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矿的安全说开去之火害


北碚天府煤矿 | 从煤矿的安全说开去之火害

之火害

主要指煤炭在地下自燃。

讲述人:未心十

北碚天府煤矿 | 从煤矿的安全说开去之火害

△家属缝纫组

天府的煤层较多,俗称外七连,内七连。有的煤层含硫较重,还有一层硫铁矿,燃点低,遇水容易氧化发热而自燃。

据不完全统计,1940年至1949年共发生火灾71次,最多的1943年高达20次,由火灾引起的煤尘、瓦斯爆炸11次,死亡271人;1950年至1985年的35年中,共发生火灾122次,其中最为严重的是1959年至1962年的4年就有43次,特别是1961年,竟高达22次,使发火煤层工作面几乎全部封闭。

七十年代以后,随着对火的特点及规律的认识逐步加深,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新的办法,火灾事故大为减少,至1981年和82年,仅发生两起火灾,到83年已无火灾发生。

我曾随安检组去枧区一个火区。进井时,穿着棉袄,进入火区巷道就觉热雾蒸腾,脱去棉衣仍汗流浃背。到了灭火的碛头,就见几个工人根纱不沾,挥汗如雨,正用硺子掏扒清除冒烟的煤炭,用灭火器喷射出现明火的煤炭,并将其运出来。我见周围支护的木料有的已被烧焦了,工人们轮番上阵干一会儿又出来休息一会儿。那情景真如火线战场。

北碚天府煤矿 | 从煤矿的安全说开去之火害

△救护队演习筑防火墙

我也曾参加过堵火,在一井,一次内连发火,矿上马上联系后丰岩工矿贸易公司(贸司),将一应布匹全部调用,地段、街道家属缝纫组连夜缝制成口袋,送至井口。

一时间,数百职工、家属自动投入到挖黄泥、运河沙、挞泥砖、搓泥条、装沙袋的抢险战斗中;在井下,这些抢险物资运到大巷、楼眼(竖着的如水井一样的小巷道)里,密密麻麻站满了人,将它们接力传递到各个顺槽(分割工作面的小平巷)。

那里,矿山救护队员正赶筑泥砖墙,封堵火巷。当防火墙筑到快封口时,一声令下,所有运输人员立即撤退。成败就在堵口的最后几分钟(就如三峡大坝合龙那一刻)。封堵完毕,瓦斯未爆炸冲决出来,就大功告成,那真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阻击战呀!

为阻止煤炭在井下自燃,除断绝氧气外,还对煤层灌浆,即将黄泥浆用泵打进发火区域所有空洞、裂隙,彻底阻断空气与煤的接触,让其冷却,不能发热,待到几月或几年以后,经严格检查,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了,再进行开采。

煤炭真是来之不易,由此可见一斑。

北碚天府煤矿 | 从煤矿的安全说开去之火害

△刘矿大岩湾灌浆站的泥浆池

本章告一段落,

如有兴趣请听下回:

《从煤矿的安全说开去之垮塌害》系列。


以史为鉴,但,不以史论今!

书写北碚情怀!

书写你心中的北碚!


北碚天府煤矿 | 从煤矿的安全说开去之火害

出品人 | 刘懿锋

作 者 | 未心十

排 版 | 趣多多

策 划 | 高晨露

讲述人文故事 | 写意生活印象

揭秘城市性格 | 镌刻时代瞬间

新时代 | 新青年 | 新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