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創始人 郭臺銘 與其御用風水師之間的傳奇故事

郭臺銘,1950年10月8日出生於中國臺灣,企業家,臺灣企業鴻海精密(下屬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正是由於富士康的存在,郭臺銘為國人所熟知。2018年9月,郭臺銘入選“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華商人物”。

富士康員工總數超過120萬人,是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佈局橫跨歐、美、亞三大洲。

富士康雖然大,但不管建在哪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土地廟要先建起來。神靈要先供奉進去。郭臺銘每到一個工廠視察,幾十一百的高管呼啦啦的都要陪著他拜拜土地公。這已經是富士康司空見慣的事情了。

富士康創始人 郭臺銘 與其御用風水師之間的傳奇故事

郭臺銘 (和諧人居提供)

一、土地公是守護神

郭臺銘之所以這麼篤信土地公,是和他經歷的一件事情有關的。

2002年5月25號,郭臺銘準備搭乘下午三點的飛機從香港進入內地,起飛之前召集高管開會。

郭臺銘是一個非常講究效率和時間觀念的人,但當天開會的時候有一個從來不愛提問的下屬卻問個不停,而他那天居然鬼使神差的耐心,回答完了下屬的問題。可是時間被一拖再拖最終錯過了航班。錯過的這架611航班在飛到澎湖海域的時候發生了空難,機上225人全部遇難。史稱“澎湖空難”(此空難和馬航370一樣離奇)

郭臺銘得知華航事件後,嚇出一身冷汗,趕緊到土城總部隔壁的土地廟拜拜,感謝土地公公保佑他躲過一劫。從此以後,在全球每個富士康工廠裡面,都供奉著一尊土地公。

其實郭臺銘也有自己的御用風水師。

板橋福惠堂的林春雄、林金寶父子,與郭家相交近三十年,是伴隨鴻海版圖不斷擴張,一路指點郭臺銘建廠選址的風水大師。

林氏父子如何助鴻海風生水起?

中國,是鴻海從中小企業格局,蛻變成跨國企業的龍翔之地。

鴻海國師,是對林氏父子的暱稱。如今,林春雄老師傅已經退休,林金寶子承父業,將博大精深的風水堪輿學,作為郭臺銘在各地開疆闢土的建言。

二、 選崑山 青龍白虎帶財來!

一九八八年,鴻海進深圳,當時臺商電子業轉進中國的風潮尚未成形,甚至到九○年代初,鴻海早已在上海崑山大舉圈地,英業達、明碁(現改名為明基電通)等電子大廠,則看中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提早往中國佈局是鴻海勝出的第一招,就出自林春雄的堪輿指點。

鴻海選定崑山前,原本屬意湖北武漢。長江、漢水於武漢交匯,有九省通衢之稱,是華中最大的交通樞紐與政經中心。不過,林金寶回憶,當父親林春雄一到武漢,就深覺那兒的地氣不適合鴻海的氣運,因此提議放棄武漢,改探鴻海另一個屬意的建廠地點:上海崑山。這個決定,也避免了二○○二、○三年,武漢接連遭逢大水的危機。

十多年前的崑山,還是一片江南田園小橋流水的景緻,出海口在東邊的崑山,水流不是向東、就是向南,與生肖屬虎,宜坐南向北的郭臺銘格局搭配,最是理想。水往東流,左青龍,右白虎,代表財運滾滾而來。於是,當初穿著雨鞋到處勘查的林春雄,與當時擔任鴻海總經理的郭臺銘大弟郭臺強,就這麼上山下海尋找廠址。

崑山,就此成為鴻海在華東的最大基地,也是臺商電子業群聚的關鍵起因。如今,鴻海累積在崑山投資二十六億元,投資帳面價值達四十一億元,每年崑山廠營收更是以百億元為單位。

林春雄在九○年代為鴻海擇定崑山廠址後,正式傳承衣缽給兒子林金寶。之後鴻海在深圳設龍華廠,正是林金寶的得意之作。

但是在九○年代初期,林金寶飛往中國各地為鴻海選址的過程中,卻一再遭受郭臺銘的挑戰測驗。

林金寶記得,郭臺銘和鴻海乾部常帶著他在中國到處跑,要他判斷哪塊地適合鴻海建廠?但林金寶總覺得地不合適,與郭臺銘以及鴻海的運勢不符,因此不肯輕易點頭。但郭臺銘總會使盡各種方法,要林金寶快點決定,甚至大發脾氣罵道:「你以為找你來中國不用花錢啊!你知不知道來回一趟飛機票要花多少錢?」硬的不成,郭臺銘就來軟的:「這塊地可以啦!你點頭了我馬上包一個大紅包。」

軟硬兼施加上威脅利誘,就是林金寶初期面對郭臺銘的處境。這中間將近二年的時間,林金寶在中國各處轉了十多個地方,但林金寶依據風水地理的專業,始終找不到一塊適合郭臺銘與鴻海的風水寶地。

三、 龍華鎮 中國發跡福地!

