的方向。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汽車電子用板

從PCB所處的產業鏈來看,上游原材料為覆銅板(佔比37%)、半固化片(佔比13%)、銅箔、銅球、樹脂、玻纖紗等原材料。經過產業鏈倒推,在上游覆銅板成本構成中,銅箔成本佔比30%-50%。本案成本結構中,覆銅板佔比較大。此外,銅箔、銅球都受相關金屬價格影響較大。

覆銅基板領域集中度較高,全球CR5為50%,CR10為73.5%,因此議價能力較強,代表企業有:建滔積層板(毛利率29%)、生益科技(毛利率22%)、羅傑斯(高端產品,毛利率35%)等。銅箔領域,受銅價影響較大,代表公司有南亞塑料(毛利率16%)、三井金屬(毛利率19%)、長春石化、安徽銅冠、福田金屬等。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PCB產業鏈

中游PCB生產商集中度較低,競爭激烈。根據N.T.Information的統計,全球PCB廠商CR5僅有20.84%,CR10為32.21%。考慮到PCB細分產品較多,產業鏈格局多為各家佔據一到兩個細分賽道。


從全球前十大PCB廠商所側重的領域來看——FPC領域包括:鵬鼎(毛利率22%)、日本旗勝(毛利率17%)、住友;多層板領域有:TTM科技(毛利率16%)、健鼎(毛利率18%)、華通(毛利率14%);HDI領域龍頭有:華通、欣興電子;封裝基板領域龍頭有:欣興電子、三星和永豐。

本案的下游應用領域,包括通信設備、消費電子、汽車電子、航空國防等,比如:蘋果(毛利率38%)、Nokia(毛利率37%)、亞馬遜等。

本案,上游供應商主要有蘋果、Lumileds集團、Qorvo集團、永豐集團、村田電子等。前五名供應商採購額佔比35%左右,集中度不高。前五大客戶收入佔比80%以上,大客戶為蘋果,收入佔比70.28%,集中度很高。

以上產業鏈和業務模式,形成了本案特殊的財報結構:

從資產結構來看——2018年,其資產總規模為273.52億元,其中佔比較高的是:固定資產(29%)、貨幣資金(27%)、應收款項(20%)。負債總額為94.66億元,佔比由高到低為應付款項(18%)、其他經營性負債(9%)、短期借款(8%)。


從利潤結構來看——2018年,其營業收入258億元,其中營業成本為185億元,佔比71%,其次為管理費用8%、銷售費用1%、財務費用為0.3%,剩下11%的淨利潤。


接著,來看一組《併購優塾》整理的基本面數據: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ROE、ROIC(單位:%)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同行ROE對比(單位:%)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增速(單位:億元、%)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營業收入增速及淨利潤增速(單位:%)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毛利率、淨利率(單位:%)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淨利潤及經營活動現金流(單位:億元)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三大現金流(單位:億元)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CAPEX對現金流的拉動(單位:億元、%)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營運資本對現金流的拉動(單位:億元、倍)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存貨對現金流的拉動(單位:億元、倍)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有息負債對現金流的拉動(單位:億元、倍)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資產結構 單位(億元)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價格與可比乘數(單位:元、倍)

看完這組基本面圖表後,重要的問題來了——如果要做財務建模,到底該從哪些地方入手?


— 02 —

███████

回報分析,行業對比

在優塾的研究體系下,對任何公司分析的第一步,都始於回報分析。


本案近三年的ROE為16.25%、18.37%、15.51%,ROIC為13.36%、15.52%、13.32%,這個水平到底如何?我們將處於通信行業以及蘋果產業鏈的同行業龍頭,做個比較。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回報對比,來源:併購優塾、Wind


整體來看,主營通信基站天線的信維通信,基站PCB的深南電路、滬電股份,回報較高。不過,雖然回報高,但波動較大,因受下游客戶投資節奏影響。而鵬鼎控股的ROE處於行業中等偏上水平,且波動較小,主要是下游消費電子週期較弱有關。


我們將分子、分母拆開,以2018年為橫截面,對比一下各家的資產情況和收益情況。主要資產負債項如下: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資產負債項對比,來源:併購優塾、Wind


營業收入、淨利潤、現金流情況如下: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營業收入、淨利潤、現金流對比,來源:併購優塾、Wind


根據以上三張表,我們能看出,固定資產是該行業的核心資產。另外,蘋果產業鏈上的三家企業(鵬鼎、立訊、藍思科技)營業收入體量較大。可以看出,從收入和利潤規模來看,服務C端消費電子產品的零配件要大於通信基站零配件。


其次,從核心指標拆解來看:

總資產週轉率——鵬鼎控股為1.02次,僅低於立訊精密的1.13次,比其他公司都要高;


淨利率——鵬鼎控股為10.72%,低於景旺電子的15%、信維通信的21%;


資產負債率——鵬鼎控股為34.6%,為以上所有公司中較低,深南電路為56%、信維通信為48%。


由此可以看出,對這個細分賽道來說,如果要想實質性提高投入資本回報率,關鍵還是在於提升淨利率,未來,長期增長邏輯如何?淨利率是否有提升空間?我們繼續接下來的建模分析。


