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沈復的《浮生六記》塵世夫妻,情深莫過於此

有人說,這是我見過最好的愛情;也有人說,沈復娶了天下第一可愛女人;但我卻覺得,他們的愛情,更多的是一種不圓滿,而正因為這種不圓滿,所以情深至斯,令人唏噓不已。

初讀《浮生六記》,便被其中的閒情逸趣吸引,繼而又被陳芸的性格吸引,最終沉浸在沈復陳芸二者的愛情中無法自拔,他們的愛情,或許不是最完美的愛情,卻一定是最好的愛情,因為沈復終究是想了唸了芸娘一輩子,而芸娘也用自己的一生給了沈復人間最美的愛情。

讀沈復的《浮生六記》塵世夫妻,情深莫過於此

​芸娘是沈復舅舅的女兒,二人自幼相識,青梅竹馬。之後喜結連理,日子更是蜜裡調油。結為夫婦,卻更像知己,談古論今,賞花品酒。而之後芸娘女扮男裝,隨夫遊玩,情同意合更是志同道合。即便最後遭遇非難,仍如當初,真心不悔,直至相伴一生。

讀完他們的一生,我一直在想愛情到底是什麼?沈復陳芸,用一生的相知相愛相敬相親詮釋了真正的愛情。在平安喜樂的平常日子裡,愛情是錦上添花,是閒情逸趣,是琴曲書畫詩酒花,讓日子更加溫馨美好;在風雨飄搖的歲月裡,愛情是戟,是劍,是盾牌,是相濡以沫,是生死相依,為著生活繼續點燃希望。

忽然想起了他們的結緣。“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十三歲的沈復認定了大他十月的陳芸。而少時陳芸“藏粥待君”的一飯之恩讓沈復追憶了一生。原來愛情是這般簡單,在一句堅定的我要娶她中,在一往(碗)情深的粥飯中。

至於成親那晚“不知東方已既白”的纏綿繾綣已是夫妻之緣已結。他為她刻“願生生世世為夫妻”作為彼此書信往來的憑證,她為他繡盡布衣備好粥食給他一個溫暖的小家;他為她被親人疏遠,她為他吃齋數年求平安。他們為彼此不計回報地付出著,他們也收穫著彼此最真摯的感情。他們用深愛收穫深情,用情深走過歲月漫漫。情深至斯,讓人不勝唏噓。


再讀《浮生六記》,卻讀出了一絲無奈。哪個女人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可是陳芸這個女人,卻親自將丫鬟推往丈夫懷中,笑道“請君摸索暢懷”,便悄然退下,我卻看到了她笑意背後的無奈與眼眸中的淒涼。在讀到她與妓女憨園結拜,為給丈夫納妾奔波勞累,事情未成卻鬱結成疾,最終香消玉殞竟也有此原因,我卻看到了她的萬般無奈與不甘心。

其實我初讀時候是不能理解的,因為這不是明顯腦子有病嗎?誰願意與旁人分享愛情?誰願意讓生生世世一雙人的愛情被他人插足?可是一想到芸娘所處的歷史時代,我雖無比心酸卻能理解了,清朝,在那個時代,芸娘縱使才識過人,超越了當時的大多人,卻終究擺脫不了時代的侷限:禮節束縛,女子地位低下,而她既不得公婆喜愛,夫君又未曾納妾,世俗的眼光,眾人的輿論,這是將她推入“妒婦”的行列呀。

讀沈復的《浮生六記》塵世夫妻,情深莫過於此

但,即便時代待女子如此刻薄無情,我想這仍然不是根本原因。她的不自信,她無奈的為夫納妾之舉,沈復又何嘗沒有過錯呢?倘若真的愛她入骨,又怎麼忍心讓她擔驚受怕。她怕以色事人者,色衰則愛弛。

但,沈復愛的又豈止是這美麗的皮囊?可,沈復從未說過。一個從來不問,一個從來不說,芸娘又怎能安心?芸娘為夫君贈美人、納妾是無奈之舉,但沈復的欣樂意接受卻是心甘情願吶。而才是最傷人心的,她愛他入骨,想要生生世世為夫妻,他愛她卻只限於這浮生,夾雜著那麼多的不純粹。這份愛,終究還是不平等。

但我仍舊羨慕他們的愛情,因為沈復終究還是因為芸娘而遭受家人冷遇,卻不曾想過休妻再娶妻;縱使他多次招妓,卻也只因為那一絲與他髮妻芸孃的相似。我們大多是是塵世庸庸碌碌的平凡人,我們有私心,有人惡意,也有那麼多的猜忌猶疑;我們會不甘心,會失望,會喜新厭舊,會因為激情的喪失而背叛。

