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所有人的救赎到最后都是自我救赎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如果有一天你因为生活所迫必须向五斗米折腰,那么请好好保管自己的本性。

2018年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我不是药神》不光赚足了观众口袋里的钱更是赚足了观众心里的眼泪,以严苛出名的豆瓣也毫不吝啬的给出了9.0的高分。

影片中徐峥和他的小伙伴们不仅把人物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更是把人性中的善恶美丑演绎的淋漓尽致。与其说这部影片是为了抗议天价药,不如说它是在剥开生活的真相,一步步揭露人性的弱点。

一部好的影片必定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我不是药神》凭什么可以让人百看不厌,赞不绝口,我们不妨走进影片一起去看看。

《我不是药神》所有人的救赎到最后都是自我救赎

一 你不向现实妥协,不是因为所谓的骨气,而是因为逼迫你就范的筹码不够

影片一开始并没有直奔天价药这个主题,而是平静的渲染男主角的各种囧,邋遢到让人想吐的中年男人经营着一家破旧的印度神油保健品店,被房东催命似的催缴房租,和已经嫁给有钱人的前妻争夺儿子抚养权,隔三差五还要去疗养院安抚有病的老爹,可以说程勇的人生没有最囧只有更囧。

慢粒白血病患者吕受益第一次小心翼翼来找程勇代购印度格列宁的时候,程勇毫不犹豫的一口回绝,前妻为了带儿子出国自愿给他一笔钱,引来他的当场家暴,足见这个男人活得多么自命不凡,多么自以为是。

每个人在没有遭遇人生绝境的时候都可以活得恣意妄为,都可以满口道义或者刚正不阿,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明白那些所谓的操守一文不值。

老父亲高昂的医药费是逼迫程勇走向犯法的直接导火索,为人子女,他不愿背负不孝之名,更不愿老父亲因为没钱医治死去。

百善孝为先,不管自己混的如何糟糕,我们都希望用忠孝仁义来成全心底的那份执着,哪怕这份所谓的孝道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只要可以让自己余生无愧,在程勇看来也是值得的。

他第一次去印度申请格列宁在中国的代理权时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赚钱,赚足够的钱给老父亲付医药费,赚足够的钱缴房租,赚足够的钱养儿子。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爱德华·墨菲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程勇通过思慧打开印度格列宁在中国的市场后,钞票就像银行保险柜开了天窗哗哗往他口袋里滚。

他一边享受着赚钱的乐趣,一边认为自己为了救人而犯法没有错,更何况印度的药确实可以医治慢粒白血病,他是在铤而走险为病人谋福利,丝毫没有想到这种走私药扰乱了中国的药品市场。

《我不是药神》所有人的救赎到最后都是自我救赎

吕受益起初不愿意和程勇一起卖药,大家都知道卖假药是犯法的,但是为了活命他最终愉快的加入了卖药团队,程勇手里的药就是吕受益必须就范的筹码。对于一个渴望活着的人来说,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

二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程勇去找基督教徒老刘做翻译的时候说的话非常经典,他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你跟着我有药吃,你的教徒买药一律打八折,这才是真正的主内平安。”他当时肯定不会想到随意的一句玩笑竟成了自己最后归宿的真实写照。

对于一个饱受死亡威胁的人来说,在信仰和活着面前,当然活着更为重要,而且这种看似背叛信仰的活着还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善恶在事实真相面前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老刘开始加入程勇的卖药团队,一是为了自己可以活下去,二是为了让更多病友买到便宜药,他们靠卖药赚钱却恪守着不害人的底线,每个人都因为有药吃而变得神采奕奕。程勇走私药品虽然犯法,却给买不起正版药的病人带来了曙光和希望。

当看到假药贩子欺骗病人购买德国格列宁的时候,善良的老刘愤然走上讲台揭穿骗子的阴谋。基督教堂的信仰在此时变得无比坚定。老刘被打,满腔热血的黄毛出手还击,正义和邪恶的战斗彻底拉开序幕。

病急乱投医,越是生病的人越懂得健康的珍贵,越是知道死亡期限的人越对活着充满强烈的渴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青山不在了,留那么多柴给谁烧呢?所以很多生病的人对能救命的药有着盲目的追捧和欲望。

打架事件之后程勇被假药贩子威胁,为了自己平安无事,他决定结束走私药品的生意。人都是自私的,散伙饭吃的不欢而散,黄毛用捏碎杯子表达自己的恨意,思慧,老刘和吕受益相继失望的离开,他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心底却对程勇充满了责备。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说过:“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放纵欲望,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满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知道欲望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恒久的满足。”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拥抱过希望,他就会满足目前的状况,可是他明明曾经那么真实的享受过希望带来的幸福,因此满足也会一点点变成贪婪,渴望得到的更多。

程勇带给白血病患者希望,又亲手把他们推进万丈深渊,注定要被所有人怨恨。斗米恩,升米仇。人性的贪婪远比想象的可怕,况且以获利为目的的救人不会被任何人感激。

三 所有人的救赎到最后都是自我救赎

结束走私药品的生意一年后,程勇的服装厂已经开办的有声有色,但是吕受益却割腕了。吕受益的死对程勇的打击特别大,他一边承受着来自朋友们的怨恨,一边对自己当初的自私感到愧疚。

他走出吕受益的家,穿过排成长龙的白血病病人队伍,那一双双充满哀伤绝望的眼睛让程勇如芒在背,他问自己:“这些人只是想活着有什么错?见死不救,才是真正的可耻。”

想做一回好人的程勇不再犹豫和退缩,他迅速把儿子送给了前妻。只身前往印度寻找货源,并且自己贴钱给病友买药。

《我不是药神》所有人的救赎到最后都是自我救赎

法庭上程勇主动承认自己的责任和错误,半句不为自己求情,只是希望白血病患者有药吃。

在程勇去往监狱的路上站满了他曾经救助过的患者,每个人都默默的摘下口罩注视着警车中戴着手铐的男人,希望他看一看自己曾挽救了哪些人的生命。

从靠走私药品牟取暴利到自掏腰包贴钱给病人买药,从自私自利到无私奉献,程勇终于圆满的完成了自我救赎。

为保全程勇而开着载有药品的车疯狂引开警察的黄毛最终死于车祸。从得病之后,为了不连累家人独自跑出来混生活到剪掉头发准备回家看看父母,再到满心感激程勇对自己和其他人的救助,黄毛用年轻的生命成全了自己心底的仗义。

人心就像一本存折,只有打开后才知道收益到底有多少。每一本存折都是用一点一滴的善去积累的。因果定律表明,任何一种结果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外部环境只能提供信息给我们,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永远是我们自己的情绪,你拯救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拯救自己。

《我不是药神》所有人的救赎到最后都是自我救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