— 03 —

███████

增長,拆解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歷史收入增速

從本案歷史增長數據來看:


收入增速低點出現在2016年,主要原因是蘋果手機(iPhone7)銷售量不及預期;收入增速高點出現在2017年,主要原因是蘋果手機(iPhoneX)銷售量回升。


可見,蘋果作為本案的大客戶(蘋果整體收入佔比70.28%,蘋果手機收入佔比52%),對本案收入的增長影響較大。

一方面,本案收入增速呈現一定的“蘋果週期”,和蘋果產品銷量增速保持一致。


由於蘋果新品通常在9月發佈,收入增速呈現季節性波動,且集中在三四季度。因此,從短期來看,蘋果新產品的發佈可以看作是本案收入增長的信號。(由於鵬鼎上市時間較短,此處採用臻鼎數據)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臻鼎、蘋果收入增速(單位:億臺幣、億美元、%)

另一方面,本案收入增長強度與蘋果新品的創新力度有關。

除了新品類的創新(從手機到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還有單位產品所需的FPC數量增長。


比如,2015年發行的iPhone6s使用15片FPC,但是iPhone7在FPC方面的創新較小,因而2016年營業收入下滑。到了2017年,iPhoneX採用FaceID、全面屏和雙電芯等設計,FPC用量達到21片,2017年Q3臻鼎增速大幅上升。


因而,在後續基本面跟蹤過程中,對蘋果新機動向、創新功能、單機使用FPC數量,需要密切留意。


總體來說,手機功能創新意味著功能模塊的增加,對應的是手機內部空間的壓縮,從而帶來對於FPC的需求。

由於我們缺少產品量、價的數據,故採用至上而下的市佔率法,對本案做分析。收入=市場規模*鵬鼎市佔率。

另外注意,本案拆分口徑參考各家研究機構披露的產品類型,而非按照公司年報披露的按下游應用領域劃分,這是考慮到產品形態更能體現PCB板的迭代趨勢。比如,除主要FPC產品外,SLP(類載板,即高階HDI)通過提升佈線密度,可以縮小主板面積,提升電池的續航能力,在5G時代有著廣闊的前景。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按產品形態收入拆分

— 04 —

███████

FPC,市場規模

FPC作為消費電子內部精密連接件,其在生產過程中,需經過表面貼裝工序(SMT)附上IC、電容電感等元器件,實際為“高價值量小模組”。

FPC依靠其輕薄、可彎曲的特點,可以滿足電子終端設備小型化、高度集成化、以及性能優化的需求,有利於充分利用電子設備內部空間,集成更多複雜功能。簡而言之,更薄且性能更強大。

根據Prismark數據,2018年全球FPC產值規模達約

128億美元(約896億人民幣),預計到2022年達到約149億美元(1043億元),年復增長率約為3.87%,整體來看增長空間有限。

消費電子產品,是FPC主要的應用領域,蘋果公司是FPC核心的應用企業,每年FPC採購量約佔全球市場份額在60%-70%。其中,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分別佔比40%和16%。近年來,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汽車電子的發展,對FPC需求佔比逐步提升。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FPC下游應用領域

因此,對於FPC市場規模的預測,我們按照:1)智能手機、平板電腦 2)可穿戴設備)3)汽車電子三大領域,分別預測下游需求量,並假設近期需求分佈保持不變,進而推算出FPC行業的總需求量。(對於PC、服務器等其他領域,我們假設市場規模保持不變)


另外,由於FPC市場,本質上屬於依託終端產品(主要是蘋果手機)的需求,是蘋果和供應鏈企業共同培育出來的市場。換句話說,FPC對於終端產品有一定的“寄生性”,受終端產品形態變化影響較大。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預測未來10年的市場規模難度較大,也缺少相關數據支撐,因此,我們將預測期縮短為3年。

— 05 —

███████

智能手機、平板

FPC用量的提升,主要包含兩個維度:單品FPC用量提升,手機和平板銷量的提升。


智能手機方面,從當下智能手機單機使用FPC條數來看,蘋果iPhone用量是國產手機的2-3倍,iPhone XS(Max)約搭載了23-25條FPC,而對應的華為Mate20(pro)系列只有約10-12條,OPPO、vivo、Google的旗艦機產品的單機使用數也不超過15條。

從iPhone歷史FPC使用情況來看,單機使用FPC條數也呈上升趨勢。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各大智能手機品牌FPC用量

展望未來,單機使用量仍有提升的空間。具體表現在:

變量1:光學領域,主要提升現在多攝像頭+前置3D+後置TOF鏡頭三大趨勢,導致攝像模組數量增加,功能複雜,手機內部空間被壓縮,FPC有利於為智能終端節省空間,導致需求提升。

變量2:天線,5G通訊採用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天線技術方案,智能手機天線數量需要增長3倍,帶來FPC使用量提升。

