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調整夜景照明時間調整,專家:是進步,會改善光汙染

記者查詢發現,西安市曾在2013年通過並實施《西安市城市夜景照明管理辦法》,該辦法對城市哪些地方應當設置夜景照明設施,設置城市夜景照明設施應符合怎樣的規定等事項進行了規範。但並未規定夜景照明的啟閉時間。

對此,長安大學水利和環境學院教授鄧順熙分析,這個方案的出臺,“對夜景照明分區、分時段進行管理,是進步,體現了城市管理的現代化、精細化。”

鄧順熙說,夜景照明如果過多,“確實沒有必要,一方面很耗能,一方面形成光汙染,”他說,比如二環就有過多的夜景照明,其實對於司機夜間行車並不一定安全,“尤其是一下雨,過多的燈光反而有危險。”

而在居民區附近,過多的夜景照明,“比如廣告牌,建築照明等,對休息尤其是老年人的休息很有影響,這就是光汙染。”鄧順熙說,而上述規定的出臺,會夜間光汙染將會起到改善作用。

據瞭解,包括廣告牌、LED顯示屏、建築反光等城市中的光汙染近年來已成為居民投訴熱點,對市民生活和健康造成困擾,光汙染可對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傷害,抑制視網膜感光細胞功能發揮,引起視疲勞和視力下降。光汙染還可能會引起頭痛、疲勞,增加壓力和焦慮,甚至誘發癌症。

但對於市民“公園綠地關燈時間過早”的反應,鄧順熙建議,可以把落實做得更細化些,區分出居民區的夜景照明和公園綠地的夜景照明,“相應調整公園綠地照明的關燈時間,冬天還可以,但到了夏天,時間確實有點早,”他說,到了一定時間後,公園的燈不一定全關,“人集中的區域和主要道路保持開燈,其他地方的燈關閉。”這樣能把公園作用發揮到最大,也更能體現城市服務的精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