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從生活中來

茶藝從生活中來

中國是的原產地,也是茶文化的發祥地。茶藝源於中國同樣受到認同,茶藝文化是茶文化的最核心部分,茶文化亦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最親切部分。近10年來,茶藝發展迅速,尤其在東南亞如中、日、韓、新、馬等國家,茶藝學廣為傳播。茶(藝)館伴隨茶藝論與日俱增,對於迫切需要休閒生活及緩解精神緊張、生活壓力、社會節奏快、高分貝噪音等因素的人來說,茶藝切實給生活平添情趣。同時也因茶葉作為機能性飲料,即健康飲料,而讓喝茶一族清新去煩,心曠神怡。生活需要溝通,茶架橋樑;健康需要營養,茶助均衡;文化訴求載體,茶藝文化應以茶葉為根底,不與宗教、商業、文學、藝術混淆,非驢非馬。無茶,茶藝乃無本之木,有話說:“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土壤,茶藝應從生活中來。

文化原是生活的產物。如何促使茶藝生活化,提高生活品質?茶藝業者蔡佩芳女士說,她在國外看到日本的茶藝相當發達,幾乎每一個大都市都可以看到她們在教茶的一個地方,常常對我們有挑戰感。時至今日,日本茶道世界聞名,而作為宗主國,我們的茶藝還稚嫩,還在成長,還在摸索,甚而也會誤入歧途。這個應沒關係,像婚姻的形式也有新的摸索。有同居、有契約婚姻,有什麼等等,一樣啊,沒有關係。這當中開發及嘗試可無規矩,得看到自然的生命活力,互為體諒及欣賞,畢竟“日本茶道以程式為主,中國茶藝以品飲為主”(滕軍語)。茶藝生活化,還得生活普遍化,如今南方如廣東、福建、浙江、江西、上海等省市,茶文化節層出不窮,茶藝漸融入生活,實用茶藝或是生活茶藝,中華茶藝旨在促進飲茶、淨化心靈、善化社會、文化世界。要喝茶,不是玩茶,別玩到玩物喪志。

人有個性,茶有茶性,曾昭旭教授認為茶性謙遜、是恬淡、是虛。這個自信非常難拿捏把握,因為它從謙遜中建立自信,而不是從凸顯中壓倒別人建立自信。茶藝的發展堅持以茶為根底,但不只侷限於茶的本身,“茶藝”是“茶”字與“藝”字相組合,藝乃技藝,藝術。茶葉專家吳振鐸教授曾說過,茶藝的藝術文化與科技文化是茶藝文化的二大支柱,正本清源,茶藝要回到茶背後,更根本的地方就是生活,人要對生活有信心,對生活上要有品位,才能通過茶藝表現出來,有自信才能謙虛,而不必抗衡,一有抗衡之心,便已失去茶性,就表示不自信,就成自卑。

農村“割稻茶”與老北京“大碗茶”,大壺茶實用貼近大眾生活,是生活需求,藝術與實用都源於生活,不能扭曲。茶性確恬淡而謙遜,更是開放的,引申到表演有一些規矩,有一些花樣,不過分執著而自我迷失。形式化的完美主義,不屬於中國文化,八千萬的茶產業人群,茶藝文化的文化空間,不是呆板的,有共同茶的基礎,也有最終極的共同取向,期使社會大眾健康品飲茶,高品質生活。但中間殊途,多彩多姿,正如我國茶類名品璀璨奪目,各具韻味,有識之士自己摸索,互換心得、感染、激勵,很自然的,不是命令,你想學誰,你就學誰;你想融入誰你就融入誰,廣闊的空間,開放的交流,有共同交流就有同歸,有立足點就有共同對話,講科學制茶,也講科學飲茶,科學就是共同的立足點,文化的是最後共同點的歸宿,而中間都是生活,皆有個性,卻是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