變量3:顯示領域,OLED(柔性屏)、全面屏的應用,將帶來FPC的使用量提升。OLED和全面屏採用的封裝技術——COF和COP,都需要超細FPC,將帶來FPC用量的提升。

變量4:電池,手機功耗提升可能需要更大體積的電池,進一步壓縮內部空間。這一點存在不確定性,也可能通過電池技術的創新,生產出更高密度的電池。

從蘋果手機銷量增長來看,2016年以來已趨於零增速。而5G換機潮,雖然對手機銷量有一定的拉動作用,但是相比於4G時代要小很多。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蘋果手機出貨量及增速


平板電腦方面,iPad銷量增速也已經趨於0%增長,相關FPC需求主要看內部功能升級驅動的FPC用量提升(當前iPad Air FPC用量約為21條)。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iPad銷量增速趨於0%

綜合來看,手機和平板領域,FPC市場增長已經不是看終端數量增長(總量性的增長),而是主要看單品FPC用量的提升(結構性的增長),這需要密切追蹤手機和平板產品的創新力度


根據Prismark預測數據,我們假設,2020年-2022年手機、平板電腦FPC市場規模增速為2.2%。


— 06 —

███████

可穿戴設備

可穿戴設備包括TWS耳機、智能手錶/手環、AR/VR眼鏡等可穿戴便攜電子產品,目前處於高增長階段。

蘋果依然是該領域主要的產品創新者,也提供了FPC較大的需求。從蘋果產品使用FPC條數來看,iWatch約13條,AirPods為5條,AirPods Pro為7條。對於可穿戴設備單品FPC的提升幅度,缺少相關預測數據,需要密切關注相關產品的創新力度。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設備

來源:ERS Journals、OFweek,光大證券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VR/AR設備

來源:日本旗勝官網、iFixit、青亭網

我們認為,可穿戴設備領域FPC的增長,當前主要看因為銷量爆發所拉動的整體使用量的提升,蘋果耳機和手錶還有較大的銷量提升空間(處於總量提升階段)。對於該領域FPC市場增速,我們採用可穿戴設備的整體市場規模增速來近似替代。


根據Prismark數據,2018年蘋果該等產品對應的FPC市場規模總和約為20億美金,未來3年複合增速預計將接近30%,2022年有望達到48億美金,是FPC中增長較快的細分市場。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預測

— 07 —

███████

汽車電子

汽車被認為是繼手機之後的下一代智能終端, 隨著傳感器技術應用的增加,和互聯網對汽車領域的逐步滲透,汽車的電子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以特斯拉MODEL3為例,它用超大液晶儀表,取代了傳統的指針儀表盤以及按鍵旋鈕,為了達到L2級別的自動駕駛水平,特斯拉通過在車身周圍,安裝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探測裝置的方式,來探測車身周圍的障礙物。


另外,LED照明、電池、車內控制等多個功能模塊中,對於電子元器件的需求都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這些升級都促使了汽車電子化程度的提升。隨著汽車電子化的不斷提升,PCB(包括FPC)自然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

汽車電子化程度的提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有兩大關鍵條件:

1)電動化程度——一旦汽車解決了續航能力,將為其進行電子化升級提供能源基礎。

2)智能化程度——自動駕駛能力的升級,將帶動操作系統、應用軟件、以及各種傳感器的升級,大幅度提升汽車的電子化水平。根據HIS提供的智能駕駛滲透率數據,2021年-2022年,自動駕駛將迎來增長高點,2030年左右將達到65%左右。

未來隨著汽車自動化、聯網化、電動化趨勢的加深,汽車電子佔整車成本的比例,有望從25%提升至50%。根據Prismark預測數據:2020年-2022年,汽車電子領域FPC市場規模複合增速為6.6%。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汽車電子領域FPC佔比,來源:財通證券

分析完FPC市場規模情況,我們下面來看本案市佔率:是否有提升空間?


— 08 —

███████

搶佔、高端化

雖然整體PCB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但由於各大廠商產品所屬細分領域不同,所以,實際上龍頭在每個細分領域的集中度較高,具體到FPC領域更是如此。


2018年,FPC領域CR5企業佔比約為71%,前兩大企業,鵬鼎和日本旗勝,合計佔比約為45%。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FPC廠商市場份額

這是因為,FPC下游客戶集中度高,決定了FPC行業集中度較高。由於FPC全球需求量約有60%來自於蘋果公司,且蘋果對於供應商篩選嚴格,只有兼具技術工藝、質量良率和規模效率的大廠才能脫穎而出。另外,蘋果會與FPC生產商共同參與產品的前期研發,FPC大廠亦對於蘋果形成了一定的綁定效果,蘋果更換供應商的成本較高。


所以,蘋果FPC現有供應商將直接受益於蘋果產品FPC用量的不斷增長,形成強者恆強的局面。那麼,本案市佔率有沒有繼續提升的可能?


