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冠复盘,上港成也三中卫,败也三中卫

亚冠八分之一淘汰赛首回合,上海上港主场1-1艰难战平韩国的全北现代。从比分上来看虽然是个平局,但是从全场比赛过程来看,中超新科冠军踢的非常狼狈。各项比赛数据,除了犯规比对手多,其它的例如射门,控球率,传球次数等关键数据都全面落后于全北现代。毫不客气的说,主场作战的上海上港能够守住一场平局已是侥幸。

亚冠复盘,上港成也三中卫,败也三中卫

上港3-5-2阵型

复盘:全北开场抢攻,上港三中卫阵型漏洞导致丢球

本场比赛,上港继续排出3-5-2阵型,但是和以往不同的是,佩雷拉用魏震替换了于海出任右边中卫,将于海拉到了左边翼卫的位置,替换了原来的左边翼卫张卫。佩雷拉此举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为了解放于海,利用于海的边路突击能力加强上港的进攻,于海原本就是边锋出身,只是在来到上港之后,因为前场的位置基本都被外援占据,逐渐的被佩雷拉改造成了后卫,所以这个位置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亚冠复盘,上港成也三中卫,败也三中卫

于海

对于这个变化,我感觉其实是有些冒险。三中卫体系是个技术活,对球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因为在三中卫体系中,由于边翼卫一般都会插上助攻,在攻防转换的一瞬间,边翼卫可能不能及时回防,偌大的后场往往只剩下三名中卫球员防守,这时候边中卫往往要根据场上的形式,选择是否去补边翼卫的空挡,这不仅要求球员要有良好的位置感,还要要求具有一定阅读比赛的能力。魏震虽然是年轻球员里的佼佼者,但是因为出场时间有限,无论是自身状态还是同队友的默契程度和于海都有差距。佩雷拉的这个以牺牲防守为代价的调整有点赌博的意思,为后防线埋下了一个隐患。

亚冠复盘,上港成也三中卫,败也三中卫

文世民跑位图

果不其然,开场不到一分钟,上港就丢球了。全北右路将球传给左路快速插上的文世民,后者得球后杀入禁区,小角度破门。全北的这个进球,正是利用了上港边中卫和边翼卫之间的空挡,在攻防转换的那一瞬间,右边翼卫王燊超回防不到位,右边中卫魏震没有注意到身后插上的文世民,导致后者突入禁区得分。表面上这个丢球和魏震转身速度慢有关,和王燊超的配合不够默契,如果换成于海可能就能化解,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边中卫和边翼卫之间空挡太大,被对手抓住机会得分。看的出来,全北对上港研究的还是比较透彻,讯速的抓住了上港三中卫体系的弱点,此后的时间里,全北频频在肋部区域发动进攻,导致上港场面非常被动,但是好在运气不错,两个边翼卫回收的还算及时,虽然门前风声鹤唳,但都是有惊无险,没有再次丢球。

亚冠复盘,上港成也三中卫,败也三中卫

胡尔克

上港放手一搏,阵型前提,三中卫阵型优势得以体现,扳平比分。

在顶住了全北开场的三板斧之后,上港放手一搏,将阵型整体前移。随着阵型前提,前场人数的增加使得上港的进攻越来越有威胁。但无奈上港的三外援集体吐饼,接连浪费机会。关键时刻,本土球员站了出来,第39分钟,全北外援伊比尼头球回传出现失误,皮球被于海抢到,随即在左路送出精准传中,门前王燊超轻松头球破门,上港终于将比分扳平。这个进球表面上看是因为对手失误被上港抓住机会,实际上是上港前压的阵型不断的对全北的后防线施压带来的机会。通过阵型的前移,上港在前场不断的以多打少,并且通过左右边翼卫的不断前插拉开进攻空间,最终由左边翼卫助攻右边翼卫完成破门得分,这也是三中卫阵型的优势所在,三中卫的体系解放了左右两个边卫,在进攻的时候增加了进攻人数,令对手防不胜防。

亚冠复盘,上港成也三中卫,败也三中卫

全北现代

次回合比赛展望,上港应该怎么打?

主场战平全北不是一个满意的结果,次回合的比赛对于上港来说无比艰难。面对主场作战的全北,上港难道就没有一点机会吗?当然不是,全北现代是一支典型的韩国球队,打法硬朗,强调身体对抗,同时传接球速度很快,喜欢通过快速的传球转移来撕开对手的防线。防守的时候喜欢采用高位避抢,所以阵型压的往往比较靠前,这正好是上港的机会。次回合面对全北,上港首先要立足防守,扎紧篱笆,绝不能再犯本场比赛开场就丢球的错误,在稳固防守的同时,利用全北高位逼抢,阵型前压留下的空挡,打全北的反击。这或许是上港获胜唯一的机会了。

最后,希望上海上港能够不要气馁,积蓄力量,期待上港在全州给中国球迷带来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