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之今日: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人民英雄而建的纪念碑,镌刻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该纪念碑于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同年5月1日揭幕。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当天下午6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前广场上举行了建立纪念碑的奠基典礼。

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政协各单位首席代表一一执锨土,奠下纪念碑的基石。

后经全国广泛讨论,确定碑型。

到1952年,全国优秀的建筑师和专家们共设计了一百多种图案,经有关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征求各界人民的意见,归纳、修正成最后的图样。

史之今日: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史之今日: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分关心的事情,是在他们直接指示下完成的。

史料中有一份珍贵的毛泽东手书批示。

事情缘于朱启钤、章士钊、叶恭绰三位民主人士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后,向毛主席建议,对纪念碑的设计提出新的意见,如:

浮雕史料应特别慎选,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图画不可漏略;浮雕用材可考虑铜铸;整个图形宜再行斟酌;各部分纹样宜另行选择,明清两朝纹样纤弱无力,不宜多用等。

毛泽东主席看到建议后,批示:“彭真同志,此件请付委员会讨论并邀建议三人参加。”

在北京市档案馆的档案中还有另一份毛泽东主席亲笔修改的纪念碑奠基石碑文草稿。

原碑文是彭真同志拟写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毛泽东将它改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史之今日: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史之今日: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该纪念碑于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同年5月1日揭幕,1961年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民英雄纪念碑两层须弥座承托着高大的碑身。碑身是一块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达60多吨的大石。

碑身正面(北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

“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建国;

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

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人民英雄的伟大精神万古长存。

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肃穆庄严,雄伟壮观。

史之今日: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史之今日: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