答案是有,提升的可能性來自於以下三點:

1)在蘋果產業鏈中繼續搶佔日企市場份額。

當前,合計佔全球FPC市場30%-40%份額的日企(在蘋果FPC採購中份額與此相當),在逐步退出市場,鵬鼎控股有望依靠穩定擴張持續獲得增量份額。

這是一個產業轉移的大趨勢:根據日本電子迴路工業會(JPCA)的統計,2018 年日本PCB產值僅成長2.3%,其中硬板產值成長5.8%,IC載板產值成長0.9%,軟板(FPC)產值衰退13.6%。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日本FPC產量逐漸下降

具體到企業,目前日本FPC業務收入較高的企業為旗勝(NOK),它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FPC廠商。自2015年起,其FPC業務逐年下滑,2018年更是同比下降17%。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旗勝FPC業務收入增速

日本企業在FPC領域逐漸退出的原因包括:

首先,日本PCB企業多采取多元經營的模式,FPC業務佔比不大,在利潤率逐漸被擠壓的情況下,使得日企在FPC領域的擴產更為謹慎。

旗勝作為FPC業務佔比較高的企業,該業務佔比僅為44%,遠低於鵬鼎控股的73%。其他日企FPC業務佔比更低,日企FPC業務排名第二的藤倉佔比為17%,住友電工佔比僅為5%。

第二,相較於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企業,日本企業在地域上和蘋果產業鏈其他製造部門,在地域上相隔較遠,無法進行及時有效溝通,導致其對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的響應能力較弱。也就是說,製造業鏈條的完整度,是我國的一大優勢。

蘋果是一家重點考核穩定供應能力(投資、研發等)、價格(成本控制,日本企業做蘋果 FPC 盈利能力低)、產線自動化和環保能力的客戶,在鵬鼎等穩步擴張企業的競爭下,日本企業很難再繼續保持蘋果產業鏈的供應地位,自身參與的意願也在降低。因此,我們預計,日企在蘋果產業鏈的退出將會加快。

在日企退出的同時,大陸和中國臺灣廠商則在加速佈局產能。其中,鵬鼎控股的產能擴張力度較大。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大陸和中國臺灣廠商FPC產能擴張計劃

2)拓展非蘋果產業鏈客戶,比如華為、OPPO、Vivo。

從理論上來說,如果鵬鼎控股能夠拓展蘋果供應鏈以外的市場,則有利於其市佔率的提升。從其早期的歷史來看,合作過的客戶包括摩托羅拉、諾基亞和索尼愛立信等,理論上它有機會去拓展其他領域客戶。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鵬鼎各階段成長驅動力

不過,由於非蘋果廠商FPC整體使用量,目前來看仍然較少,在本案收入中的佔比同樣很少(佔比約為20%)。但僅從本案的角度,儘管有很強的市場預期(如華為帶來的營收),但我們目前還沒有足夠的依據,去判斷其是否能夠拓展更多非蘋果客戶市場。因而,此處也形成了一個調研點。


對於鵬鼎非蘋果客戶市場拓展的可能性,我們需要關注的是整個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局。


當前手機市場,蘋果和非蘋果陣營,產品定位有所不同。蘋果公司是當前全球消費電子領域產品創新的主要引領者,無論是開始的定義智能手機(讓手機成為移動的電腦),還是後來的指紋識別、FaceID、全面屏、無線充電,都屬於蘋果開創。


曾經有媒體評論道,很多非蘋果廠商主要標籤的就是攝像頭升級和滿大街的廣告,但是無論拍照如何升級換代,並沒有帶來實質性功能革新。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非蘋果手機的“千機一面”

由於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產品設計能力,蘋果手機有更強的定價權,可以主打高端產品。未來,我們還需要持續跟蹤華為在高端產品上的開拓能力。


而其他手機廠商多采用產品跟隨策略,並且主打中低端市場。 據統計,蘋果手機雖然市佔率不足15%,但是佔據了手機行業利潤的66%

而FPC作為連接基板,是手機產品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手機功能創新意味著功能模塊的增加,對應的是手機內部空間的壓縮,從而帶來對於FPC的需求。因此,很多FPC領域的技術創新,是和蘋果公司共同研發完成的,這也側面說明其強大的技術實力。


因此,未來本案能否拓展非蘋果產業鏈的客戶,關鍵點並不在於鵬鼎的FPC相關技術實力是否達標,而是要看其他手機廠商(比如華為、Oppo、Vivo)的產品定位和創新升級力度,是否能夠支撐起需FPC的新增需求量。

因而,未來需要密切關注華為、Oppo、Vivo等國產手機廠商的高端產品動態,能否開拓出高端爆款型號。


3)汽車電子領域搶佔高端市場

遠期來看,本案市場份額的提升,還依賴於搶佔汽車電子領域市場份額。目前,日本企業旗勝、藤倉等,已經憑藉和日系車企的合作關係,重點佈局汽車電子市場。

由於該領域處於早期,缺乏市佔率數據支撐,僅能做定性分析。


我們認為,該領域應重點關注鵬鼎控股未來和汽車領域龍頭廠商的合作情況,參考本案在蘋果產業鏈的崛起過程,我們發現,只有和龍頭客戶綁定,才能走上共同探索新工藝的快速發展路徑。


