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最美好的愛情,莫過於柴米油鹽醬醋茶

所有人都羨慕“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伴侶生活。

夢裡一盞燈,一匹布,一瓦遮天,互為連理,夫妻二人琴瑟和鳴,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

無論時過境遷,當我暮然回首,你還在,人未老,時光已過,歲月靜好。

日子雖為清苦卻是夢中最美好的愛情。

但這終究只是夢一場,到頭來還是大夢一場空,孤雁已紛飛,卻獨留我一人。

我們敵不過宿命的安排,生離死別的難忍,當往事都已隨風飄散,唯有提筆將其記錄於此,名為《浮生六記》。

這本書是由清代文學家沈復為悼念亡妻芸娘而寫,主要記載了自己與妻子的“布衣飯菜,可樂終身”的平凡生活。

(一)得一賢妻,三生幸事

林語堂先生說:芸是“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但在通讀全篇後,我覺得還需在此加一定語,應該是中國男人心中最可愛的女人。

《浮生六記》:最美好的愛情,莫過於柴米油鹽醬醋茶

芸的出身雖清貧,坎坷,卻生性善良賢淑。

為人妻者心繫夫君,凜然大義;為人母者,循循善誘,知愛知教;為人婦者,必恭必敬,孝思不匱。

她做到了為人妻者應做的所有義務和責任。

但她的最可貴之處在於,風雅性感之後的緘默沉靜和永不停歇的溫柔。

1·初見芸娘

沈郎與芸孃的故事始於乾隆四十年間,那年他們還是稚嫩的孩童,並不懂何為相濡以沫?何為天偶佳成?

更未曾想他們的愛情佳音會流傳百年,至今依然成為讀者們羨慕的對象。

那年,芸年方十三,正當豆蔻年華,沈復初見芸便感嘆她才思雋秀,心意投注,不能釋懷,便告知母親:

“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

果然第一眼就心動的人,真的會喜歡很久很久。

初次傾心,再見痴心,此時沈復已對芸產生深深的愛慕之意,緣起此刻,一眼便定了終生。

而芸又何嘗不是?對於一個是情竇初開的少女而言,懵懂之時,尚不懂愛情,但心中的情花已悄悄盛開……

2·心照不宣

都說愛是相互的,在瞭解了沈復的心意之後,芸也在不知不覺中關心著這個即將成為自己夫婿的男孩。

“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一日,沈復送親友至城外,回來時已是三更十分,肚子稍感飢餓,而芸一直牽掛著沈復,便已早早藏好了溫粥和小菜以供充飢。

此事還曾遭到了堂兄的嘲笑,芸娘無奈羞紅臉,躲在閨房之內不肯出去見人。

這種怦然心動的感覺是純真又美好的,那年沈郎和芸娘在青澀中相遇,執子之手,欲想共度餘生。

當時他們還尚未成親,卻已心繫對方。

3·為君解憂

其實,芸娘對沈復的用心遠不止這些。

她總是在無言之中,默默付出,不驚不擾,此乃生活的真正意義。

那是乾隆四十五年,正月二十二,那天正是沈復和芸娘成婚之日。

初為夫妻的二人,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著怦然心動的曖昧氣息。

揭了頭巾,兩人相視嫣然,並肩夜膳。

只見芸娘眉似新月,雙目含羞,眉宇之間暗含著羞澀與溫柔,讓沈復眷戀萬分。

用膳之時,沈復才得知,從當年自己出水痘開始,芸娘就便開始食齋,一直堅持了很多年,直至今日,兩人結為夫妻。

沈復意識到,這些年芸娘為他的付出,十分感動,心裡衍生的悸動,卻無法言表。

或許,芸娘只是想以微薄的綿力來幫助沈郎,因為她深知自己今後並不是一人前行,就像泰戈爾所說:

“對於世界來說,你可能只是一個人,但對於某個人來說,你可能是全世界”

《浮生六記》:最美好的愛情,莫過於柴米油鹽醬醋茶

這種相互依偎,守望相助的暖暖愛情一直是天下有情人所向往的。

因為,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溫暖的承諾,最美好的愛情,莫過於柴米油鹽醬醋茶。

(二)志趣相投,攜手同行

“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沈復和芸將生活中的平凡活成了樂趣,即不刻意追求,亦不刻意掩飾,真真切切,安逸享樂。

自始至終,一直以一個凡人的姿態來品讀人生的命運,笑看落花無情,靜觀流水潺潺。

時而,夫妻二人窗前並坐,靜觀月色,一壺小酒,一道燭光,暢談人生,如此甚好。

這等生活美學雖無奢豪卻不乏味,一直是他們所向往的愛情。

《浮生六記》:最美好的愛情,莫過於柴米油鹽醬醋茶

那年七月,正值酷暑燥熱天氣,他們便遷至附近老婦人的宅院暫住避暑。

老婦人夫婦十分熱情好客,樂善好施,與沈復和芸娘二人相處的也是十分輕鬆愉快。

閒時柳蔭深處釣魚,郎情妾意;傍晚時又登山觀望,晚霞夕陽;日落時對月歡飲,酒足飯飽……

夜深了,長籬庭院,坐著幾口人家,背倚相靠,聽著老人們談論因果報應,閒話家常,幾乎不覺身居城市矣。

與老婦人一家相處的這段時光裡少了世間的紛擾,少了人心的叵測,多了內心的暢快,與平靜。

如此良辰美景,讓人無限忘懷,心生留戀。

《浮生六記》:最美好的愛情,莫過於柴米油鹽醬醋茶

林語堂先生說:

