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算到智算,浪潮如何一步步成为AI先行者?

“我们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全球第一”,当被记者问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彭震斩钉截铁的说。

从计算到智算,浪潮如何一步步成为AI先行者?

这一幕发生在刚刚结束的浪潮IPF2020合作伙伴大会上,也是浪潮再一次向外界表达自己的信心。事实上,早在2018年北京雁栖湖举办IPF2018大会的时候,浪潮就对外界提出了“全球第一”的目标,距离上一次它宣布“全球前三”仅仅过去了3年的时间。

从计算到智算,浪潮如何一步步成为AI先行者?

5年三步走,浪潮计算发展的3.0时代

一切都要从2015年浪潮合作伙伴大会说起,也正是在这次大会上,浪潮明确提出了“计算+”的概念,通过硬件重构,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融合到一个全新计算形态的设备中,这也就明确了浪潮将依据不同场景和计算需求,提供“硬件重构+软件定义”的解决方案。

同样是在这次大会上,浪潮提出了新的业绩增长目标——五年进入全球前三,但这在当时被业界认为是巨大的挑战。2015年的服务器市场依然是群雄逐鹿的情况,浪潮虽然在当时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是在这种环境下,许多人都担心浪潮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事实证明,浪潮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一任务,并且在这3年中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这一切,正是得益于对于“计算+”概念的深度认知。

从计算到智算,浪潮如何一步步成为AI先行者?

或许是在2015年践行“计算+”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体会,2016年IPF大会上浪潮进一步将这一概念区分为科学计算、关键计算和智慧计算三类,并明确指出智慧计算是未来的主流计算形态,而其实现路径是“以云计算为基础平台、以大数据为认知方法、以深度学习为优化工具”,即CBD。

这一认知在当年行业中是领先的,也体现出浪潮对于智慧计算的敏感性。而基于这一认知,浪潮在接下来大胆迈向智慧计算的轨道,也通过自家的计算、存储、云平台、大数据等多种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提供智慧计算的能力和办法,从而在生态领域也打造出了一批出色的合作伙伴。

如果说“计算+”是浪潮迈向智慧计算的1.0战略的话,那么随后浪潮所提出的“计算力就是生产力”则是2.0升级版。这种基于智慧计算的阐释符合时代发展的变化,正是计算力推动了智能化大时代的到来,同时这一概念也进一步明确了浪潮会继续以计算推动智能化,进而赋能合作伙伴和百行百业的举措。

从计算到智算,浪潮如何一步步成为AI先行者?

值得一提的是,当这个概念被提出的时候,浪潮已经成为了中国市场第一,全球市场第三,也兑现了当初的承诺。所以当它再一次宣布将在2022年之前获得世界第一的时候,行业或许也有不解和疑惑,但更多人表现出了对浪潮的信心。

这种信心的来源则是浪潮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AI。没人能否认AI是当下IT产业甚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在今年3月,中央明确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和5G等技术领域为“新基建”的范畴,更是让人工智能的热度进一步飙升。如今,浪潮已经在AI领域实现了多年布局,无论是在计算、应用还是在合作伙伴、解决方案层面,都有了明确的部署。

正是有了如此深厚的积淀,浪潮才在这次大会上正式提出了“智算中心”的概念,也标志着浪潮的计算能力进入到了3.0时代。从最初的“计算+”到如今的“智算中心”,我们看到浪潮对于计算力的理解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升级,计算已经不仅仅再是冷冰冰的技术名词,而是成为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智能化与数字化的社会发展推动力。

智算中心,计算+服务的结合体

“智算中心”是什么?它与之前的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有哪些区别?在智慧时代,“智算中心”承担了哪些应用与责任呢?对于这些问题,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恩东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智算中心”就像工业时代的电厂,成为智慧时代计算力的主要生产中心和供应中心。“智算中心”将以融合架构计算系统为平台,以数据为资源,以强大的计算力驱动AI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源源不断产生各种智慧计算服务,并通过网络以云服务的形式,向组织及个人进行供应。

从计算到智算,浪潮如何一步步成为AI先行者?