分析完了市佔率提升的可能性,再來看看目前FPC領域的參與者,各自實力如何。

— 09 —

███████

玩家對比

盤點一下目前FPC領域的參與者,從營業收入體量、研發投入水平、專利水平等維度考量,我們來看各家的實力,和鵬鼎的差距有多大。

鵬鼎控股(主營業務為FPC)——2018年營業收入為258億元,FPC業務收入約為186億元。研發投入為12.23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為4.73%。截至2018年末,累計取得國內外專利共計609件

東山精密(主營業務為FPC、通信模組、led模組等)——2018年營業收入為198億元,FPC業務收入約為99億元(FPC相關業務主要通過收購美國MLFX和Multek獲得),2018年FPC收入為90億元。研發投入為4.75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4%

合力泰(主營業務為觸摸屏、攝像頭模組等)——2018年營業收入為169億元,FPC業務營業收入為13.9億元。研發投入為6.32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74%

弘信電子(主營業務為FPC、儀表元器件等)——2018年營業收入為22.49億元,FPC業務營業收入約為13億元。研發投入為0.84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73%

華通(主營業務收入為多層板、FPC)——2018年營業收入為102億元,研發投入為1.87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69%

健鼎科技(主營業務為FPC、HDI等)——2018年營業收入為114億元,研發投入為0.43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0.3%

TTM科技——2018年營業收入為188.88億元,未披露研發費用。

可以看出,無論是從FPC業務收入規模,還是研發投入力度的角度來看,目前鵬鼎控股都處於領先地位。

此外,PCB(FPC)行業屬於產能驅動,從歷史情況看,不斷進行的資本支出是維護行業地位的前提條件。對比同行業來看,本案的資本支的絕對值,處於同行業較高水平。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資本支出(億元)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假設:

樂觀情況下——如果通過搶佔日企份額、向非蘋果產業鏈拓展進展順利,到2022年,鵬鼎控股在FPC領域的市佔率由26%可以逐漸提升至30%;

保守情況下——假設上述可能性沒有實現,2020年至2022年,鵬鼎控股的市佔率保持不變。

研究至此,FPC未來的收入預測已經解決,接著來看另外一大產品線,市場情況如何?

— 10 —

███████

SLP(類載板)、其他業務

在其他業務收入中,未來有望實現高增長的產品為SLP(類載板)。而對於多層板及其他業務,我們假設收入規模保持不變。

SLP(類載板)屬於高階HDI,其主要的特徵是可以進一步為電子產品節省空間(它比FPC還要節省空間,不過,SLP不屬於軟板,在可彎曲這方面不會替代FPC,但是更小更精細,我們猜測可能會在某些部分會替代FPC)。


如果說FPC技術實力決定了當前的競爭格局,那麼SLP的投入,則代表了對於未來的提前佈局。

SLP的主要特徵是線寬的變化(線路之間距離),普通HDI線寬為40-50um,SLP(類載板)線寬約為30-35um,線寬的縮小直接降低了PCB的表面積。在5G時代,由於手機中天線、存儲等器件的增加,對於手機內空間的需求更為緊迫,需要增加500平方毫米的面積。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5G時代對手機內部空間提出新的要求,來源:招商證券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SLP市場規模預測

據統計,2018年SLP的市場規模為67億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274億元,複合增速為42.2%。


2017年,蘋果推出的iPhone8和iPhone8 Plus較早採用SLP來代替之前的高密度板HDI,2018年推出的iPhoneX ,則使得SLP使用量進一步擴大。

目前,鵬鼎擁有SLP的量產能力,其產品極小孔徑可達0.025mm,極小線寬可達0.025mm,處在行業領先水平。但是,目前該部分業務收入規模較小,且市場競爭格局尚不明確,我們假設該部分業務按照行業增速增長。

至此,收入預測已經完成。不過,單一邏輯畢竟不一定靠譜,我們還需要從多個邏輯角度,做交叉印證。

— 11 —

███████

邏輯,印證

綜合以上數據,《併購優塾》計算出數據,近三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9.9%、10.2%、10.89%。這裡,我們再結合“內生增速”、“分析師預測”等方法,進行交叉驗證。

方法一:內生增速——採用預期增長率,採用公式:內生增速=淨資產回報率*(1-分紅率)。其歷史平均分紅率約為30%,近三年平均ROE約為16.33%,通過計算,得到內生增速為11.43%。


方法二:外部分析師預期——這裡我們選取180天內22家機構在2020年-2021年的預測,營收增速為12.47%、17.34%;利潤增速為15.74%、20.87%。

整體來看,我們的預測增速,略低於其他機構預測,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各家採用的本案在FPC市場的市佔率數據有所差異,且對於其未來市佔率提升的速度預期有所不同。

至此,收入層面已經分析完畢,接下來,我們看另一個問題:利潤表,該如何建模?


