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张籍哲理诗《节妇吟》和《闲居》

张籍(约766年 — 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唐朝张籍哲理诗《节妇吟》和《闲居》

《节妇吟》 【唐·张籍 】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张籍使用代言体的形式,借助女子之口表达了坚守忠贞节操的决心。诗题原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即此诗实际上具有双层内涵,在表层文字上,诗歌主要描写了忠于丈夫的妻子是如何经过思想斗争后,最终拒绝了多情男子的挑逗和追求,坚守了妇道;在深层含义中,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诗歌的尾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言辞婉转,但是态度坚决,反映出作者坚贞的意志,体现着儒家哲学所标榜赞美的“富贵不能淫”的气节。

唐朝张籍哲理诗《节妇吟》和《闲居》

《闲 居》【 唐·张籍】

东城南陌尘,紫幰与朱轮。

尽说无多事,能闲有几人。

唯教推甲子,不信守庚申。

谁见衡门里,终朝自在贫。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笑睨王侯的不屈之志以及独守清贫的高洁志向。首联描述了权势煊赫者的得意与狂妄。权贵们总是声称自己“无多事”,实际上都在为功名利禄而匆忙奔走。反观作者,他穷达任命、悠游自在,生活得自然而不紧张。他不相信什么“守庚申”之类的清规戒律,在作者看来它们都是形形色色的束缚身心自由的可怕桎梏。作者以颜回自诩,《论语·雍也》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希望过上一种精神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歌描写的虽然是“闲居”的生活,但是我们读不到一点及时行乐、游戏人生之类的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所能感受到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追求自由、淡泊寡欲的高洁品格和“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人生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