从上述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主旨——第一,“智算中心”是基于“新基建”的概念,它不仅能够提供计算能力,还可以将这些能力以服务的形式输送出去,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其次,可以从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三个维度看到,“智算中心”扮演的角色更加多样化。

首先咱们来说数字化——与以往的“铁公基”不同,本次中央提出的“新基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刚刚我们提到,“新基建”中涉及的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是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概念意味着我们正在从原本铁路、公路、基建工程中逐步升级,以数字化的视角和思维来推动经济发展。

理解了这个问题,自然也就明白“智算中心”已经不是传统数据中心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堆砌,不是风火水电+IT基础设施的简单重复,而是借助于数字化的方式所实现的模块化设计,是数字化时代的高效组合方式。

从计算到智算,浪潮如何一步步成为AI先行者?

王恩东特别用了大家常见的“乐高”积木拼装来类比智算中心的建设,在他看来,智算中心的建设将采用预生产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硬件来实现“装配式”建设——从标准化的节点单元、到标准化的整机柜、到标准化的微模块数据中心,再到整个智算中心,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层层组装,快速建设。

智算中心的另一个特性就是智能化——这里的智能化也同样包括两个层面。其一,说的是智算中心所采用的都是AI服务器,所产生的计算力也多用于智慧计算;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不同的智算中心之前也同样是智能化连接的,这样也可以实现在智能运维、智能业务管理和智能数据互联三个方面的打通。

在智能运维层面,不同的智算中心可以实现统一的调度分发、监控运维,实现集中式的管理。在业务层面,智算中心的业务迁移、网络共享也可以借助于AI手段来实现;而在最关键的数据层面,智能化可以让智算中心实现数据共享、多点备份,保证了数据安全。

从计算到智算,浪潮如何一步步成为AI先行者?

有了出色的平台与智能化的应用,智算中心更需要对外输出这些能力,也就涉及到服务的范畴。其实对于传统的数据中心来说,服务就是简单的设备运维与管理,但是在智算中心,这种服务更多如水、电一样,用户所购买的商品与服务本身就是智慧计算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可以用于业务提升,另一方面还可以针对现有业务本身进行优化和分析,以给出更契合业务发展方向的指导。

这也恰恰体现了“智算中心”的三大特性——开放标准、集约高效和普适普惠。未来,“智算中心”所提供的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智能服务可以应用在百行百业当中,也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现在各地所倡导的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家居以及智能医疗等等数字化与智慧化转型,都需要借助智算中心来实现。

从计算到智算,浪潮如何一步步成为AI先行者?

当“智算中心”遇上“元脑计划”

既然智算中心如此重要,浪潮也已经看到了智算中心的优势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那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如何推动智算中心的发展?如何完全释放出智算中心的AI算力?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将智慧计算的能力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呢?

从计算到智算,浪潮如何一步步成为AI先行者?

对此,彭震将浪潮AI算力的输出分为四个作业阶段——生产、聚合、调度与释放。这其中,生产算力自然是借助于AI服务器来实现的。作为全球领先的AI计算提供商,浪潮可以提供芯片、平台、管理和框架等领域的全栈AI方案,旗下产品包括全球AI计算性能最强,每秒达2千万亿次的人工智能超级服务器AGX-5、全球首款集成HBM2的人工智能计算可重构加速卡F37X、支持TensorFlow的FPGA计算加速引擎TF2等。

从计算到智算,浪潮如何一步步成为AI先行者?