— 12 —

███████

資金,去向

收入預測完畢後,我們進入EBIDTA的預測,這部分可以拆分為三大塊: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注意,上述三部分的計算口徑均剔除折舊、攤銷。

先看成本項,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工資、折舊,能源等。近五年,本案毛利率分別為20.14%、19.59%、16.6%、17.89%、23.19%,呈現出波動上升的趨勢。

2016年至2017年毛利率下降,一方面是由於原材料成本(主要是銅價上漲)上升,一方面由於蘋果iPhone7銷售不及預期。2018年毛利率上升,則得益於自動化改造帶來的人力成本下降。

可以看出,影響毛利率的因素為,原材料價格(銅價)和下游終端產品的銷售情況,這兩項短期來看不確定性均較大,但長期看大概率將圍繞均值呈波動態勢,故我們假設維持不變。

但是,本案毛利率的提升空間在於人力成本的壓縮。2017年,鵬鼎開始推進自動化改造,2018 年開始公司員工總數出現下降的現象,當年營收增長8%,但員工人數下降 12%,其中大部分都是生產線操作和管控人員。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鵬鼎員工人數

根據本案的長期規劃,員工結構從原來的三角型分佈,要逐步過渡到未來的梯形分佈,基層的手工操作人員大幅減少,而需要有一定自動化設備操作技能的工程師數量提升。

長期來看,鵬鼎的產線全面自動化,有望減少員工2.5萬人以上,相比於2017年有望提升利潤率4個百分點以上。通過產業調研瞭解,蘋果GSM鼓勵產業鏈龍頭公司升級產線自動化水平,導致自動化水平更高的公司能夠獲得更大的份額和利潤率。所以,整體來看,鵬鼎的毛利率仍然有提升的空間。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鵬鼎人員結構

與同行業相比,本案的毛利率處於行業較高水平,主要原因是本案產品絕大部分處於蘋果產業鏈,享有較高的定價權。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同行業毛利率對比(單位:%)

《併購優塾》假設,2019年至2028年,由於自動化水平的提升,本案毛利率逐漸上升至25%。

管理費用(含研發費用)——主要包括工資薪酬、研發費用、技術轉讓費用等。2014年至2018年,本案的管理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72%、7.89%、8.45%、7.2%、8.25%,整體較為穩定。與同行業對比來看,本案的管理費用處於行業較高水平。

綜合來看,其近五年管理費用率變化不大,因此,《併購優塾》假設——在預測期內,其管理費用率維持2018年水平。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同行業管理費用率(單位:%)

銷售費用——主要包括運輸物流費、廣告宣傳費、產品質量保證金等。2014年至2018年,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17%、1.23%、1.33%、1.11%、1.18%。與同行業相比,本案的銷售費用率處於行業較低水平。

因此,《併購優塾》假設——預測期內銷售費用率取維持2018年水平。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同行業銷售費用率(單位:%)

至此,利潤表的購建已經告一段落,不過,還有折舊攤銷方面需要分析。而要分析折舊攤銷,就必須研究另一件重要的事——本案未來將在設備、廠房等長期資產方面,花掉多少錢?這些錢,將如何攤銷到每一年的利潤表中?

— 13 —

███████

長期資本,支出

PCB(FPC)行業屬於產能驅動,從歷史情況看,不斷進行的資本支出是維護行業地位的前提條件。

2014年至2018年,本案近五年資本支出分別為13.18億元、17.22億元、20.14億元、33.08億元、40.38億元,資本支出佔收入比重分別為9%、10%、12%、14%、16%,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對比同行業來看,資本支出金額和比例,都較同行業要高。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資本支出/營業收入

從資本支出回報來看,本案處於中等水平。TTM科技、健鼎、臺郡科技的資本支出對現金流的拉動能力較強,大陸廠商東山精密、合力泰和弘信電子較弱。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現金流/資本支出

本案的資本支出,主要用於機器設備(包括其他設備)、計算機及電子設備、房屋及建築物等。其中,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佔總資產的比重,分別為29%、6%。固定資產中設備居多,無形資產中主要為土地使用權、專利。

根據鵬鼎2018年的招股說明書披露,2018年起,計劃投資30億元用於子公司慶鼎精密電子(淮安)有限公司柔性多層印製電路板擴產項目(為期3年),新建年產能為133.8萬平方米的FPC產線;投資24億元用於子公司宏啟勝精密電子(秦皇島)有限公司高階HDI(即SLP)擴產項目(為期2年),新建年產能為33.4萬平方米的SLP生產線。

結合以上數據,《併購優塾》對資本支出做出合理假設:

1)新增在建工程——主要包括新產能投建。根據本案招股書披露,其新增兩條產線將分別於2020年和2021年建成,可得2020年、2021年新增在建工程為18億元、18億元。之後假設不再新增。

2) 維護性資本支出——維持歷史折舊/收入比例8.29%。

3)折舊年限及殘值率——本案固定資產中佔比較高的部分為機器設備(佔比62%),其折舊年限為2-10年,殘值率為0%或1%。

4)已存固定資產折舊,按照折舊率遞減。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折舊年限與殘值率

5)無形資產——由於過去新增無形資產/總收入的比例較為穩定,所以取過去四年均值1.55%。

研究至此,CAPEX(資本支出)、折舊攤銷預測完畢。但是,還有另一大變量,會極大的影響自由現金流,進而影響估值建模——本案,在產業鏈上話語權如何?它是否能夠佔用上下游的資金,進而增強自己的現金流,以提升企業內含價值?