所以能堅持下來的感情,是如此的難能可貴,所以不管這段感情曾經有過怎樣的曾經,都是最好的。而這般至死仍深愛,仍思念,仍在乎,仍不捨的感情怎能不讓人嚮往。

畢竟,相愛容易相守難;畢竟,貧賤夫妻百事衰。但他們,走過了歲月的殘酷洗禮,走過了茶米油鹽的貧賤生活,給我們表達了愛情最好的模樣。


第三次讀《浮生六記》,卻還是參不透生離死別,看不透人間情愛,芸娘離世,夫妻從此陰陽相隔的那一節,竟讓我肝腸寸斷,淚流滿面。

“妾若稍有生機—線,斷不敢驚君聽聞。今冥路已近,苟再不言,言無日矣。君之不得親心,流離顛沛,皆由妾故,妾死則親心自可挽回,君亦可免牽掛。堂上春秋高矣,妾死,君宜早歸。如無力攜妾骸骨歸,不妨暫居於此,待君將來可耳。願君另續德容兼備者,以奉雙親,撫我遺子,妾亦瞑目矣。”

讀沈復的《浮生六記》塵世夫妻,情深莫過於此

她至死還是想著夫君的前路,希望他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哪怕他新人在側,她也不忍他孤單。哪怕她屍骨未寒,她也想要他安好。而眼前這個男子的幸福,是她一生所希求的。芸娘一生愛的牽掛的都是眼前這個人,所以就算死前最後,她想的,還是他。君安否?衣暖否?食可口否?

忽然想起了曾經讀過的一首小詞。——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樑上燕,歲歲年年常相見。

夫妻皆安好,相守才可能。但阿芸終究等不到了。“芸乃執餘手而更欲有言,僅斷續疊言"來世"二宇,忽發喘口噤,兩目瞪視,千呼萬喚已不能言。痛淚兩行,涔涔流溢.既而喘瀝微,淚漸幹,一靈縹緲,竟爾長逝!”她想要的和他生生世世做夫妻,她想要的和他白首偕老,今生既然未能如願,那來世一定要補上。

沈復每每憶起芸娘,總是慨嘆,奉勸天下夫妻千萬不要過多恩愛,不然若是一方離世,另一方該如何度日!不禁想起了倉央嘉措的《十誡詩》,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想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想念;第三……第四……一直到第十,句句教人如何不愛,但最後“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卻道出愛情的無可奈何與無法自拔,這與沈復的心情又是何曾相似!而我每每讀到此處,總是心痛難耐,為何才人與才婦終究不能一起,難道真的是因為“為造物所忌,非寡即夭”?難道就不能讓恩愛夫妻白首到老嗎?為何天地如此不公,竟容不下情深至斯的夫妻二人?

時隔又一年,我也已經歷經一段荒唐潦草卻也歡喜熱烈的感情,當那場不堪回首漸漸淡去直至可以平靜以待,當故事中的彼此漸漸遠去直至形同陌路,我越發感動於沈復陳芸的愛情。於是,我再一次拿起了《浮生六記》,在成文前最後一次讀他們的愛情。

這一次,也已經嘗過人間情愛,也經過感情由濃變淡,亦經過背叛與原諒,到如今的釋懷。經歷過了,便也有了故事中人的些許感受。我依舊相信愛情,我仍然嚮往愛情,我也始終堅信沈復與陳芸的愛情是世間最好的愛情。但是,我對當年介懷的事情也已經釋懷,對芸孃的離世已經看得開了,或者說看得更遠了。

讀沈復的《浮生六記》塵世夫妻,情深莫過於此

芸孃的死固然是悲劇,但又何嘗不是成全了這段愛情的最好狀態?她心心念念想要的“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終於在她死去得以實現。因為,沈復,這輩子,只娶了一個芸娘,也只愛了一個芸娘。如果說,她的離開成全了這段愛情的圓滿,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是不是也不算絕對的悲劇了


畢竟,這活著的大多數人,從來沒有擁有過最好的愛情,也不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愛情;畢竟,這活著的大多數人,從來不知道珍惜,直到失去才會追悔莫及,人死才知人可貴啊。

而在真正的愛情中,無論是愛的那個人,還是被愛的那個人,都是最幸福的人。而沈復與陳芸,都獲得了這塵世的幸福。我們或許會犯錯,會背叛;但我們也能堅持,能為彼此努力。忠貞其實是一種選擇,而愛情的模樣是我們選擇的結果,你種下了什麼樣的因,就會結成什麼樣的緣分,也會收穫什麼樣的果。

而沈復與陳芸,以誠相待,相濡以沫,最終換得不離不棄,最美愛情。在這段愛情裡,一個給了一個相守相依,一個還了一個不離不棄。她終究是愛了他一輩子,他也終究是念了她一輩子。世間夫妻,情深至斯,哪怕沒有來世,我想他們也收穫了最好的愛情。

而我們呢?這塵世忙忙碌碌的大眾,該用怎樣的方式去詮釋愛情?當金錢名利與感情糾纏,試問我們每一個人,這樣的愛情還會純粹嗎?還是我們想要的愛情嗎?沈復與陳芸用一生給後人上了一堂感情課,在這場課中,你又懂得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