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為什麼會退潮?談談科斯定理與交易成本

共享經濟為什麼會退潮?談談科斯定理與交易成本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經濟學講義》介紹了科斯定理和交易成本,“互聯網+”的時代裡有些領域一經投資就成為風口,而更多領域看似一片藍海卻無人問津,這其中就有經濟學原理髮揮作用。電子商務提高的是哪方面的效率,保險行業為什麼會在經濟低潮期迅速發展,共享經濟為什麼會退潮?一切要從科斯定理開始。

科斯定理

當你能在市場上交易一項物品,那你就有著實際的私有產權。

為什麼法律保護居民享受清潔空氣的權利,而不是工廠排汙的權利呢?因為政府處罰工廠侵犯居民空氣權時,只需要讓工廠繳納罰金。而政府如果需要居民集資補償工廠排汙權時,集資的對象難以界定,金額分攤也難以明確。法律分配的權利歸屬並不是基於道德因素,而是出於執行法律的成本高低

科斯定理告訴我們,私有產權明確時,市場交易將使資產分配自動達到最優

。但是私有產權歸屬不同時,法律保護權利的成本不同,通過談判達成一致消耗的交易成本有差異。實際生活裡的產權界定,總是會追求交易成本更低

交易成本的概念最開始是指市場交易中買賣雙方討價還價帶來的消耗,經濟學家發現,使用分配資源的制度都要支付成本。市場交易的交易成本,企業中的管理成本,政府公有制中的政府成本,都是制度成本的表現。生產通過企業而不是個人進行是因為企業管理的成本比市場更低,企業通過電子商務成交比業務員與線下拜訪交易成本更低,使用共享設備比自行購置交易成本更低。

企業競爭

做市場分析時常常有著“競品分析”,研究競爭對手的商品,以防止顧客倒向對手公司的替代品,而這種分析非常困難。曾有公司推出更美味的兒童巧克力,其他糖果公司如臨大敵。結果這一年度巧克力熱賣的同時,遊戲機廠商的遊戲機也滯銷了。由於兒童的零用錢有限,巧克力熱賣將使得兒童在其他所有領域都縮減了開支,巧克力成了遊戲機的替代品

經濟低潮期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但保險公司往往是合約型企業,人力等生產要素都是以業績合約形式支付酬勞,隨著業績下降自動削減成本。隨著工資隨應收自動下調,僱員數量隨經濟環境彈性減少,保險公司的經營收入可以一直保持在成本之上。經濟衰退期,企業會先停止招聘新人,由於失業補償金等政策增加了解僱人員的交易成本,企業會選擇對舊人增加勞動強度、提高業績目標等方式逼迫自動離職

共享經濟的退潮是因為“共享”這一理念高度依賴邊際企業的使用才能蓬勃發展。所謂邊際企業,就是不進行前期投入,辦公場所、等生產資料依靠租賃的企業。當企業投資購置了辦公樓房時,收入足以覆蓋經營支出就可以支撐。而企業租賃辦公樓房時,收入就需要能覆蓋房租和其他的經營支出。邊際企業退出市場往往是經濟不景氣的標誌,共享經濟也因此只能在經濟繁榮時期存活。

只要不是政府促成的行政壟斷,那麼即使是壟斷的市場之中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因為壟斷企業一旦追求高額利潤,潛在競爭對手就會蜂擁而至。壟斷企業往往會控制利潤在合理範圍使得後來者無利可圖,而它比競爭對手更早投入的成本構成了進入市場的“門檻”,壟斷帶來的利潤也就是它前期投資的合理收益。

企業通過價格戰佔領市場所消耗的成本,不推動政府發放牌照的情況下,永遠都不能順利收回

價格管制

價格管制侵犯了私有產權的轉讓權,也使得賣方有一部分費用只能通過其他方式收取,這增加了交易費用。

事實上價格管制基本達不到目的。當政府管制油價時加油站會將潤滑油與加油服務捆綁銷售,否則就只能選擇排長隊等待;房租管制時房東會將破舊傢俱高價轉讓,或者收入簽約費用;房價管制時,開發商收取茶水費、裝修款賺取高價,或者贈送豪車和理財產品實現降價。購買潤滑油比實際價格買油還貴,破舊傢俱購置後可能會被馬上扔掉,豪車被送給了不需要的人,這都是交易費用增加對社會資源的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