— 14 —

███████

產業鏈,話語權

2014年-2018年,鵬鼎控股淨營運資本佔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1%、16%、21%、11%。通過對比可比公司可見,本案的營運資本佔比較低,和同行業相比,其產業鏈話語權較強。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淨營運資本佔收入比例

本案,影響營運資本的主要是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和存貨。

對上游的話語權——主要看應付賬款、預付賬款。

應付、預付的細項,主要由材料和設備款所形成。2014年至2018年,其應付賬款佔成本的比重分別為29.72%、22.34%、28.89%、29,09%、24.55%。同期,預付賬款佔成本比重較低,均小於1%。

從歷史數據來看,其應付賬款佔成本的比重較為穩定。與同行業對比來看,本案的應付賬款佔營業成本比處於中等水平。

這裡《併購優塾》假設,預測期內應付款項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維持2018年水平。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可比公司應付賬款佔成本比(單位:%)

對下游的話語權——主要看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預收賬款。

應收賬款方面,2014年至2018年,其應收賬款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05%、18.56%、23.76%、27.76%、20.83%。

與同行業對比,本案應收賬款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處於行業較低水平,這主要是由於本案下游的大客戶蘋果,回款能力較強。

我們來看2018年其他大客戶為蘋果的企業應收賬款佔比的情況,工業富聯為20.73%、立訊精密為31%,整體來看相差不大。

對比來看,東山精密雖然下游和鵬鼎相比,較為分散(東山精密前五大客戶收入佔比為46.33%,鵬鼎超過80%),但是其對下游的話語權卻更弱一些。

這裡《併購優塾》假設,預測期內應收款項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維持2018年水平。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可比公司應收賬款佔營業收入比(單位:%)

另外, 本案預收賬款規模較小,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小於1%。這裡《併購優塾》假設,預測期內預收款項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假設維持2018年水平。

看完了話語權,再來看它的營運效率到底如何,主要看存貨週轉率。


從歷史數據來看,2015年至2018年,鵬鼎控股的存貨週轉率分別為11.69次、10.59次、9.93次、8.52次,存貨週轉率有下降的趨勢。從存貨結構來看,主要包括原材料、在產品、庫存商品等,其中庫存商品佔比約為58%,是存貨的主要構成部分。不過,與同行業對比來看,本案的存貨週轉率處於行業較高水平。

《併購優塾》假設,預測期內存貨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維持2018年水平。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圖:可比公司存貨週轉率情況(單位:次)

以上,關於估值建模的絕大多數假設都已完成,我們進入本報告核心的部分——建模,到底如何測算?

— 15 —

███████

建模,到底如何操作?

在進行建模之前,我們先總結一下本案的基本面:

1)行業天花板:FPC行業規模整體增長,主要依託相關終端產品的銷量增長情況和單品FPC用量的提升。當前,FPC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的增長,主要來自於單品FPC用量的提升;而在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領域,主要看產品銷量的增長和新技術拓展。

根據Prismark數據,2018年全球FPC產值規模達約128億美元(約896億人民幣),預計到2022年達到約149億美元(1043億元),年復增長率約為3.87%,整體來看收入增速不應該過分樂觀。

2)未來增長驅動力:

短期來看,本案盈利增長的驅動力主要包括兩點,首先是市佔率的提升,主要途徑是在蘋果產業鏈中,持續搶佔日本企業退出產能,和開拓非蘋果產業鏈客戶資源。其次是自動化水平的提升,有望節省人力成本開支。長期來看,需要密切關注與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相關的FPC市場規模是否可以實現較高的增長,以及本案在相關領域的客戶拓展情況。

3)投入資本回報:2016年至2018年,我們計算其剔除現金和類現金資產的ROIC分別為18.26%、20.6%、25.65%;不剔除現金分別為13.36%、15.52%、13.32%。

4)核心護城河:本案是蘋果產業鏈的受益者,可以持續分享蘋果產品的創新能力帶來的紅利。本案在FPC領域和蘋果共同探索和積累的相關技術、工藝是其主要的護城河。

5)競爭格局:無論是從營收體量、產能、蘋果產業鏈的地位,以及新技術佈局等維度來看,本案均處於FPC(包括未來的SLP)市場的龍頭地位。

6)風險因素:A、蘋果產品的持續創新能力下降,B、毛衣問題,C、在汽車電子領域的技術研發、客戶拓展不及預期,D、5G進展低於預期。

此外,本案還需要對巨頭綁定式增長的商業模式,做一些思考:

從歷史來看,本案的收入主要來自於蘋果,其核心技術的研發,也圍繞著服務蘋果終端產品而展開(提升FPC性能,減少體積)。因此,其未來的持續增長能力也嚴重依賴於蘋果的創新能力。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本案是否屬於邱國鷺提出的“寄生式增長”?