也是在这次IPF2020上,浪潮发布了全球首款AI开放加速计算系统MX1,基于OCP社区OAM开放标准设计,互联带宽224Gbps,理论最高带宽896Gbps。该产品设计灵活,可支持12V和54V供电输入,高带宽和双供电方案使得该产品可同时支持多种AI加速器,从而极大提升了用户的AI基础架构部署效率。同时MX1单节点设计可支持8颗AI加速器,最大可纵向扩展32颗AI加速器,实现对超大规模神经网络模型并行计算场景的支持。

聚合算力则是在软件和架构层面进一步提升了AI计算能力。为此,浪潮优化了TensorFlow框架,在全球首次实现在512个GPU卡上90%的扩展效率,打破ImageNet训练集训练时间全球最快纪录。在推理方面,针对高并发推理集群进行架构优化,构建了高性能的NVMe存储池,深度优化了软件栈,性能提升了3.5倍以上。

从计算到智算,浪潮如何一步步成为AI先行者?

在调度算力层面,浪潮AIStation计算资源平台功不可没,它可以提供支持AI训练和推理,可以提供AI模型开发和部署一站式交付,是业界功能最全的AI管理平台,赋力更多创新可能。

最后,针对释放算力,浪潮自动机器学习平台AutoML Suite 可自动建模、自动模型压缩、自动超参调整,降低AI应用门槛,快速落地进化AI。同时它还支持本地化和云端部署,并已在智慧城市、高铁等客户业务中成功应用。

据浪潮与IDC联合发布的《2018-2019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预测:到2022年,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投资规模将超过百亿美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59%,将形成一个新的千亿人民币规模的产业生态,其中人工智能基础架构硬件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人民币。

从计算到智算,浪潮如何一步步成为AI先行者?

这也就意味着,谁能够掌握AI计算力,谁就能够在未来的千亿市场中获得主动。数据显示,浪潮已经连续三年占据中国AI服务器市场50%以上的份额,具备从生产到释放AI计算的全方位能力,将成为这个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

当然,提到AI,就不能不提到浪潮在去年IPF上推出的“元脑生态计划”,这是一项旨在联合具备AI开发核心能力的左手伙伴和具备行业整体方案交付能力的右手伙伴共同加速各行各业智能转型升级的计划。那么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一计划的进展情况如何呢?

据王恩东介绍,“元脑生态计划”在过去一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面向金融、交通、能源等行业场景化需求推出联合解决方案。比如在金融行业,浪潮在国有六大行的服务器占有率超过50%,支撑着每日数亿笔金融交易,浪潮和声扬科技、赞华一起推出的 “智慧声纹识别”解决方案在某大型银行落地,该方案可实现2秒语音通话即可确认客户身份,1:1声纹确认准确率达99.7%,大幅提升了银行在客服、风控方面的工作效率;在铁路运输行业,浪潮支撑了新一代客票系统、铁路电子支付平台、短信及语言平台等系统,使售票能力从每天1500万张提升至2000万张,浪潮联合鼎汉奇辉和中铁信息工程集团,在中国铁路落地智慧车站方案,实现了智能识别危险人员和人流拥挤情况等,识别精度达98%,在中国铁路的5个站点实现了高清货检和客运站智能管理,大大促进了铁路的智慧转型。

从计算到智算,浪潮如何一步步成为AI先行者?

正是看到了对于百行百业的赋能,今年浪潮再接再厉,计划投入亿元资金成立“E 基金”发展元脑生态,联合技术创新、市场推广、AI人才培养等维度对生态伙伴提供支持,推动在智慧金融、智慧城市等领域客户应用落地。

从2015年宣布“计算+”战略到如今明确“智算中心”,浪潮这5年的行业发展有目共睹,而在IPF2020大会上所展示的一项又一项第一也成为了浪潮努力的最佳证明。应该说,浪潮之所以有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恰恰是看到了计算对于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推动作用,是浪潮对智慧计算价值的前瞻性洞见所在。

无论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等新技术,浪潮都是率先参与者和执行者。如今,借助于“新基建”的春风,浪潮更是牢牢抓住了智慧化这一发展趋势。当被问及在成为第一之后如何看待并引领行业时代发展的时候,彭震表示——

“智算中心既是浪潮对于未来行业发展的洞见,又是对技术发展的构思。浪潮将继续秉承开放计算和AI计算两条道路,坚持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产业发展,推动技术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