“我真誠的相信,一個謙卑渺小的生命能快樂的過一輩子,是宇宙間之至美”

他們夫妻朝夕相處,伉儷情深,在沈復看來,人世萬般歡樂,莫過於此。

沈復和芸的歡樂生活不只有閒情逸致,更多的是兩人有數不盡的話題,和相互碰撞了產生的有趣靈魂……

那年廟會正趕上中秋節,廟市裡花團錦簇,閃耀的玻璃燈猶如星空般璀璨耀眼。

來來往往,應接不暇,有人吹奏笙簫;有人歡歌唱鬧;有人品茶論道,談畫對詩。

一番活潑生氣的場景,好不熱鬧。

沈復見到如此喧鬧又繁華的景觀,為之大喜,萬分想同愛妻一起遊玩。

可又礙於芸娘為婦人行之不便,便喬裝將她打扮成男子模樣,帶去廟會,遊遍萬千景緻。

初登廟會的芸如同久未嬉鬧的孩童般歡快,時而捧腹大笑,時而神采奕奕,一副樂而忘憂之意讓她流連忘返,樂此不疲。

芸的快樂很是簡單,所謂的愛情也不過是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無悲無喜,平淡此生,閒時與你共賞落日餘暉,只願與君此生共度白頭。

(三)世事雖難料,吾生固有涯

人生在世,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驀然回首曾經的花田月下,海枯石爛都已被時光深深定格在那段回憶裡,縱使你有千般不捨也無可奈何。

曾經說好的“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又怎可失言,留我獨自一人。

現在回想起沈復和芸娘二人度過的最後一段時光,不由得揪心與感嘆。

芸娘一生對物質生活沒有任何慾望,她最大的願望,也不過是:

閤家歡,萬事順,願君如意喜滿門。

如今看來,也是成為了一種奢望。

何為“恩愛夫妻不到頭”說的可能就是沈復和芸娘吧。

《浮生六記》:最美好的愛情,莫過於柴米油鹽醬醋茶

那年,芸娘已是病入膏肓,臥床不起。

彌留之際,芸娘說:

“憶妾唱隨二十三年,蒙君錯愛,百凡體恤,不以頑劣見棄,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無憾!若布衣暖,菜飯飽,一室雍雍,優遊泉石,如滄浪亭、蕭爽樓之處境,真成煙火神仙矣。神仙幾世才能修到,我輩何人,敢望神仙耶?”

回首“相識二十三年”,人生天地之間,恍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此生無憾”,也只因嫁得三白,尋得人間真諦,盼得人間煙火,耐得人間真情,何為常樂?如是而已。

《浮生六記》:最美好的愛情,莫過於柴米油鹽醬醋茶

嘉慶八年三月三十日芸娘已駕鶴西去,曾經的才子佳人,如今陰陽兩隔,天各一方。

孤燈一盞,舉目無親,兩手空拳,沈復此時心已破碎,綿綿此恨,竟無盡頭。

芸娘頭七眚期,沈復看著愛妻生前所居住的房間,裡面的擺列陳設宛然如往昔,而芸的音容卻已杳然遠去。

在這到處瀰漫著芸的氣息,沈復雙眼空洞無力,呆呆的望著窗外,不禁傷心流淚,妄想能看見芸的魂魄,以緩相思之苦。

“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曾幾何時,沈復和芸孃的心願,等到白髮蒼顏之時一同遊山玩水,暢享人生。

芸說:“若今生不得如願,便期約來世。”

沈復說:“來世卿當做男子,我為女子,與你相伴相從,不離不捨。”

回想沈復與芸娘夫妻二人相互陪伴,琴瑟和鳴,可惜太空不作美,一切顯得太過拂然。

世間疾苦,亦不得願,維盼來生,與卿相會,共度前世的約定。

《浮生六記》:最美好的愛情,莫過於柴米油鹽醬醋茶

沈復和芸娘只不過是,這世間億萬分之一的普通夫妻罷了。

他們的婚姻生活十全九美,美中不足之處,就是芸娘香消玉殞,未能做到夫妻恩愛到白頭。

沈復生性浪漫自由,鍾愛“一曲高歌一樽酒,人獨釣一江秋”的瀟灑生活。

芸娘亦如是,生性溫柔賢淑的她骨子裡卻隱藏著對自由的嚮往和追求。

夫妻二人有著相似的愛好,相同的情感觀念,追求著同等真理,這便是靈魂間的相互碰撞產生的巨大火花。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粗茶淡飯,寒衣箬布,便可相扶一生。

“夏日泛舟,以荷為傘,沉睡不知光陰之須臾。雪夜裡,生暖爐,促足相依偎,靜聞雪落無痕。”便是古人眼中最浪漫的愛情。

他們沒有可歌可泣,沒有蕩氣迴腸,有的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