從技術的角度看,本案的FPC(包括未來的SLP)具有一定的“寄生性”。因為其屬於為智能手機節省內部空間、實現便攜化而研發出來的“服務性創新”,它專注為產品創新的某一個維度而服務。如果將技術和產品創新看作作一棵樹,這種專注服務產品某一維度的創新,就像枝葉一樣,需要“生長”在某個根部的創新(比如智能芯片,手機產品整體設計)之上。


從這個角度看,FPC、手機面板、連接器、光學模組等,都屬於“寄生於”蘋果創新產品的“服務性創新”。這些服務性創新,分別從不同維度為蘋果產品提供了優化的空間,是蘋果產品不斷完善的重要參與者。


只要蘋果產品(根部)的創新能力不枯竭,服務性創新(枝葉)就能持續分享創新帶來的利潤(養分),這種“寄生”就是良性和可持續的。不過,一旦根部的創新收到生態環境改變的威脅,則要密切關注這種服務性創新,是否可以找到下一個“大腿”。


研究到這裡,建模的幾個主要變量已經明確。在假設搞定之後,其實建模計算就是水到渠成的過程。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進行建模的表格測算………………

……………………………

如需獲取本報告全文

以及部分重點行業Excel建模表,

請查閱:科技版建模案例庫

以及:專業版建模案例庫,

建模部分,樣圖如下


以XX電力為例,經配平後的BS表預測樣圖: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以XX視頻為例,CF表預測樣圖:


PCB行業深度研究:未來增長看什麼


在專業版、科技版建模案例庫中,我們將沿著上述思路,解決幾個重大問題。只有這些問題思考清楚,才能徹底看懂上述行業,形成邏輯閉環。很多人以為僅僅依靠產業邏輯分析,就能在市場橫行——但其實,如果不把財務建模、財務風險兩大因素搞清楚,仍將可能面臨巨大災難:

1)在本案建模過程中,我們對比了大量的可比案例,得出的數據區間大家有何不同,其中是否有值得思考的點?國內巨頭和國外巨頭之間,是否有差異?

2)綜合相對法、絕對法,得出的數據區間,是否符合邏輯?其中的差異因素,又在什麼地方?如果進行敏感性分析,WACC和增速對數據的影響有多大?

3)本案,是產業鏈上極為重要的一家——在本案建模測算過程中,不同方法的選擇之下有何差別?到底應該怎樣將所有數據因子串聯起來,形成邏輯的閉環?

4)經過前期的變動之後,很多人可能心裡都很慌張,夜不能寐——那麼,本案的建模數據,到底在什麼樣的區間,到底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 16 —

除了這個案例,

你還必須學習這些......

這個案例的研究已經告一段落,然而——市場風險變幻莫測,唯有穩健的人才能夜夜安枕。


價值窪地、安全邊際,這八個字,可以說是巴菲特、查理·芒格、塞斯·卡拉曼、彼得·林奇、約翰·聶夫、喬爾·格林布拉特等諸多大師的思想精華。


無論你在全球任何一個市場,只有同時掌握財務分析、產業分析、護城河分析、建模分析等技能,才能安身立命。其中,尤其是建模分析技能,更是整個行業研究的精髓所在。


然而,由於建模不僅僅是數據測算,還需要建立在對市場的理解、對產業的分析,以及嚴謹龐雜的數據計算,這個領域專業門檻極高,往往讓人望而生畏,因而,也是限制職業發展、思考體系突破的瓶頸。


而這,正是併購優塾團隊未來終生都將為之努力的方向——和我們一起,每天打卡,用10年時間,研究10000個案例。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我們將近5年來關於研究體系的思考歷程,近3年來的數百家建模研究案例,以及精選的數百篇優質建模報告,全部濃縮在這份案例庫裡,一方面,這是併購優塾團隊思考體系的全部記錄,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促進你的思考,少走彎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1)關於版權:版權所有,違者必究,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翻版、拷貝、複製。2)關於內容:我們只負責財務分析、產業研究,內容僅供參考,不支持任何形式決策依據,也不支撐任何形式投資建議。本文是基於公眾公司屬性,根據其法定義務內向公眾公開披露的財報、審計、公告等信息整理,不為未來變化做背書,未來發生任何變化均與本文無關。我們力求信息準確,但不保證其完整性、準確性、及時性。市場有風險,研究需謹慎。3)關於主題:建模工作量巨大,僅覆蓋部分重點行業及案例,不保證您需要的案例都覆蓋,請諒解。4)關於平臺:優塾團隊所有內容以微信平臺為唯一出口,不為任何其他平臺內容負責,對仿冒、侵權平臺,我們保留法律追訴權力。


【數據支持】部分數據,由以下機構提供支持,特此鳴謝——國內市場:Wind數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理杏仁;海外市場:Capital IQ、Bloomberg、路透,排名不分先後。想做海內外研究,以上幾家必不可少。如大家對以上數據終端有意向,歡迎和我們聯繫,我們可代為聯絡相關負責人。


【建模Excel表】如您已是專業版、科技板-建模案例庫年度會員,可聯繫我們,提供憑證後,即可獲取重點案例建模EXCEL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