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日记,演变成了一个事件

这几天,一个叫方方的作家和她写的日记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说,她记录了我们没有看到的现实。说的是,疫情期间部分武汉人因被忽略而悲惨,以及对现实的批判。

两周后,她的日记被翻译成英语、德语、法语,并在美国出版。有人说她造出了一把匕首,然后送给了M国人,M国正好可以拿它来捅她自己的祖国。

一本日记,演变成了一个事件

这本日记已然成了有分量的资源。本来这只是一本日记,可是现在这本日记成了一个不断变化的突兀事件。一本简单的日记复杂了起来。


当简单的东西变得复杂后,容易让人眼花缭乱。理清复杂的路径只有一条,让复杂再回归简单。


回到最初。这只是一本日记,它来自一个人的记录 ,记录自己一个人居家的观察;记录自己一个人听到的信息;记录自己一个人的思考和自己一个人的判断。


一个人,看起来多么单薄,但是一个人有时候很有分量。


有这样一句话: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想说,真理这个词太大,没有人能真的掌握真理。只不过是,有少数的那么一些人,比多数人看得深刻,或者比多数人看到了更多真相。


反过来说,多数人相对看得更肤浅,或者说看到更多假象。


因为多数人,所能获得的有效信息太少、拥有的资源太贫乏、思考能力太有限。


而少数人却能够拥有强大的能力,获得更多有效信息,占有更多资源,而且还能把这些信息与资源连接、整合、放大。

一本日记,演变成了一个事件

在这样一个认识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去认真面对一个人的日记,读读她的叙述和思考。


我先客观描述这本日记的内容:

1.日记记录的,大多是她的所见所闻所感。

2.她以这些信息为素材,做了思考和判断。

3.她批判了现实。


接下来我们首先对信息做分解。


1.日记中信息也许有真有假,也许有夸张有缩减,也许有删减有添加。

2. 信息本身,天然就不是完全的真实。人的叙述更是天然不严谨的信息。

许多嘴里的真相,常常只是自己相信的暗示。

3.无论信息从哪里来,经过怎样的传播过程,信息的异化不可避免。


信息存在这么多的不确定,我们该怎么办?


我的答案是: 未经过严谨证实的信息,没有真实的价值。信息未被证实,则不做评判。


有些人总会凭直觉直观地说,信息来源可靠,传递信息的人可靠。这就是许多争执的起源—偏执与荒唐。

一本日记,演变成了一个事件


第二,这仅是一个人的记录与思考。我相信任何人都很渺小,即使上面说的那些少数人也是如此。


再说一遍,没有人能够掌握真理。


我们都是渺小的普通人,任何个人都没有资格成为绝对的评判者和审判者。


方方亦是渺小的一员。她听了一些话,写了一些文字,诉说了她的情绪,传达了她的价值观。

更进一步,她把这些文字翻译成外语,在国外出版。


她有两个可能的需求 一个是出版书换钱,一个是用力传播她的日记。无论她原本的目的是其中一个还是两个都有,目的都已实现。

当她的日记从文字变成了事件,人们的情绪开始混乱。


其实,人们不该因为情绪拔高她的价值,或拔高她的文字; 也不该因为情绪诋毁和谩骂。

当下尘埃未定,对她的价值评判还为时尚早。


人性的光辉,不是站在情绪的正义感中慷慨激昂,也不是在悲悯的情绪中激愤指责,而是冷静面对自己,也客观面对群体。


个人与群体同样都是能量有限、职责有限、认识有限的存在。

每个人有必要看到自己的渺小,理解个人和群体从来就是有缺陷的本体。

一本日记,演变成了一个事件


第三,人与事总在悖论中。


善的初衷,也会起到了恶的作用; 恶的初衷也可能包含善的举动。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没有哪个人的声音不能被批评,不能被质疑。


当你自认为正义而正确的时候,你的行为可能造成了恶果。

你本没有恶意,却不能完全否定恶果与你无关。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善意的初衷,就拔高所有的痕迹; 也不能因为产生了某种恶果,就脑补很多不存在的臆测。


然而事件总要有个结局 ,最终让尘埃落定的只有责任。

结果是,有人主动出承担,有人被动承受。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本日记,演变成了一个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