最後,無奈的林金寶與父親林春雄討論後,才發現察看地點的山川地貌,原來都是父親先前看過卻搖頭否決的地點。林金寶才恍然大悟,「原來,過去兩年都只是郭臺銘對他的測試!」 接棒的林金寶,這才深刻體會郭臺銘淬鍊人才的鴻海心法,最後也終於以他的專業取得郭臺銘信任,擇定靠近香港的深圳龍華鎮,作為鴻海另一塊發跡福地。林金寶一到龍華,就覺得這塊地非常符合郭臺銘需求,於是建議買下來。

林金寶說,一開始,鴻海只買了小小的兩千坪,讓PCE(個人計算機事業部)進駐,後來愈來愈賺錢,就從這兩千坪一路擴充,成為如今遍及數千畝的龍華園區,更是鴻海在中國的最大製造基地。龍華廠就是林金寶協助郭臺銘起飛的風水福地;在那裡,林金寶深刻感受到郭臺銘領導的魅力與威嚴。

有一回,林金寶在龍華廠區等巴士進香港,準備回臺灣。郭臺銘的座車經過等車地點,看到林金寶。郭臺銘就說:「阿寶啊,要回去啦?來我辦公室跟我聊二十分鐘。」林金寶想二十分鐘沒關係,飛機不會被耽誤,進了辦公室,郭臺銘問起這幾天跟哪些人談話,就開始按鈴:「秘書,叫張經理進來。」結果,人來得愈來愈多,原本說好的二十分鐘,變成開會二小時;一個人,變成二十多人開會。

進來辦公室的鴻海乾部,都不會坐下。郭臺銘看誰準備充分,就會說:「張經理,你站了一小時,你坐下來。」其它人在沒有郭臺銘示意前,都是主動站好。傍晚開完會,郭臺銘領著眾人親自視察土地,指點山河的模樣,讓林金寶印象十分深刻。

一大票人跟著郭臺銘看地形,看園區該怎麼規劃。看完地七點多了,郭臺銘叫大家去餐廳等他,大夥一起吃個飯,他回辦公室一會兒。龍華有一條商店街,其中一家餐廳的包廂,是專門為郭臺銘準備的。於是,幹部們都到那兒等郭臺銘。結果,郭臺銘說去辦公室一下子,卻讓大家從七點多等到九點。這段時間,沒有人敢點菜動筷子。

公務纏身姍姍來遲的郭臺銘,一看大家都沒點菜,趕緊叫菜。二十多人分兩桌,跟郭臺銘一起坐的幹部,在他沒動筷子前沒人先動。林金寶說,郭臺銘很會講話,是位夢想家,時時刻刻擘畫鴻海的前景藍圖。郭臺銘看沒人動筷子也不是辦法,會先起頭夾菜吃,他一動,飢腸轆轆的大家就開始吃了。

郭臺銘看大家開始動筷子,就放下筷子不吃了,和大家邊吃邊談。但他時時會注意什麼菜吃完了,叫廚房趕快再上菜。林金寶感嘆說,「等大家都吃飽了,你會看到郭臺銘把每盤剩下的菜,倒到他的碗裡拌一拌,就這樣咕嚕咕嚕吃下去。」

「郭臺銘幫幹部張羅飯菜,但自己卻吃剩的;幹部看在眼裡,人心就是這樣被買走的。」旁觀的林金寶,看著鴻海經理們的眼神,就知道他們對郭臺銘死心塌地。飯局,從九點吃到十點。酒足飯飽的林金寶,想說大家跟著他累半天,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忽然間,郭臺銘的聲音傳進他的耳裡:「十點半要開會的去準備一下。」

隔天一早七點,鴻海乾部開始上班。林金寶問財務長黃秋蓮,「你們昨晚開會到幾點?」「凌晨三點」,是黃秋蓮的答案。嚇一大跳的林金寶,咋舌於這群鴻海重臣和鴻海皇帝的拚勁。

有這樣的團隊 鴻海集團的傳奇也就不足為奇了。 2008年7月郭臺銘訂婚宴上,郭臺銘曾宣佈已徵得曾馨瑩簽字同意,將捐出九成財產做公益。如果這個決定不是炒作,那我倒是會更加佩服郭臺銘老先生了。

富士康創始人 郭臺銘 與其御用風水師之間的傳奇故事

郭臺銘 (和諧人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