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拜登性侵丑闻,到鲍某明事件,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

韩国N号房事件还没消停,就传出美国民主党候选人拜登的性侵丑闻。

很多美国人认为,这是针对拜登的阴谋,就像当初刘某东爆出性侵丑闻,大家的普遍性反应一样,被算计了。

但遗憾的是,大选之前爆出性侵丑闻,还真是美国式惯例,比如珠玉在前的特朗普,就在大选爆出性侵丑闻,然后很快拿钱摆平。

一个性侵犯,成了民主大国的总统。

从拜登性侵丑闻,到鲍某明事件,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

所以,当看到鲍某明被指控,性侵未成年养女,大家群情激愤时,我没有愤慨,只是无力感。

因为,总统依然是总统,刘某东依然靠财富站住脚,鲍某明可以只手遮天,都切切实实的说明了:性侵的本质,不是性,是权力。

只要男性将性视为权力的一部分,只要男女不平等依然存在,性侵,只不过是变得更隐秘了而已,但绝不会销声匿迹。

从拜登性侵丑闻,到鲍某明事件,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

强奸犯想要权力和性,因为性中有权力

性侵,可以说是因为性冲动,性渴望,造成的犯罪,但在21世纪性自由甚至性泛滥的今天,性侵事件依然层出不穷,似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男性的性侵,不是因为通过正常渠道得不到,而是因为普通的得到,无法满足他的控制欲,和彰显权力的快感。

所以,强奸犯铤而走险,是因为性侵里不仅包含了性,还包含了权力。

性侵,意味着女性没有拒绝的权力;

男性拥有可以随意处置女性的权力;

强权者拥有压制女性满足控制欲的权力;

甚至拥有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的权力;

想要证明性侵的本质,是权力的不对等,只需要看看,哪些地方强奸率最高就知道了。

比如穆斯林国家,比如印度,女性地位越低下,针对女性的暴力就越严重,强奸就越泛滥。

瑞典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自从瑞典响应联合国号召,接收大量穆斯林移民之后,瑞典的强奸案开始飙升。

据统计,所有暴力强奸中,有92%是移民和难民犯下的。

难道说,这些伊斯兰国家出来的男人,拥有比瑞典当地男人更强烈的性欲?不见得吧。

可以说,在强奸率最高的十个国家,除了智利是非伊斯兰国家以外,印度,伊拉克,阿富汗,伊朗等国家,都显然受本国宗教文化的影响,在骨子里轻视女人,所以,不将女人当人看,只当作附属品,甚至战利品,随意性侮辱。

权力的不对等,是性侵层出不穷的根源。

所以,女权作家苏珊·布朗米勒,才会断言:强奸是关于权力,而不是性。

虽然她的论断有些绝对,因为不可排除性暴力事件中,也有一些纯粹的性冲动犯罪,但是,因为权力而犯罪,却占据了大部分主导因素。

而男性权力者,依靠特权淡化犯罪,比如特朗普依然是总统,比如拜登依然在竞选,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权力,确实让他们肆无忌惮。

而握有权力的他们,当然可以随意处置大多数女性的命运。

因为自古以来,权力就意味着,可以做别人做不到事情,可以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而不需要为之付出代价。

因为权力被定义为,具有以特定方式行事的能力 因此,根据定义,强奸某人的能力,是一种权力行为。

从拜登性侵丑闻,到鲍某明事件,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

职场性骚扰,是男性权力滥用的表现

强奸犯通过性暴力,寻求权力的彰显,控制欲的满足,暴力的统制,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屡禁不止的职场性骚扰,窥见一二。

去年,好莱坞最劲爆的性侵丑闻,来自哈维·温斯坦。

哈维在好莱坞,可谓拥有无上的权力,他在一个世纪前成立了第一家制片厂,与人合作创立和发行了多部震惊世界的电影,比如《低俗小说》,《英国病人》,《国王的演讲》,《恋爱中的莎士比亚》等,因为他的成功,让他成为仅次于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人,也成为美国影视界拥有上帝特权的人。

他可以决定一个女演员的命运,所以,即便伴随着争议不断的性侵丑闻,在这些被他性侵的女性没有集结成群对抗他时,他依然如日中天,不受任何影响。

露西亚·埃文斯是其中的一员,她回忆当时的场景时,无比痛苦的说:我一遍又一遍地说,我不想这样做,停下来,不要。我试图逃走,但是我没有尽力,我没有踢他或打他,最后,他压倒了我。

我有点放弃,这是其中最可怕的部分,这就是为何他能够长时间这么对待这么多女人的原因,女人们放弃,然后让他觉得,这是她们自己的错。

埃文斯没有逃离,甚至不敢过分抵抗,不是因为她想要,而是因为她不敢。她在犹豫,如果抵抗,意味着什么,又会失去什么。

所以你看,让哈维·温斯坦胡作非为的,就是他手里的权力。

而女性,在社会地位,职位,经济能力,政治地位中,普遍处于弱势地位,意味着她们注定成为权力的牺牲品。

作为一个新闻学毕业的学生,我依然清楚的记得,当时上课时,一位女老师淡定的告诉我们,进入电视台或报社,被领导拉拉小手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在我们所有人的认知中,娱乐圈中,女演员被导演潜规则,已经是默认的规则。

