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一种鱼,叫“屎光皮”,没人要,现在成了香饽饽,为啥呢?

很多70,80后的农村小伙都有过抓“屎光皮”鱼的经历,但在以前这种鱼在农村很少食用,都是用来喂鸡喂鸭。如今这种鱼却成了香饽饽,售价高达100多元一斤,这是为啥?

1、“屎光皮”鱼是什么鱼?

“屎光皮”鱼学名叫鳑鲏,也叫四方皮、镜鱼、彩圆儿。我们当地农村把它叫做彩鱼,你们当地这种鱼叫什么?这种鱼扁平圆润,鱼鳍少,鱼鳞细小,在阳光的在照耀下成彩色。在我国主要还分布在华南地区,在90年代的江西农村在稻田旁小水沟中、池塘、河流中,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鳑鲏鱼味道微苦,成年鳑鲏鱼只有大拇指大小,在当地农村是没有人拿这种鱼来食用的,味道苦,难清理,都是用来喂鸡喂鸭。

农村有一种鱼,叫“屎光皮”,没人要,现在成了香饽饽,为啥呢?

2、鳑鲏鱼的是很多农村小孩的回忆

在90年代,当地农村种植水稻都是用猪粪不用化肥农药,在稻田旁的小溪小沟里就能看到鳑鲏。小时候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在稻田的小沟里抓小鱼。用泥巴把小水沟拦住,把水舀干净就可以抓小鱼了,小沟里经常有小鲫鱼、小泥鳅和鳑鲏鱼,小时候最喜欢抓的鱼就是鳑鲏鱼,因为它的颜色是彩色的,那时抓这种鱼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观赏,是小孩子的玩物。这种鱼相比鲫鱼和泥鳅,生存能力较差,鳑鲏离水后不用多久就会没有生命。在那时我们抓这种小鱼,从来不是为了食用,完全是为了好玩,抓到这种鱼可以玩一个上午,就因为它的独特颜色非常漂亮,是在当地农村唯一能见到的五彩斑斓的鱼。

农村有一种鱼,叫“屎光皮”,没人要,现在成了香饽饽,为啥呢?

2、现在农村已经见不到鳑鲏的身影。

在2000年左右,当地农村的水稻种植开始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也是从那时开始稻田旁的小沟小溪,只留下生命力顽强的鲫鱼和泥鳅。近几年除草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现在水稻旁的小沟小溪除了有水,其他的啥都没了。鳑鲏鱼成为了70,80后的儿时的回忆,现在农村几乎见不到它的声影。鳑鲏对水质的要求很高,而且喜欢生活在有流水的小溪小沟中,池塘水库的水域流动性差,鳑鲏较少在这些水域生存。

农村有一种鱼,叫“屎光皮”,没人要,现在成了香饽饽,为啥呢?

3、鳑鲏为什么成了香饽饽?

“物以稀为贵”加上炒作宣传,使鳑鲏身价暴增。就算是现在,在农村抓到这种鳑鲏也没有人吃,还是用来喂鸡喂鸭。随便百度一下农村的野花野草,鱼类,哪个不是功效非常好。对于鳑鲏的营养价值就不累赘了,自己百度。对于那些宣传的鳑鲏功效,农村人看了只会呵呵。在农村随便拿些野菜野草都是功效显著,反正鳑鲏在当地农村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没有人吃,还是用来喂鸡喂鸭。鳑鲏身价倍增最主要的原因是鳑鲏越来越少,它的生存环境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在如今处处被污染的水土环境很难养殖出鳑鲏了,在当地农村只是农作物种植使用的化肥农药,没有工业污染没有大气污染,都很难见到鳑鲏鱼了。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用品,对鳑鲏是致命的。非常不喜欢有些商家鼓鳑鲏的营养价值,在农村送给人吃都不吃,但鳑鲏用来观赏还是不错。农村没人要的鳑鲏,由于饲养难度大,野生的鳑鲏几乎绝迹,但不至于身价暴涨,从一文不值到一两百元一斤,这都是商家炒作的结果。

农村有一种鱼,叫“屎光皮”,没人要,现在成了香饽饽,为啥呢?

结语:“死光皮”也就是鳑鲏,在以前南方农村的小沟小溪中非常常见,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鳑鲏好像消失了一样。有些商家就开始鼓吹鳑鲏的营养价值,让旁皮鱼从一文不值变成了香饽饽。其实在当地农村即使现在抓到鳑鲏鱼,也不会有人吃,还是用来喂鸡喂鸭。你喜欢吃鳑鲏吗?见过这种鱼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