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取名:滋養孩子天性,薰陶文化底蘊的50個孩子起名大全!

國學,從字面意思上說就是中國的學問,中國之學,中華之學。國學,又稱為“漢學”或“中國學”。中國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化與當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學術精髓。

國學經典濃縮了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流傳至今的大多是經過了時間的檢驗,也經得起時間的推敲。故而常常有人以“用經典重塑生命,用生命實踐經典”奉為圭臬。國學起名既是對歷史文化的傳承,同時還可以使名字有文化底蘊。

國學經典取名:滋養孩子天性,薰陶文化底蘊的50個孩子起名大全!

前幾年央視推出《百家講壇》引起一陣國學熱,以通俗的文字,有趣詼諧的講課風格一度引起熱潮。至今仍在持續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繼承上,我輩青年任重道遠。

相信不少家長也希望能從國學經典中汲取有營養,有內涵,有涵養的知識為寶寶取一個影響一生的好名字。

國學經典取名:男寶寶

國學經典取名:滋養孩子天性,薰陶文化底蘊的50個孩子起名大全!

國學經典取名:滋養孩子天性,薰陶文化底蘊的50個孩子起名大全!

國學經典取名:滋養孩子天性,薰陶文化底蘊的50個孩子起名大全!

國學經典取名:滋養孩子天性,薰陶文化底蘊的50個孩子起名大全!

《孟子》起名:敬恆(敬人者,人恆敬之)

《左傳》起名:修己(修已而不責人)

《大學》起名:潤身(富潤屋,德潤身)

《中庸》起名:豫立(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尚書》起名:允懷(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禮記》起名:大信(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

《莊子》起名:閒閒(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墨子》起名:心辯(慧者心辯而不繁說)

《荀子》起名:玉潤(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列子》起名:鴻鵠(吞舟之魚,不遊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汙池)

《管子》起名:義立(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帝常,義立之謂賢)

《素書》起名:至誠(神莫神於至誠)

《夢溪筆談》起名:度外(能用度外人,然後能周天下)

《戰國策》 起名:至德(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

國學經典取名:滋養孩子天性,薰陶文化底蘊的50個孩子起名大全!

《公孫龍子》起名:正名(正其所實者,正其名也)

《呂氏春秋》起名:察己(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了凡四訓》起名:謙光(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

《徐霞客遊記》起名:朝海(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

《處世》起名:靜安(“萬事盡從忙裡錯,一心須向靜中安。”)

《慎子•威德》起名:公信(“書契所以立公信也,法制禮籍所以公曦也。”)

《揮塵前錄》 取名:廷魁(“何文縝亦以廷魁至鼎席。”“廷魁”即狀元。)

《論語•微子》起名:

中倫(“言中倫,行中慮。”)

《怨王孫》起名:波浩“湖上風來波浩渺”。

《唱導文》起名:延慶(“馮法致安,積善延慶。”)

《寒夜讀書》起名:計年(“韋編屢絕鐵硯穿,口誦手抄那計年?” )

《禮記•中庸》起名:行遠“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合抱負遠大,有鴻鵠之志意。

國學經典取名:女寶寶

國學經典取名:滋養孩子天性,薰陶文化底蘊的50個孩子起名大全!

國學經典取名:滋養孩子天性,薰陶文化底蘊的50個孩子起名大全!

國學經典取名:滋養孩子天性,薰陶文化底蘊的50個孩子起名大全!

國學經典取名:滋養孩子天性,薰陶文化底蘊的50個孩子起名大全!

《水經注》起名:羲月(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金剛經》起名:心靜(信心清靜,即生實相)

《山海經》起名:朝雲

(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司彘之國)

《元曲》 起名:暮鷗(採菱誰家女,歌聲起暮鷗)

《世說新語》起名:寧蘭(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

《文心雕龍》起名:昭月(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

《天工開物》起名:一嘉(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長可取,必勤勤懇懇而契合焉)

《貞觀政要》起名:揚清(激濁揚清,嫉惡好善)

國學經典取名:滋養孩子天性,薰陶文化底蘊的50個孩子起名大全!

《資治通鑑》起名:克勤(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幼學瓊林》起名:豫暇(孟流由於輕浮,精詳出於豫暇)

《增廣賢文》起名:鳳竹(庭栽棲鳳竹,池養化龍魚竹)

《容齋隨筆》起名:鳳毛(宋孝武嗟賞謝鳳這子超宗曰:“殊有鳳毛”)

《圍護夜話》起名:修恆(善謀生者,勤修恆業,而不必富其家)

《詩•伐柯》起名:柯遠(“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含有遠大之意)

《周易•中爭》起名:中孚(“中率,柔在內而剛得中。”)

《水調歌頭》起名:

念涯(“念平昔,空飄蕩;遍天涯,歸來幾經重掃。”

《北史•祖廷傳》起名:逸遒(神情機警,詞藻遒逸)

《農桑輯要》起名:真菊(惟真菊延年,花乃黃中之色,氣味和正)

江南易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