可以说,屡禁不止的职场性骚扰,就是因为男女两性的权力不对等。

老板也好,高管也好,大多是男性,那么就注定了,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为了保住工作,或者为了晋升,被迫默认这种由男性统治者构建的潜规则。

在工作场合,男性对女性的性骚扰,无法为男性统治者牟取暴利,他们这么做也不是因为性饥渴,而是因为,他们享受特权带来的征服感,控制感。

但遗憾的是,我们社会的强奸文化,在纵容和包容男性权力的滥用,特权的行使。

从拜登性侵丑闻,到鲍某明事件,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

整个社会的强奸文化,是培养强奸犯的土壤

在传统文化中,尤其是性文化中:男性被视为是发起者,主导者,进攻者,而女性,却是被动的防御者,接收者。

换言之,在性生活中,男性要主导和进攻,而女性,是守门员的角色。

就连很多性文化作品,都受到男性文化叙述的影响。

比如很多总裁文,甜宠文,优秀的男性,要表现出侵略性,主导性和征服性,以此来确认其男子气概。

而经典的情色作品也是如此,女性最初反抗,并最终享受和做出积极回应,隐含的信息是,男人应该无视女人的抗议。

而女性的角色是,被动承受这一切,即便是说不要,也会被男性理解为想要,通过强迫性行为施加压力,并在事后将其与同意混为一谈。

很多男性事后将性侵指责为女性的配合,女性的失守,这意味着,进球了,是女性身为守门员的失职,但是进攻的男性,只会拥有心理优越感,却不会滋生内疚和负罪感。

但其实,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即便女性激烈的反对,只会激发男性更强烈的刺激感,因为性侵不仅仅是性,更是一种力量的征服,权力激发的控制欲。

所以,你看,强奸中,女性的不抵抗,被视为耻辱,女性激烈的抵抗,会让施暴者感到刺激。

这似乎再次说明,性,不仅仅是性,更伴随着一种力量和征服欲,控制和掌控的快感。

社会越传统,男女两性,对性脚本的依从性就越高。

在一项调查中显示,来自柬埔寨,墨西哥,秘鲁和南非的年轻男性报告说,他们参加了强迫女孩进行性行为的事件(例如轮奸),并以此作为证明其男子气概的一种方式。

性暴力,在男性看来,有助于增强男性气质,展示男性的性别力量,这种强奸文化,就是社会性暴力,屡禁不绝的根源。

强奸文化,已经根植于我们社会的诸种文化中,甚至很多女性,都无意识的被洗脑,从而下意识的认可这种文化。

所以,这是我最难过的地方,也是我最担心的地方。

因为,如果我们不能从本质上根除强奸文化,强奸事件不仅会一直发生,还会因为新闻的报道,让更多女性陷入麻木和默认。

就像人们默认娱乐圈的潜规则,职场的潜规则,是理所当然一样。

权力的不平等存在,性侵的层出不穷,不断滋养着各国的强奸文化。

问题没有因为新闻曝光被解决,反而有一种因为新闻轰炸被惯例化的倾向。

每一次性侵丑闻出来之后,自媒体跟风热炒,大家跟着骂,明星跟着力挺,然后,当热点过去,就没有后续了,就没有然后了。

判刑了吗,严惩了吗,法律做出修订了吗,特权被限制了吗,女性的地位有实质性改变吗,两性群体真的做出深刻的反思了吗?

没有,一切如旧。

然后下一次,再下一次,我们什么都无法做,什么都做不了。

却在一次又一次的参与中,变相的成就了强奸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因为一次一次的曝光,一次一次的循环,会让人们在潜意识里,慢慢对性侵事件产生疲惫,到后来,你会有一种错觉:男人就是管不住下半身的,性侵就是特权者拥有权力的标配。

就像在女权最盛行的美国社会,因为特权者性侵丑闻的层出不穷,构建了特色的美国强奸文化;而在AV产业发达的日本,女性不要就是要的理解,也构建了特色的日本职场性骚扰文化。

我不希望中国,滋生出我们特色的强奸文化。

从拜登性侵丑闻,到鲍某明事件,背后的原因让人深思

美国右翼专家凯文·威廉姆森在文章中指出:反强奸活动家的真正目标不是防止性暴力,而是借助强奸罪来争夺权力。

所以,你看,很多身处高层的男性,心里明镜一样的清楚,性,只是权力的附属和奖杯而已。

当有一批优秀的女性,在为我们冲锋陷阵,争权夺利,真正致力于保护我们更好生存时,我希望大多数普通女孩也意识到,嫁个有钱人,拥有漂亮的名牌包包,都不如自力更生,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命运。

从来没有人主动会将权力送给你,你今天的一切权力,都是好几代优秀女性,夺来的。

文 | 巴黎夜玫瑰

图 | 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